单针藻细胞超微结构及生物酶油脂萃取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09 16:56
利用生物酶法对单针藻的超微结构和油脂萃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针藻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组成,壁厚约50 nm。采用碱处理-酶解-溶剂萃取法,纤维素酶酶解细胞壁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实现单针藻油脂的萃取,油脂收率大于13%,萃取率大于80%。萃取的油脂中脂肪酸主要由C16~C22组成,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之和达71.59%,不饱和度为97.20%,显示单针藻油脂可以作为生物柴油的原料。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实 验
1.1 原料及试剂
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1.3 试验方法
1.3.1 单针藻油脂理论含量
1.3.2 单针藻的超微结构
1.3.3 酶解萃取油脂
1.3.4 单针藻油脂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单针藻油脂理论含量
2.2 单针藻细胞超微结构
2.3 油脂萃取
2.3.1 碱预处理对单针藻油脂萃取的影响
2.3.2 助溶剂的影响
2.3.3 萃取次数的影响
2.4 单针藻油脂分析
2.4.1 皂化物和不皂化物
2.4.2 油脂中脂肪酸成分
3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酶法提取微藻油脂的研究[J]. 林伟国,吴冲冲,宗明生,谢婧新,于鹏,荣峻峰. 生物化工. 2019(02)
[2]不同方法对微藻细胞破碎及油脂提取效果的影响[J]. 章莹颖,邓春芳,崔岩,成家杨. 中国油脂. 2016(03)
[3]单针藻营养成分分析[J]. 罗宁,刘平怀,陈晨,李昂,吴晓娜.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15(11)
[4]碳源、氮源对异养单针藻Monoraphidium sp.FXY-10油脂积累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J]. 黄力,贺赐安,赵鹏,余旭亚.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3(02)
[5]不同氮源对2种微藻生长及总脂含量的影响[J]. 刘平怀,郝宗娣,杨勋,张森,时杰. 生态环境学报. 2012(08)
[6]饶氏藻显微结构及泡状饶氏藻超微结构研究[J]. 李红丽,胡鸿钧.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3(06)
[7]沙菜藻体显微结构和化学成分分析[J]. 徐建祥,赵谋明,林伟锋,刘芳,彭志英.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11)
[8]斜生栅藻细胞超微结构的TEM观察[J]. 朱国念,洪健.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 2000(03)
本文编号:3689008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实 验
1.1 原料及试剂
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1.3 试验方法
1.3.1 单针藻油脂理论含量
1.3.2 单针藻的超微结构
1.3.3 酶解萃取油脂
1.3.4 单针藻油脂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单针藻油脂理论含量
2.2 单针藻细胞超微结构
2.3 油脂萃取
2.3.1 碱预处理对单针藻油脂萃取的影响
2.3.2 助溶剂的影响
2.3.3 萃取次数的影响
2.4 单针藻油脂分析
2.4.1 皂化物和不皂化物
2.4.2 油脂中脂肪酸成分
3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酶法提取微藻油脂的研究[J]. 林伟国,吴冲冲,宗明生,谢婧新,于鹏,荣峻峰. 生物化工. 2019(02)
[2]不同方法对微藻细胞破碎及油脂提取效果的影响[J]. 章莹颖,邓春芳,崔岩,成家杨. 中国油脂. 2016(03)
[3]单针藻营养成分分析[J]. 罗宁,刘平怀,陈晨,李昂,吴晓娜.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15(11)
[4]碳源、氮源对异养单针藻Monoraphidium sp.FXY-10油脂积累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J]. 黄力,贺赐安,赵鹏,余旭亚.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3(02)
[5]不同氮源对2种微藻生长及总脂含量的影响[J]. 刘平怀,郝宗娣,杨勋,张森,时杰. 生态环境学报. 2012(08)
[6]饶氏藻显微结构及泡状饶氏藻超微结构研究[J]. 李红丽,胡鸿钧.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3(06)
[7]沙菜藻体显微结构和化学成分分析[J]. 徐建祥,赵谋明,林伟锋,刘芳,彭志英.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11)
[8]斜生栅藻细胞超微结构的TEM观察[J]. 朱国念,洪健.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 2000(03)
本文编号:36890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689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