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涠西南凹陷浅水三角洲前缘砂体类型及分布模式

发布时间:2022-10-28 21:44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古近系发育大型浅水三角洲,加深对储层砂体及分布规律的认识对油田开发调整至关重要。在对涠洲组三段浅水三角洲发育背景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三角洲前缘砂体类型及分布模式。基于岩心描述划分出12种岩相、6种岩相组合,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前缘席状砂及分流间湾等微相,其中骨架砂体为复合正韵律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极不发育,前缘席状砂和分流间湾储层厚度较薄,发育规模较小。以涠洲W油田为例,建立了"井震结合定边界、动静结合定连通、地质知识库为约束"的复合砂体表征方法,解剖了砂体的分布,总结了砂体分布模式,即剖面上砂体由横向上的切叠式、侧叠式和孤立式及垂向上的深切式、垂叠式和分隔式等6种构型样式组成,平面上砂体以辫状、交织条带状复合水道为主,水道间发育小规模分流间湾。本文研究丰富了对浅水三角洲前缘的沉积认识。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 浅水三角洲发育的地质背景及依据
2 砂体类型及特征
3 砂体表征方法及分布模式
    3.1 复合砂体刻画方法
    3.2 砂体叠置模式
        3.2.1 侧向叠置模式
        3.2.2 垂向叠置模式
    3.3 砂体平面分布
4 沉积模式
5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构型[J]. 吴胜和,徐振华,刘钊.  古地理学报. 2019(02)
[2]河流相储层构型研究新理论、新方法——海上油田河流相复合砂体构型概念、内容及表征方法[J]. 胡光义,肖大坤,范廷恩,宋来明,陈飞,井涌泉,高玉飞.  古地理学报. 2019(01)
[3]浅水三角洲前缘指状砂坝构型特征——以渤海湾盆地渤海BZ25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为例[J]. 徐振华,吴胜和,刘钊,赵军寿,耿红柳,吴峻川,张天佑,刘照玮.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02)
[4]河流相储层复合砂体构型概念体系、表征方法及其在渤海油田开发中的应用探索[J]. 胡光义,范廷恩,梁旭,宋来明,井涌泉,陈飞,肖大坤.  中国海上油气. 2018(01)
[5]浅水三角洲砂体类型及沉积模式——以松辽盆地南部乾安地区白垩系姚家组一段为例[J]. 张莉,鲍志东,林艳波,陈玉明,林晓海,窦鲁星,孔彬.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7(05)
[6]退积型浅水三角洲沉积演化特征及砂体展布规律——以松辽盆地北部临江地区下白垩统泉头组四段为例[J]. 蔡全升,胡明毅,胡忠贵,杨静静,岳鑫,邱小松.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6(06)
[7]辫状河三角洲露头构型——以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三叠系黄山街组为例[J]. 朱卫红,吴胜和,尹志军,韩涛,伍轶鸣,刘勇,冯文杰,罗亚男,曹岑.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6(03)
[8]湖盆浅水三角洲分流河道储层构型模式: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延长组野外露头为例[J]. 付晶,吴胜和,王哲,刘钰铭.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11)
[9]浅水三角洲研究进展与陆相湖盆实例分析[J]. 刘自亮,沈芳,朱筱敏,廖纪佳,张修强,孟昊.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5(04)
[10]隐性前积浅水曲流河三角洲地震沉积学特征——以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饶阳凹陷肃宁地区为例[J]. 曾洪流,赵贤正,朱筱敏,金凤鸣,董艳蕾,王余泉,朱茂,郑荣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5(05)



本文编号:36973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6973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4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