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泡油田聚驱采出液处理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08 19:39
针对龙虎泡油田为提高采收率拟采用聚合物驱的情况,开展了龙虎泡油田聚合物驱采出液处理技术研究,为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前做好技术储备,为类似油田后期开发提供借鉴。首先,建立聚合物驱集输系统不同剪切节点(正常管输工艺、过泵工艺、阀组工艺)模拟乳状液制备的方法。对龙虎泡油田生产运行工况进行调研,通过实验了解龙虎泡油田采出液组成特性,包括含水率及原油基础物性和驱油剂对乳化水特性的影响。其次,进行聚驱采出液乳化稳定性实验,包括流变实验,油珠粒径分布实验,电负性实验,微观形态及界面层特征实验,基于数理统计原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确定了聚驱采出液乳化稳定性影响因素及各因素的影响主次顺序。对影响聚驱采出液破乳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温度、时间、含聚浓度及剪切历史、水相p H值和聚合物分子量,得到各因素影响下聚驱采出液破乳性能的变化情况。最后,优选出适用于龙虎泡油田聚驱采出液的破乳剂及建议用量,确定了适用于聚驱采出液采出液脱水温度,电场强度,供电方式及脱水时间。依据大量实验结果及优化理论模型,计算制定了“五合一”处理聚驱采出液的运行参数优化调整方案。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聚驱采出液组成分析
2.1 模拟采出液制备
2.2.1 油水介质
2.2.2 驱油剂
2.2 模拟剪切乳化理论
2.2.1 管壁处剪切速率
2.2.2 模拟转速的计算
2.3 采出液组成特性
2.3.1 含水率及原油基础物性
2.3.2 驱油剂对乳化水特性的影响
第三章 聚驱采出液的乳化特征研究
3.1 实验条件
3.2 实验方案
3.2.1 正交实验方案设计理论基础
3.2.2 正交实验方案设计过程
3.2.3 正交实验方案设计结果
3.3 乳化特征评价与描述
3.3.1 乳化稳定理论及表征方法
3.3.2 聚驱采出液乳化特征
第四章 聚驱采出液破乳影响因素研究
4.1 破乳方法及机理
4.2 聚驱采出液破乳影响因素实验
4.2.1 温度的影响
4.2.2 时间的影响
4.2.3 水相pH值的影响
4.2.4 含聚浓度的影响
4.2.5 剪切的影响
4.2.6 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
第五章 聚驱采出液脱水运行参数优化
5.1 聚驱采出液电-化学脱水参数优化
5.1.1 破乳剂优选
5.1.2 脱水温度优化
5.1.3 电场强度及供电方式优化
5.1.4 脱水时间优化
5.2 “五合一”运行参数优化调整方案制定
5.2.1 历史运行参数
5.2.2 优化理论基础
5.2.3 运行参数方案制定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化学驱采出液一体化处理技术浅析[J]. 栾胜杰. 化工管理. 2017(34)
[2]三次采油化学驱油技术发展现状[J]. 冯中申. 化工管理. 2016(27)
[3]三次采油化学驱油技术现状与展望[J]. 武宜乔. 当代化工. 2016(08)
[4]聚合物对采出液处理效果室内模拟研究[J]. 钱玉芝,李永丰,何利民,何兆勋,周群群.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6(08)
[5]不同破乳方法下作用时间对乳状液破乳效果影响的试验研究[J]. 李青,陈家庆,王奎升. 流体机械. 2016(01)
[6]油田聚驱采出液乳化特性及其破乳-絮凝[J]. 翁艺斌,阎光绪,李敏,翟星月,郭绍辉,张佩佩. 环境工程学报. 2015(09)
[7]油田化学驱油技术的应用[J]. 冷俊,潘一,李东胜,李晓鸥. 当代化工. 2014(08)
[8]SPSS 17.0中的正交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J]. 朱红兵,席凯强.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3(03)
[9]搅拌测量法测定油水混合液流动特性[J]. 郁辰阳,张劲军,丁振军,黄启玉. 石油学报. 2013(03)
[10]破乳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新进展[J]. 陈和平. 精细石油化工. 2012(05)
硕士论文
[1]聚合物驱原油乳液稳定性分析及脱稳方法研究[D]. 石正阳.山东大学 2017
[2]化学驱油剂对采出液乳化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D]. 常玉霞.中国石油大学 2010
[3]驱油剂对原油乳状液稳定性影响规律的研究[D]. 李静.中国石油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704439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聚驱采出液组成分析
2.1 模拟采出液制备
2.2.1 油水介质
2.2.2 驱油剂
2.2 模拟剪切乳化理论
2.2.1 管壁处剪切速率
2.2.2 模拟转速的计算
2.3 采出液组成特性
2.3.1 含水率及原油基础物性
2.3.2 驱油剂对乳化水特性的影响
第三章 聚驱采出液的乳化特征研究
3.1 实验条件
3.2 实验方案
3.2.1 正交实验方案设计理论基础
3.2.2 正交实验方案设计过程
3.2.3 正交实验方案设计结果
3.3 乳化特征评价与描述
3.3.1 乳化稳定理论及表征方法
3.3.2 聚驱采出液乳化特征
第四章 聚驱采出液破乳影响因素研究
4.1 破乳方法及机理
4.2 聚驱采出液破乳影响因素实验
4.2.1 温度的影响
4.2.2 时间的影响
4.2.3 水相pH值的影响
4.2.4 含聚浓度的影响
4.2.5 剪切的影响
4.2.6 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
第五章 聚驱采出液脱水运行参数优化
5.1 聚驱采出液电-化学脱水参数优化
5.1.1 破乳剂优选
5.1.2 脱水温度优化
5.1.3 电场强度及供电方式优化
5.1.4 脱水时间优化
5.2 “五合一”运行参数优化调整方案制定
5.2.1 历史运行参数
5.2.2 优化理论基础
5.2.3 运行参数方案制定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化学驱采出液一体化处理技术浅析[J]. 栾胜杰. 化工管理. 2017(34)
[2]三次采油化学驱油技术发展现状[J]. 冯中申. 化工管理. 2016(27)
[3]三次采油化学驱油技术现状与展望[J]. 武宜乔. 当代化工. 2016(08)
[4]聚合物对采出液处理效果室内模拟研究[J]. 钱玉芝,李永丰,何利民,何兆勋,周群群.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6(08)
[5]不同破乳方法下作用时间对乳状液破乳效果影响的试验研究[J]. 李青,陈家庆,王奎升. 流体机械. 2016(01)
[6]油田聚驱采出液乳化特性及其破乳-絮凝[J]. 翁艺斌,阎光绪,李敏,翟星月,郭绍辉,张佩佩. 环境工程学报. 2015(09)
[7]油田化学驱油技术的应用[J]. 冷俊,潘一,李东胜,李晓鸥. 当代化工. 2014(08)
[8]SPSS 17.0中的正交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J]. 朱红兵,席凯强.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3(03)
[9]搅拌测量法测定油水混合液流动特性[J]. 郁辰阳,张劲军,丁振军,黄启玉. 石油学报. 2013(03)
[10]破乳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新进展[J]. 陈和平. 精细石油化工. 2012(05)
硕士论文
[1]聚合物驱原油乳液稳定性分析及脱稳方法研究[D]. 石正阳.山东大学 2017
[2]化学驱油剂对采出液乳化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D]. 常玉霞.中国石油大学 2010
[3]驱油剂对原油乳状液稳定性影响规律的研究[D]. 李静.中国石油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7044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704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