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基于热中子探测评价裂缝的示踪剂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0 09:10
  针对裂缝热中子示踪探测方法,从中子双组扩散理论入手结合蒙特卡洛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压裂前后地层热中子分布影响因素,并模拟不同类型示踪剂及含量的热中子裂缝响应规律,筛选最佳示踪剂并给出其在支撑剂中含量的上、下限。结果表明:压裂前后热中子计数变化量主要受裂缝宽度和标记支撑剂中示踪剂含量的影响;钆对裂缝宽度变化反应最灵敏,钆元素是作为标记支撑剂的最佳示踪元素;随支撑剂中Gd2O3含量的增加,热中子计数率降低,热中子计数变化量D增加;示踪剂中氧化钆的上、下限值随裂缝宽度呈指数降低,且当裂缝宽度为1.0 cm时,Gd2O3的质量分数上限为0.68%,下限为0.03%。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裂缝热中子探测原理
2 数值计算模型
3 不同示踪剂的热中子裂缝响应
4 示踪剂含量上、下限的确定
5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射孔水压裂缝在层状页岩的扩展机制[J]. 王海洋,卢义玉,夏彬伟,龚涛,张睿.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2)
[2]水平井多段分簇压裂裂缝扩展形态数值模拟[J]. 曲占庆,田雨,李建雄,郭天魁,李小龙,刘晓强.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3]水力深穿透射孔对压裂裂缝形态影响的数值模拟[J]. 仲冠宇,王瑞和,周卫东,陈贵春,万春浩.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5)
[4]低渗油藏径向水力射流压裂裂缝延伸规律[J]. 张丁涌,袁士宝,田相雷,张伟,左家强.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2)



本文编号:37164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7164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0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