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渤海湾盆地渤南洼陷沙河街组三段剩余压力梯度与油气分布关系

发布时间:2022-12-18 07:50
  为了量化表征超压对油气运聚和分布的关系,综合利用录井、测井和分析测试等资料,在渤海湾盆地渤南洼陷地层流体压力预测的基础上,计算了沙河街组三段(沙三段)剩余压力梯度,并分析了剩余压力梯度变化规律及其对油气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渤南洼陷沙三段富含油气且超压普遍发育,深洼带剩余压力较大,剩余压力梯度最高,其次为陡坡带和断阶带,缓坡带剩余压力较小,梯度最低。受超压中心分布的影响,各地区油气运移动力条件及其油气富集空间存在较大差异:超压中心区油气运移动力较强,高剩余压力梯度主要分布于断层附近,油气多富集在渤深4断层附近;近超压中心区砂体侧向输导阻力不同,高剩余压力梯度主要出现在非均质性较强的地层中,剩余压力梯度较低的地区是油气运聚的指向区;而远离超压中心的地区剩余压力较小,油气运移浮力作用明显占主导,剩余压力梯度与油气分布关系不明显。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概况
2 压力预测及剩余压力梯度特征
    2.1 压力预测与剩余压力计算
        2.1.1 地层压力预测方法
            1) 平衡深度法
            2) Eaton(伊顿)法
        2.1.2 剩余压力分布特征
    2.2 剩余压力梯度特征
        2.2.1 剩余压力梯度计算
        2.2.2 剩余压力梯度分布特征
3 剩余压力梯度与油气分布关系
    3.1 录井含油性综合指数计算与分布
    3.2 含油性与剩余压力梯度的关系
4 剩余压力梯度与油气运聚关系
    4.1 深洼带
    4.2 断阶带
    4.3 陡坡带
    4.4 缓坡带
5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平面压降梯度计算原则及其应用[J]. 冯月琳,刘华,宋国奇,袁飞飞.  石油实验地质. 2019(04)
[2]渤南洼陷古近系古压力梯度与含油气性关系[J]. 刘华,蒋子月,郝雪峰,宋国奇,冯月琳,李君.  地球科学. 2020(02)
[3]东海陆架盆地大春晓油气田成藏动力学特征及成藏模式[J]. 许红,张威威,季兆鹏,王黎,王晴,苏大鹏,雷宝华,杨艳秋.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9(01)
[4]基于高精度速度建模技术的孔隙压力预测方法建立[J]. 徐嘉亮,周东红,贺电波,边立恩,吕振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8(03)
[5]Characteristics and Genetic Mechanisms of Overpressure in the Depressions of Bohai Bay Basin,China[J]. LIU Hua,JING Chen,JIANG Youlu,SONG Guoqi,YU Qianqian,FENG Yueli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16(06)
[6]渤海湾盆地含油气凹陷压力场特征及与油气富集关系[J]. 蒋有录,王鑫,于倩倩,王永诗,刘华,景琛.  石油学报. 2016(11)
[7]膨胀性流体超压预测方法及其应用[J]. 景琛,刘华,景晓,冯月琳,赵萌.  新疆石油地质. 2016(02)
[8]一种定量描述油气分布及富集程度的方法[J]. 程付启,宋国奇,王永诗,林会喜,金强,崔健健.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1)
[9]渤南洼陷超压系统划分及结构特征[J]. 罗胜元,何生,金秋月,杨睿之,张君立.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01)
[10]渤南洼陷油气分布有序性探讨[J]. 刘雅利,王永诗,郝雪峰,庞雄奇,崔殿.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4(04)

硕士论文
[1]地层压力预测技术及应用研究[D]. 李刚毅.成都理工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7216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7216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8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