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过渡相泥页岩储层特征及其沉积控制机理 ————以织纳煤田龙潭组为例
发布时间:2023-02-06 20:09
本文以贵州织纳煤田上二叠统龙潭组海陆过渡相泥页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在资料调研和野外考察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测试技术,分析了富有机质泥页岩的有机地化、矿物岩石学、微观孔隙结构以及含气性等物性特征,深入探讨了沉积环境对泥页岩储层特征的控制机理,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和新认识:(1)对龙潭组泥页岩形成的潟湖-潮坪和三角洲沉积环境,划分出4种沉积相(障壁砂坝相、潟湖相、潮坪相和三角洲相)、2种亚相和7种微相。(2)建立了6种与富有机质泥页岩发育相关的岩相组合类型。(3)根据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提出并论述了龙潭组泥页岩有机质富集的5种主控因素,包括古气候特征、碎屑物输入、氧化还原条件、古生产力和沉积速率,以及2种有机质富集的沉积环境控制模式,即潟湖-潮坪沉积受氧化还原条件控制,三角洲沉积则受气候条件和沉积速率共同影响。(4)分析了泥页岩的孔隙结构及其含气性特征,查明了孔隙发育和含气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沉积控制机理,提出了沉积环境通过控制泥页岩的TOC含量、矿物成分和孔隙结构的发育特征最终影响着吸附气含量的大小。(5)依据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将泥页岩孔隙系统划分为有机质孔、粒间孔、粒内孔和微裂隙等4种孔...
【文章页数】:14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1.5 论文工作量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构造与岩浆活动
2.2 地层特征
2.3 沉积古地理特征
2.4 沉积相及其沉积特征
2.5 典型钻孔资料分析
2.6 小结
3 有机地化及矿物学特征
3.1 有机地化特征
3.2 矿物学特征
3.3 小结
4 机质富集规律及其沉积控制
4.1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2 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
4.3 沉积环境对有机质富集的控制
4.4 海陆过渡相泥页岩有机质富集模式
4.5 小结
5 孔隙结构特征及其沉积控制
5.1 孔隙结构几何形态特征
5.2 压汞孔隙结构与类型分析
5.3 低温液氮孔隙结构分析
5.4 孔隙发育的控制因素
5.5 沉积环境控制下的孔隙发育特征
5.6 小结
6 含气性特征及其沉积控制
6.1 煤系泥页岩地层含气性特征
6.2 解吸法测量含气量特征
6.3 吸附气含量特征
6.4 吸附气含量的影响因素
6.5 沉积环境控制下的含气性特征
6.6 小结
7 结论与创新点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本文编号:3736531
【文章页数】:14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1.5 论文工作量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构造与岩浆活动
2.2 地层特征
2.3 沉积古地理特征
2.4 沉积相及其沉积特征
2.5 典型钻孔资料分析
2.6 小结
3 有机地化及矿物学特征
3.1 有机地化特征
3.2 矿物学特征
3.3 小结
4 机质富集规律及其沉积控制
4.1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2 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
4.3 沉积环境对有机质富集的控制
4.4 海陆过渡相泥页岩有机质富集模式
4.5 小结
5 孔隙结构特征及其沉积控制
5.1 孔隙结构几何形态特征
5.2 压汞孔隙结构与类型分析
5.3 低温液氮孔隙结构分析
5.4 孔隙发育的控制因素
5.5 沉积环境控制下的孔隙发育特征
5.6 小结
6 含气性特征及其沉积控制
6.1 煤系泥页岩地层含气性特征
6.2 解吸法测量含气量特征
6.3 吸附气含量特征
6.4 吸附气含量的影响因素
6.5 沉积环境控制下的含气性特征
6.6 小结
7 结论与创新点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本文编号:37365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736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