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堵/调/驱组合方式和井网类型对调剖调驱效果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5-24 22:10
  渤海LD5-2油田储层具有厚度大、平均渗透率高、非均质性强、注采井距大、单井注采强度高和原油黏度高等特点,长期注水开发进一步加剧了储层非均质性,水驱开发无效循环现象日趋严重。为了提高油田开发效果,开展了堵/调/驱组合方式和井网类型对调剖调驱效果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由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溶液与有机铬交联剂组成的调剖剂静置12 h后,最大黏度高于105mPa·s,30 d时仍能保持较高强度。调驱剂聚合物微球初始粒径8.7数9.2μm,膨胀倍数3.7数4.1。驱油剂表面活性剂溶液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可达10-2mN/m,当乳状液含水率大于40%时的稠油乳化降黏率超过80%。相比调剖剂+调驱剂+驱油剂组合,调剖剂+调驱剂组合因缺少表面活性剂的乳化降黏和洗油作用,采收率增幅减小8.9%。调驱剂+驱油剂组合的宏观液流转向效果较差,表面活性剂乳化降黏作用未能充分发挥,采收率增幅仅为10.8%。4种井网类型的调剖调驱效果从强到弱依次为:1水平井(注)+1水平井(采)、1水平井+2垂直井、1垂直井+1水平井、1垂直井+2垂直井。当储层平均渗透率较高和非均质性较强...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步骤
2 结果与讨论
    2.1 调剖剂、调驱剂与驱油剂筛选和基本性能评价
        2.1.1 调剖剂
        2.1.2 调驱剂
        2.1.3 驱油剂
    2.2 组合方式对调剖调驱效果的影响
        2.2.1 采收率
        2.2.2 动态特征
    2.3 井网类型对调剖调驱效果的影响
        2.3.1 采收率
        2.3.2 动态特征
3 结论



本文编号:38223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8223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5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