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润滑油聚结及聚结—真空组合脱水性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废润滑油聚结及聚结—真空组合脱水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润滑油在生产、储运和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水分等污染物的侵入,如果水分的含量过高,则会对油液的理化性质和使用性能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需要进行脱水处理。本文在研究润滑油聚结分离脱水性能试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调制试验用油水混合乳化液的理念,研制了润滑油油水混合乳化液调制油箱,按照检测—注水—加热搅拌—保温搅拌—检验的调制工艺过程,试验获得调制L-TSA46汽轮机油在50℃、60℃和70℃温度条件下的最佳工艺参数为:50℃条件下的最佳调制工艺参数搅拌器转速54rpm,保温搅拌时间22.5min。60℃条件下的最佳调制工艺参数搅拌器转速49.5rpm,保温搅拌时间20.8min。70℃条件下的最佳调制工艺参数搅拌器转速45rpm,保温搅拌时间18.6min。论文对聚结分离脱水原理和温度,流速,初始含水量对聚结分离的影响机理进行了阐述,采用聚结分离试验装置,试验了L-TSA46汽轮机油在不同温度,流速,初始含水量条件下的聚结分离脱水效率。结果表明:对L-TSA46汽轮机油进行聚结分离时温度对脱水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当温度较低时不利于打破乳化液的界面膜,使部分小型乳化液得以保留;当温度较高时油液中的溶解水增多。当含水量高于270ppm时在70℃条件下进行聚结分离的脱水效率高于50℃和60℃条件下进行聚结分离;含水量低于270ppm时,在60℃条件下进行聚结分离的脱水效率高于50℃和70℃条件下进行聚结分离。当系统流量在15~25 L/Min(聚结滤芯内流速4.716mm/s~7.660mm/s),系统流量的变化对聚结分离脱水效率影响不大,在系统流量25L/Min(聚结滤芯内流速7.660mm/s)附近,具有最佳的分离效果;系统流量在25~35 L/Min(聚结滤芯内流速7.660mm/s~11.004mm/s),随着流速的增加,聚结分离脱水效率明显下降。脱水效率随着初始含水量的增大而增大,初始含水量越大,对脱水效率的影响越小。进行了聚结分离与真空分离脱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聚结分离与真空分离相比,聚结分离可快速脱去含水量高的润滑油中的水分,适合处理含水量较高的润滑油,真空分离不仅能去除游离水和乳化水,也能去除溶解水,脱水精度高。阐述了串联式聚结-真空分离装置的工作原理,采用串联式聚结-真空分离装置,分别试验了L-TSA46汽轮机油在60℃条件下在聚结分离模式、真空分离模式、串联式聚结-真空组合分离模式下的脱水效率。结果表明:组合分离与聚结分离相比,0~60min,组合分离脱水效率比聚结分离脱水效率高5%~10%;60min后,组合分离脱水效率比聚结分离脱水效平均高4%左右。组合分离与真空分离相比,在0~100min,组合分离脱水效率比真空分离脱水效率高6%~40%;在100~140min,真空分离脱水曲线逐步接近组合分离脱水曲线,两者的脱水效率接近。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工业领域对其用油品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通过对温度、流速、初始含水量进行试验性研究并找出其对聚集分离脱水效果的影响规律,从而为研制性能更优良、脱水效率更高、应用范围更广的油水分离设备提供基础设计依据。将受到水污染的油液进行脱水净化处理以被循环利用,对缓解资源紧缺和环境压力也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研究聚结-真空分离脱水组合装置,其同时具备聚结分离脱水效率高、真空分离脱水精度高的优点,既能提高脱水效率,又能降低润滑油过滤过程中的能耗,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比传统的真空分离装置略好、能够同时代替传统的聚结分离装置和真空分离装置,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废润滑油 聚结分离 真空分离 脱水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4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1
- 第1章 绪论11-22
- 1.1 润滑油污染概述11
- 1.2 润滑油水污染11-18
- 1.2.1 润滑油中水分来源11-12
- 1.2.2 润滑油中水分的危害12
- 1.2.3 水分在润滑油中的存在形式12-13
- 1.2.4 去除润滑油水污染常用方法13-18
- 1.3.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18-19
- 1.3.1 课题来源18
- 1.3.2 研究背景18-19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研究意义19-22
- 1.4.1 研究内容19-20
- 1.4.2 技术路线20
- 1.4.3 研究意义20-22
- 第2章 试验用油水混合乳化液的调制22-29
- 2.1 背景与现状22
- 2.2 试验油初始状态调制的必要性22-23
- 2.3 试验油的初始状态技术指标23-25
- 2.3.1 试验油的选择23-24
- 2.3.2 初始状态技术指标24-25
- 2.4 润滑油油水混合乳化液调制油箱装置25
- 2.5 调制工艺过程25-26
- 2.6 调制工艺参数26-27
- 2.7 试验数据及分析27-28
- 2.8 本章小结28-29
- 第3章 聚结分离脱水性能试验研究29-45
- 3.1 聚结分离脱水原理29-30
- 3.1.1 聚结分离脱水简介29
- 3.1.2 油水混合液聚结分离过程29-30
- 3.2 聚结分离脱水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30-33
- 3.2.1 温度对聚结分离的影响机理30-31
- 3.2.2 流速对聚结分离的影响机理31-32
- 3.2.3 初始含水量对聚结分离的影响机理32-33
- 3.3 聚结分离脱水单因素分析试验33-40
- 3.3.1 试验装置与测量仪器33-35
- 3.3.2 温度对润滑油基于聚结分离脱水的影响试验35-36
- 3.3.3 流速对润滑油基于聚结分离脱水的影响试验36-38
- 3.3.4 初始含水量对润滑油基于聚结分离脱水的影响试验38-40
- 3.4 聚结分离脱水正交试验40-43
- 3.4.1 正交试验设计40
- 3.4.2 正交试验结果及极差分析40-42
- 3.4.3 正交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42-43
- 3.5 本章小结43-45
- 第4章 聚结-真空分离装置对润滑油的脱水性能试验研究45-52
- 4.1 真空分离脱水装置45-46
- 4.2 聚结分离与真空分离脱水性能的对比试验46-48
- 4.2.1 试验设备及主要参数46
- 4.2.2 试验方法46-47
- 4.2.3 试验数据及对比分析47-48
- 4.2.4 试验结论48
- 4.3 串联式聚结-真空分离装置及工作原理48-49
- 4.4 串联式聚结-真空分离装置对润滑油的脱水性能试验研究49-51
- 4.4.1 基于串联式聚结-真空分离的润滑油油水混合乳化液调制49-50
- 4.4.2 试验步骤50
- 4.4.3 试验数据及分析50-51
- 4.5 本章小结51-52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52-54
- 5.1 结论52-53
- 5.2 展望53-54
- 参考文献54-58
- 致谢58-59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参加课题情况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黎明;何利民;吕宇玲;刘青;马华伟;;高压静电聚结破乳技术[J];高电压技术;2008年04期
2 张黎明;张凯;何利民;Ghadiri.Majtaba;;高压静电聚结器设计、实验及现场应用[J];高电压技术;2010年07期
3 冯和平,罗万明,孙王民,路晓宇;聚结干燥(脱水)技术试用成功[J];天然气与石油;2004年02期
4 孙志英;;高频聚结装置[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4年05期
5 杨向平;秦海良;;汽油碱洗过程中混合聚结器的计算流体力学模拟[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6 张宝生;陈家庆;余倩倩;李青松;;紧凑型高压静电聚结器电场研究[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0年12期
7 韩锋刚;何兆洋;叶团结;郭鹏;;紧凑型静电聚结器聚结构件结构优化[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2年02期
8 冯和平,罗万明,孙王民,路晓宇;聚结干燥技术及应用[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03年06期
9 侯海瑞;;液—液两相聚结分离原理及实际应用[J];过滤与分离;2007年04期
10 朱斌;;聚结器浓度场的数值模拟[J];化工装备技术;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亚莉;吴山东;戚俊清;;聚结材料对油品脱水的影响[A];2006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曲险峰;倪玲英;刘晓成;祝威;;含油污水聚结除油实验[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下)[C];2009年
3 倪玲英;曲险峰;刘晓成;祝威;尹兆娟;;一种新型聚结填料的流动特性模拟[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下)[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东海;电场作用下油包水乳状液聚结特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2 李小兵;基于微泡浮选的多流态强化油水分离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凯;静电聚结器内电极与供电电源间作用特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2 高健;废润滑油聚结及聚结—真空组合脱水性能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6年
3 侯平涛;气浮式螺旋管聚结器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4 周建;聚结技术处理含油污水的实验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5 陈宇朕;油—水聚结分离技术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6 何兆洋;紧凑型静电聚结器结构实验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7 刘晓成;介质流动特性与材料表面性能对聚结油水分离的影响[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8 陈志军;炼油厂含油污水聚结分离实验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9 叶团结;正弦交流电场中水滴变形破裂聚结微观特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10 华广胜;喷气燃料过滤聚结脱水关键技术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废润滑油聚结及聚结—真空组合脱水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54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415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