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南部二叠系栖霞组层序及沉积特征研究
本文关键词:川中南部二叠系栖霞组层序及沉积特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次论文研究区位于四川省中南部,目的层系为二叠系中统栖霞组。川中南部地区二叠系中统在早期钻探中已经发现了良好储层并获得工业气流,展示出了较大的勘探开发潜力。然而目前缺乏对该区栖霞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的深入了解,制约了对该区栖霞组储层发育分布规律及含气性的整体认识。本次论文根据研究区目前勘探现状,应用构造学、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和地震地层学理论为指导依据,旨在进一步研究四川盆地中南部研究区内二叠系栖霞组岩石地层、沉积相及层序地层。通过测井、地震、薄片等资料建立川中南部研究区内二叠系三级层序地层格架,分析层序关键界面的地层沉积特征及其构造意义。最后在综合层序地层、沉积相展布以及储层薄片鉴定的基础上,以体系域为单元研究二叠系栖霞组沉积相。四川盆地古生代为海相沉积,至三叠纪晚期才较为广泛的开始陆相沉积,依据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特点,通常将其演化划分为前震旦纪,震旦纪-三叠纪中世,三叠纪晚世-白垩纪早世,白垩纪晚世-第四纪4个演化阶段。控制川中南部地区二叠系中统沉积的构造运动是二叠纪前的柳江运动、云南运动和二叠纪中-晚世的东吴运动。柳江运动和云南运动形成了梁山组与下伏地层角度不整合,东吴运动形成茅口组与上覆龙潭组平行不整合。根据岩性、沉积特征、测井、地震等沉积相划分标志,对研究区二叠系中统栖霞组进行了沉积相研究。研究区中二叠统栖霞组主要发育碳酸盐岩缓坡沉积相,可细分为三类沉积亚相,包括浅水缓坡台地、台内滩、深水缓坡台地。沉积序列自下而上由栖一B段发育的深水缓坡台地沉积逐渐过渡为栖一A段-栖二段发育的浅水缓坡台地沉积,台内滩相对发育。综合沉积相研究和区域构造运动分析,开展了地震层序界面标定,进行三级层序及其体系域界面的识别、追踪和对比,建立研究区内二叠系中统三级层序地层格架,将研究区二叠系中统划分为1个二级层序SSQ1(梁山组-栖霞组-茅口组,280~260Ma);将研究区梁山组、栖霞组划分为一个三级层序,即SQ1(梁山组-栖霞组,278~268Ma)。识别出的层序界面包括造山角度不整合、侵蚀不整合。根据最大海泛面mfs1在SQ1内部划分出低位体系域(SQ1-LST)、海侵体系域(SQ1-TST)和高位体系域(SQ1-HST)。在主干过井剖面研究基础上,通过地震相刻画加以单井沉积相为约束并转换为沉积相,编制沉积相平面图,揭示沉积相展布规律。根据海平面升降变化规律,总结出了3种沉积模式。构造运动、海平面升降是研究区二叠系中统二、三级层序及其内部体系域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构造运动形成梁山组底造山角度不整合界面和茅口组顶隆升平行不整合界面。海平面升降控制了三级层序旋回演替,因而控制了三级层序内部沉积相展布。
【关键词】:川中南部地区 栖霞组 沉积相 层序地层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13;P534.4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引言10-19
- 1.1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1-15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1-13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3-15
- 1.2.3 存在问题15
- 1.3 主要研究内容15-16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16-17
- 1.4.1 研究思路16
- 1.4.2 技术路线16-17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17-18
- 1.6 主要成果与认识18-19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19-30
- 2.1 研究区位置概况19-20
- 2.2 地层简介20-27
- 2.2.1 地层划分方案20-22
- 2.2.2 栖霞组与上覆地层茅口组的划分22-25
- 2.2.3 栖霞组地层特征25-27
- 2.3 盆地构造沉积演化27-28
- 2.4 二叠纪栖霞期-茅口期沉积背景28-30
- 第3章 沉积体系30-43
- 3.1 沉积体系识别标志30-36
- 3.1.1 岩性组合30-33
- 3.1.2 测井相33-34
- 3.1.3 地震相34-36
- 3.2 沉积体系特征36-41
- 3.2.1 浅水缓坡台地37-38
- 3.2.2 台内滩38-39
- 3.2.3 深水缓坡台地39-41
- 3.3 沉积序列41-43
- 第4章 层序地层43-54
- 4.1 层序界面及层序划分43-49
- 4.1.1 造山角度不整合(SSB1,(?-C)\ P_2l)46-47
- 4.1.2 侵蚀不整合(SB1,P_(2q)\P_(2m))47-48
- 4.1.3 初始海泛面ts148
- 4.1.4 最大海泛面mfs148-49
- 4.2 三级层序及其体系域特征49-52
- 4.2.1 SQ1低位体系域(SQ1-LST,P_2l )50
- 4.2.2 SQ1海侵体系域(SQ1-TST,P_(2q~(1B)))50
- 4.2.3 SQ1高位体系域(SQ1-HST,P_(2q~(1A)) - P_(2q~2))50-52
- 4.3 层序格架52-54
- 第5章 层序格架内的沉积相展布54-61
- 5.1 体系域地震相平面展布54
- 5.2 地震相与沉积相转换54-56
- 5.3 层序沉积相平面展布56-58
- 5.4 沉积模式58
- 5.5 层序演化及其主控因素58-61
- 结论61-63
- 致谢63-64
- 参考文献64-67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华;南京地区栖霞组的界线和化石分带[J];地层学杂志;1978年01期
2 周建平;张遴信;;南京栖霞山栖霞组的(竹蜓)[J];古生物学报;1984年06期
3 王建华,唐毅;浙江桐庐冷坞栖霞组(竹蜓)类[J];微体古生物学报;1986年01期
4 王云慧;陈华成;;安徽南部栖霞组的(竹蜓)、珊瑚化石分带[J];中国区域地质;1987年04期
5 颜佳新;;论华南栖霞组中的菊花石[J];岩相古地理;1992年01期
6 王德文;程广芬;;宁镇山脉孔山地区栖霞组底部之新观察[J];地质论评;1963年03期
7 龙家荣;;黔南地区的栖霞组及其顶底界[J];中国区域地质;1985年05期
8 谢绍循;;有关龙岩市“人居板块”小洋新城二叠系栖霞组灰岩岩溶成因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14年02期
9 施春华,黄秋,颜佳新;广西来宾栖霞组缺氧沉积环境地球化学特征[J];地质地球化学;2001年04期
10 刘新宇;颜佳新;;华南地区二叠纪栖霞组燧石结核成因研究及其地质意义[J];沉积学报;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双应;;安徽巢湖栖霞组碳酸盐岩斜坡沉积[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2 王兴志;张帆;石新;曾德铭;宋章强;;龙门山前缘下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成因研究[A];第八届古地理学与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魏国齐;杨威;李跃纲;朱永刚;金惠;张林;施振生;沈珏红;;川西地区下二叠统栖霞组沉积体系、储层成因及展布[A];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中国油气勘探潜力及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思聪;川中南部二叠系栖霞组层序及沉积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2 李珂;川西北栖霞组沉积相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3 郭维;四川盆地西南部二叠系栖霞组沉积相及储层特征[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4 程遥;川西北地区下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储层特征及储层成因机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川中南部二叠系栖霞组层序及沉积特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96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429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