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B井区长6储层测井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8 08:07
本文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B井区长6储层测井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位于中国大陆中西部,是一个多旋回沉积型克拉通类含油气盆地,油气资源十分丰富,具有油气分布广、含油层位多、油层厚度大、孔隙度和渗透率低等特点,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B井区位于盆地陕北斜坡的中西部,其延长组长6储层为岩性圈闭油气藏,具有岩性复杂、孔隙度小、渗透率低、孔隙结构复杂,常规测井曲线上油气层响应特征不明显等特点,是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储层测井评价难度大。本文在前人对鄂尔多斯盆地的研究基础上,利用收集的地质资料、钻井资料、试油资料、化验分析资料、岩心、测井资料对长6储层的岩性和孔隙结构类型、沉积微相、“四性”关系进行了研究,并选孔隙度,渗透力,排驱压力、中值压力、最大孔喉半径、中值半径、均值、分选系数、孔隙组合类型划分四个评价等级对长6储层进行分类评价。对岩心和测井曲线的特征分析,可将长6亚组划分为3个小组,分别为:61、长62、长63。通过岩心观察和岩心化验实验,确定本储层岩性主要为长石砂岩;孔隙类型统计得出:本储层的储集空间以粒间孔隙和次生溶孔为主;在岩石学和测井微相共同进行分析之后,确定B井区沉积相为:浊积扇中扇亚相沉积。微相为:浊积水道微相、浊积叶状体微相、漫溢微相以及半深湖泥微相。综合应用钻井、完井资料、岩心分析化验资料和测井资料,建立储层“四性”关系;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油饱和度测井解释模型,实际应用表明所建立的解释模型适用于研究区地质特征,精度符合要求,可用于储层评价。综合研究地质、录井、测井资料,确定研究区的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下限标准,划分储层有效厚度,并与其它相邻区长6储层相比较,均接近,符合该区储量计算的实际地质和生产情况。最后,依据该油田砂岩储层综合评级标准,将长6储层划分为Ⅰ类、Ⅱ类、Ⅲ类和Ⅳ类四类储层。
【关键词】:储层特征 沉积微相 “四性”关系 储层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13;P631.8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前言8-15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8-9
- 1.1.1 选题背景8
- 1.1.2 研究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2
- 1.2.1 国内研究现状9-11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12-15
- 1.3.1 研究内容及方法12-14
- 1.3.2 技术路线14-15
- 第二章 地层对比与划分15-21
-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15
- 2.2 小层划分与对比的原理15-16
- 2.2.1 小层划分与对比的依据15
- 2.2.2 小层划分与对比的原则15
- 2.2.3 小层划分与对比的方法15-16
- 2.3 小层划分与对比16-21
- 2.3.1 确定标准井、建立标准剖面17
- 2.3.2 确定标志层17-19
- 2.3.3 小层对比的步骤19
- 2.3.4 小层划分与对比结果19-21
- 第三章 储层特征研究21-27
- 3.1 岩性特征21-22
- 3.1.1 储层岩石类型21-22
- 3.1.2 储层岩石结构特征22
- 3.1.3 储层填隙物特征22
- 3.2 物性特征22-24
- 3.2.1 孔隙度和渗透率22-23
- 3.2.2 孔、渗关系及其影响因素23-24
- 3.3 孔隙特征24-27
- 3.3.1 孔隙类型24-25
- 3.3.2 孔隙结构25-27
- 第四章 储层沉积微相研究27-35
- 4.1 沉积相标志27-31
- 4.1.1 岩石颜色27
- 4.1.2 岩石类型及特征27
- 4.1.3 沉积构造27-29
- 4.1.4 粒度特征29-30
- 4.1.5 测井相标志30-31
- 4.2 单井沉积微相分析31-35
- 4.2.1 沉积环境演化34
- 4.2.2 测井相模式34-35
- 第五章 储层测井评价35-47
- 5.1 储层“四性”关系研究35-38
- 5.2 储层参数解释模型38-42
- 5.2.1 泥质含量解释模型38-39
- 5.2.2 孔隙度解释模型39
- 5.2.3 渗透率解释模型39-40
- 5.2.4 饱和度解释模型40-42
- 5.3 储层有效厚度的确定与划分42-47
- 5.3.1 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下限标准42-45
- 5.3.2 夹层的扣除45-47
- 第六章 储层综合评价47-50
- 6.1 评价参数47
- 6.2 分类评价47-50
- 结论50-51
- 致谢51-52
- 参考文献52-5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54-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建军,孟元林,张靖,肖丽华,周s
本文编号:4318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431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