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柴西南地区断裂对岩性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发布时间:2017-06-11 19:09

  本文关键词:柴西南地区断裂对岩性油气藏的控制作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柴西南地区发育了丰富的断裂,这些断裂与岩性油气藏的形成和富集关系密切。研究这些断裂对岩性油气藏的控制作用,对指导该区进行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对柴西南地区断裂特征、生烃凹陷和沉积相的研究表明,研究区岩性油气藏有环绕生烃凹陷分布的特点,三角洲前缘相和浊积扇沉积体系具有形成岩性圈闭的有利条件,而断裂控制了生烃凹陷的形成和分布、沉积相的发育和油气运移的特征。昆北断裂上盘可形成下切谷岩性圈闭,下盘形成构造-岩性圈闭;阿拉尔断裂和III号断裂控制了断层-岩性复合圈闭的发育;红柳泉断裂控制下形成上倾尖灭型岩性圈闭;七个泉断裂上盘发育了一个坡折带,形成岩性上倾尖灭圈闭、地层超覆圈闭及断裂-岩性复合圈闭;VII号断裂下盘发育坡折带,形成浊流扇岩性圈闭;且这些断裂均离生油凹陷距离很近,断裂活动时间与其排烃时间相匹配,为良好的运移通道,易于形成岩性油气藏。
【作者单位】: 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柴西南地区 断裂特征 岩性油气藏 沉积相 运移通道
【基金】:长江大学及青海油田公司联合项目(2011025)
【分类号】:P618.13
【正文快照】: 柴西南地区指柴达木盆地英雄岭以南的地区,包括茫崖坳陷南部的尕斯凹陷和祁北构造带,面积约3000 km2。柴西南区油气资源非常丰富,为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的主要区域,勘探程度较高,但是早期对于该区的油气勘探与研究主要集中于构造油气藏,对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力度较小,近些年来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岩性油气藏》参考文献著录要求[J];岩性油气藏;2007年01期

2 ;《岩性油气藏》第一届编委会会议纪要[J];岩性油气藏;2007年02期

3 ;《岩性油气藏》第一届编委会会议纪要[J];岩性油气藏;2007年03期

4 ;《岩性油气藏》期刊被收录信息[J];岩性油气藏;2012年04期

5 ;《岩性油气藏》期刊被收录信息[J];岩性油气藏;2012年05期

6 ;《岩性油气藏》期刊被收录信息[J];岩性油气藏;2013年04期

7 ;《岩性油气藏》来稿须知[J];岩性油气藏;2007年02期

8 ;《岩性油气藏》来稿须知[J];岩性油气藏;2007年04期

9 ;《岩性油气藏》第一届编委会会议纪要[J];岩性油气藏;2007年04期

10 ;《岩性油气藏》期刊简介[J];岩性油气藏;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西文;;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的几项关键技术[A];油气地球物理实用新技术——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2 毛俊莉;马志红;;岩性油气藏勘探技术在东部凹陷北部地区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3 管叶君;陈道宏;刘振彪;刘后发;;高分辨率地震技术在大庆油田岩性油气藏开发中的应用实例[A];地球物理与中国建设——庆祝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50周年文集[C];1997年

4 刘锐娥;;鄂尔多斯盆地岩性油气藏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分析[A];第八届古地理学与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杨占龙;陈启林;张虎权;郭精义;;胜北洼陷J——K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分析[A];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建院20周年论文专集[C];2005年

6 赵宗举;李宇平;吴兴宁;陈学时;俞广;贺训云;;塔中地区奥陶系特大型岩性油气藏勘探区带[A];塔里木及周边地区盆地(山)动力学与油气聚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唐勇;孔玉华;齐雪峰;崔炳富;;准噶尔盆地岩性油气藏勘探潜力与方向[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牛聪;刘志斌;张益明;何峰;张文;温书亮;王志红;;X26区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与油气检测技术与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枫;准噶尔盆地发现整体连片岩性油气藏群[N];中国矿业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宋杰;科研:加快勘探节奏的推动力[N];中国石油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焕弟;岩性油气藏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2 李杏莉;岩性油气藏地震预测技术与地震沉积学分析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3 郭精义;吐哈盆地胜北洼陷中生界岩性油气藏类型、分布及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4 吕锡敏;岩性油气藏勘探理论和方法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5 王斌婷;酒泉盆地石大凹陷岩性油气藏识别及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6 陈启林;盐湖盆地沉积特征与岩性油气藏勘探[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7 许书堂;东濮凹陷岩性油气藏分布规律及目标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8 王宏波;柴达木盆地北缘冲断带第三系沉积特征与岩性油气藏预测[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9 常象春;临南洼陷沙三段岩性油气藏形成机理与分布规律[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10 王江;乌尔逊凹陷南部层序地层格架及岩性油气藏成藏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江凡;南堡凹陷古近系岩性油气藏地震识别与预测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2 孙雄进;南海北部宽缓大陆架双坡折带下岩性油气藏的成藏模式研究[D];长江大学;2016年

3 杨丽;岩性油气藏地质地震特征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4 白涛;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岩性油气藏地质特征与富集规律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5 庞凌云;临南洼陷沙三段岩性油气藏含油性定量评价及预测[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6 杨得路;济阳坳陷沙四上—沙三段岩性油气藏分布与沉积、沉降及构造的关系[D];西北大学;2013年

7 郝涛;前进构造带沙四段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柴西南地区断裂对岩性油气藏的控制作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22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4422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d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