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储层构型研究——以J油田东二下段为例
本文关键词: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储层构型研究——以J油田东二下段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以取心井岩心、测井及生产动态资料为基础,在储层构型理论指导下,采用"垂向分期"、"侧向划界"的思路,针对渤海海域J油田东二下段Ⅰ、Ⅱ油组三角洲前缘沉积砂体,按复合河口坝(复合水下分流河道)、单一河口坝(单一水下分流河道)2个层次进行了构型单元的逐级解剖。通过小层精细对比,认为研究区存在泥质夹层、含砾砂岩层、钙质夹层3种垂向分期识别标志;归纳出曲线形态差异、岩性差异、厚度差异、高程差异、水淹特征差异5种侧向划界识别标志,重构了油田范围内以水下分流河道为骨架、河口坝砂体为主体,多个单一河口坝连片分布、水下分流河道交叉叠置的沉积特征。研究成果用于指导油田4个注聚井组调剖,单井日增油量10 m3。
【作者单位】: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
【关键词】: 三角洲前缘 水下分流河道 储层构型 单砂体 河口坝
【分类号】:TE143;TE33
【正文快照】: 目前,储层构型研究在曲流河、辫状河砂体解剖中应用比较成熟。自1985年以来,国外学者Allen和Miall等相继提出了河流相的储层构型界面分级方案[1-3]。近年来,我国学者将层次表征和层次建模结合起来,提出了储层研究中的层次分析方法。随着越来越多的老油田进入二次采油、三次采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善义;兰金玉;;水下分流河道建筑结构模式的建立及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J];油气藏评价与开发;2013年05期
2 岳延波;马洪;李慧勇;;辽河滩海仙鹤地区东三段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体的地震多参数识别[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6年03期
3 马世忠;王一博;崔义;葛政俊;郝兰英;;油气区水下分流河道内部建筑结构模式的建立[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李辉峰;杨蕾;;泌阳凹陷孙岗地区水下分流河道地震识别及预测[J];新疆石油地质;2012年06期
5 李国栋;严科;宁士华;;水下分流河道储层内部结构表征——以胜坨油田沙二段8~1层为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3年01期
6 雷玉明;;X油田水下分流河道水平井挖潜技术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年06期
7 王燕;杨少春;吴力耘;罗海宁;温雅茹;;辫状河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储层特征[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3年06期
8 向传刚;;水下分流河道内部储层建模方法——以PB油田一个典型多期次水下分流河道为例[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0年03期
9 李换浦;刘汝敏;王震;;水下分流河道储层隔夹层研究——以H油田沙二段为例[J];油气地球物理;2013年01期
10 封从军;鲍志东;杨玲;思雄;徐桂彬;韩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储集层构型及剩余油分布[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4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涛;萨尔图油田萨Ⅱ15+16单元典型沉积现象水动力学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2 郝龙图;葡北三、四葡Ⅰ储层内部结构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3 郭鹏;坪桥北长4+5、长6储层综合地质及开发对策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4年
4 张斌;定边油田东仁沟区长2储集层特征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4年
5 冯松涛;大情字井油田黑46区精细油藏评价及注水政策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6 韩沛辰;萨北二区西部高台子油层高分辨率层序沉积特征及其对剩余油影响[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7 李玉辉;元214井区长4+5、长6油藏地质特征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3年
8 包勤永;下二门油田梨树凹区H_2-H_3沉积相与储层研究[D];长江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储层构型研究——以J油田东二下段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64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446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