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环江地区延长组长9储层特征及测井识别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4 01:14

  本文关键词:环江地区延长组长9储层特征及测井识别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作为我国最大的内陆沉积盆地之一,鄂尔多斯盆地蕴含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是我国开发较早的大型复合含油气盆地。环江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横跨西缘掩冲带与天环凹陷两大构造单元。环江油田自投入开发以来,主力地层能量持续下降、油气产量递减快已经成为制约稳产的主要矛盾,所以有必要寻找有利储层来提高油气产量。本次所研究的长9储层是环江油田潜力储层之一,由于受构造位置低,沉积成藏等因素的影响,环江油田长9层面临着油水层识别困难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开展精细二次测井解释研究,提高测井解释符合率。本文在对研究区目标储层精细划分对比的基础上,对目标储层岩石成分、储层物性、孔隙类型和结构等储层特征作进一步分析。并且在储层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综合本区地质资料、测井资料和已开发区块开发资料,展开储层四性关系研究,并且建立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饱和度测井解释模型,采用经验统计法结合孔渗交会图版确定储层物性下限,根据关键井录井资料和岩心分析资料,明确四性关系的基础上,运用电阻率增大值法、微差分析法、阵列感应电阻率梯度因子法进行储层流体识别;结合测井资料解释成果,分析研究区目标储层砂体展布规律、物性特点,综合评价储层及各小层油层分布状况,认为研究区长9储层具有进一步开发潜力。
【关键词】:环江地区 延长组 长9油层组 物性特征 测井解释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13;P631.8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4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9
  • 1.2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9-10
  • 1.3 研究内容10-11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11-12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12-14
  • 第二章 油藏地质概况14-17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14-15
  • 2.2 地层特征15
  • 2.3 区域构造特征15-17
  • 第三章 小层划分与对比17-22
  • 3.1 小层划分与对比的原理17
  • 3.1.1 划分与对比依据17
  • 3.1.2 划分与对比原则17
  • 3.1.3 划分与对比方法17
  • 3.2 小层划分与对比17-19
  • 3.2.1 资料的选取17
  • 3.2.2 确定标准井、建立标准剖面及骨架网17-18
  • 3.2.3 确定标志层18-19
  • 3.3 小层划分与对比结果19-20
  • 3.4 微构造特征研究20-22
  • 第四章 沉积微相研究22-29
  • 4.1 研究思路与方法22
  • 4.2 区域沉积背景22-23
  • 4.3 沉积相标志23-24
  • 4.4 沉积微相划分方案及测井相模式24-26
  • 4.4.1 沉积微相划分方案24
  • 4.4.2 测井相模式24-26
  • 4.5 沉积微相分布特征26-29
  • 4.5.1 沉积微相纵向分布特征26
  • 4.5.2 沉积微相平面展布26-29
  • 第五章 储层特征研究29-36
  • 5.1 储层岩矿特征29-32
  • 5.1.1 储层岩石类型29
  • 5.1.2 储层岩石结构特征29-31
  • 5.1.3 填隙物特征31-32
  • 5.2 储层物性及微观孔隙结构特征32-34
  • 5.2.1 物性特征32-33
  • 5.2.2 孔隙类型33
  • 5.2.3 孔隙结构33-34
  • 5.3 对比邻区储层特征34-36
  • 5.3.1 长9邻区储层对比35-36
  • 第六章 地质条件约束下的测井资料解释36-56
  • 6.1 储层“四性”关系研究36-39
  • 6.1.1 岩性与电性的关系36-37
  • 6.1.2 物性与电性的关系37-38
  • 6.1.3 含油性与电性的关系38
  • 6.1.4 物性与含油性的关系38-39
  • 6.2 储层参数解释模型39-42
  • 6.3 物性下限的确定42
  • 6.4 油水层识别标准42-47
  • 6.5 测井解释成果检验47-48
  • 6.6 储层综合评价48-56
  • 6.6.1 储层参数的平面展布特征48-51
  • 6.6.2 储层综合评价参数的选择51-53
  • 6.6.3 储层综合评价结果53-56
  • 结论及认识56-57
  • 参考文献57-60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0-61
  • 致谢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娜;何小菊;高秀丽;张宁;闫博;;低孔低渗储集层测井评价技术综述与展望[J];国外测井技术;2013年03期

2 黄布宙;李舟波;莫修文;付有升;陶宏根;王宏建;李庆峰;许淑梅;;复杂泥质砂岩储层测井解释模型研究[J];石油物探;2009年01期

3 李国欣;欧阳健;周灿灿;刘国强;;中国石油低阻油层岩石物理研究与测井识别评价技术进展[J];中国石油勘探;2006年02期

4 赵红格,刘池洋;物源分析方法及研究进展[J];沉积学报;2003年03期

5 潘和平,黄坚,樊政军,马勇;低电阻率油气层测井评价[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2年06期

6 温忍学,王军锋,张惠芸,吕宏茹,丁小忠;电阻率增大值法在胡状集油田判别低阻油层中的应用[J];断块油气田;2002年02期

7 钟淑敏,刘传平,杨青山;一种有效确定特低渗透砂岩储层有效厚度的方法[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9年05期

8 匡立春;;利用测井资料评价储集层性质的探讨[J];测井技术;1992年02期


  本文关键词:环江地区延长组长9储层特征及测井识别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81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4481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3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