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徐家围子断陷走滑构造成因机制及对深层天然气的控制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8 13:05

  本文关键词:徐家围子断陷走滑构造成因机制及对深层天然气的控制作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徐家围子断陷为靶区,在三维地震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梳理断陷期不同走向断裂的分布特征、排列方式、叠覆型式和位移滑动模式,分析走滑构造的空间组合样式。然后,结合断距回剥技术,依据断层的位移-距离曲线特征、各时期盆地内地层古厚度特征来探讨徐家围子断陷走滑构造形成机制及演化过程,建立徐家围子断陷构造演化动力学模式,最后从控盆、控源、控储和控藏四个方面,厘定走滑断裂变形对盆地深层天然气藏的控制作用。徐家围子断陷走滑构造空间组合样式宏观上是由走滑变形产生的右阶雁行排列的徐中-徐东走滑带构成的,由于断裂叠覆型式、位移滑动模式和断裂发育程度不同,主走滑断裂间形成多种弯曲、阶步组合样式;对于单个主位移带而言,其右旋走滑作用产生了五种伴生次级断裂,每种次级断裂以不同的角度、排列方式和滑动模式围绕主位移带分布,部分次级构造要素复合形成了徐西南、北两支断裂。根据边界条件和是否存在先存构造,总结三类板内走滑构造成因机制,即“主动”走滑变形机制,“被动”走滑变形机制和“变换性质”走滑变形机制。徐家围子地区断陷期整体是受徐中-徐东走滑断层右旋持续变形控制形成的。火石岭组时期变形主要受简单剪切型主动走滑变形机制控制;沙河子组时期是在走滑和引张双重动力机制作用下,发生右旋走滑与伸展复合变形;营城组沉积时期为持续的右旋主动走滑变形机制,控制深部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火山机构。坳陷-反转期走滑构造变形分别是斜拉和斜压断陷期先存断裂的被动走滑机制控制产生的。走滑构造变形在徐家围子断陷演化过程中各阶段的石油地质意义概括为:a.火石岭组沉积时期主动走滑变形控制盆地初始形成;b.沙河子组沉积时期走滑-伸展复合变形控制了煤系烃源岩的发育与分布;c.营城组沉积时期持续右旋主动走滑变形控制了火山机构的活动以及储层的分布;d.坳陷期张扭变形使先存走滑断裂复活,在成藏期成为控制火山岩天然气运聚成藏的气源断层,指示火山岩原生气藏的分布;e.反转期压扭变形强度较弱,但仍有部分走滑断裂活动,甚至断至火山岩气藏内部,成为调整运移通道,指示了次生气藏的分布。
【关键词】:徐家围子断陷 走滑构造 伴生构造 成因机制 控藏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1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创新点摘要7-10
  • 前言10-17
  • 0.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10
  • 0.2 研究现状10-15
  • 0.2.1 走滑构造研究现状10-14
  • 0.2.2 徐家围子地区研究现状14-15
  • 0.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15-16
  • 0.3.1 研究内容15
  • 0.3.2 研究思路15-16
  • 0.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16-17
  • 第一章 徐家围子断陷区域地质概况17-22
  • 1.1 区域构造背景17-18
  • 1.2 地层层序特征18-19
  • 1.3 盆地形成演化过程19-20
  • 1.3.1 断陷阶段19-20
  • 1.3.2 坳陷阶段20
  • 1.3.3 构造反转阶段20
  • 1.4 深层天然气生储盖组合及天然气分布规律20-22
  • 第二章 徐家围子断陷走滑构造样式22-35
  • 2.1 徐家围子断陷主走滑位移带与伴生构造组合样式22-30
  • 2.1.1 走滑伴生构造类型、特征及排列方式22-26
  • 2.1.2 徐家围子断陷走滑伴生构造特征26-30
  • 2.2 徐家围子断陷主走滑断裂间组合样式30-35
  • 2.2.1 主走滑断裂组合样式30-31
  • 2.2.2 徐家围子断陷主走滑断裂特征31-35
  • 第三章 徐家围子断陷走滑构造成因机制及变形特征35-55
  • 3.1 含油气盆地走滑构造成因机制类型及特征35-37
  • 3.2 徐家围子断陷不同时期走滑构造演化过程及成因机制37-55
  • 3.2.1 断陷期构造演化过程及成因机制38-49
  • 3.2.2 坳陷-反转期构造演化过程及成因机制49-55
  • 第四章 徐家围子断陷走滑构造演化对深层天然气的控制作用55-66
  • 4.1 断陷期主动走滑变形控制深层天然气成藏模式55-61
  • 4.1.1 火石岭组时期主动走滑变形控制初始走滑盆地雏形的形成55-57
  • 4.1.2 沙河子组时期走滑-伸展复合变形控制煤系烃源岩的形成与分布57-60
  • 4.1.3 营城组时期主动走滑变形控制火山岩储层的形成与分布60-61
  • 4.2 坳陷期张扭变形控制“改造”储层和原生天然气藏的形成与分布61-63
  • 4.3 反转期压扭变形控制次生天然气藏的形成与分布63-66
  • 结论66-67
  • 参考文献67-72
  • 发表文章目录72-73
  • 致谢73-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尔华;姜传金;张元高;李自安;冯肖宇;吴杰;;徐家围子断陷深层结构形成与演化的探讨[J];岩石学报;2010年01期

2 张元高;陈树民;张尔华;姜传金;;徐家围子断陷构造地质特征研究新进展[J];岩石学报;2010年01期

3 周庆华;冯子辉;门广田;;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现今地温特征及其与天然气生成关系研究[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7年S2期

4 张文婧;任延广;陈均亮;朱德丰;包丽;;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挤压变形特征[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8年04期

5 张军龙;蒙启安;张长厚;高战武;;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边界断裂生长过程的定量分析[J];地学前缘;2009年04期

6 周s,

本文编号:4593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4593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5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