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气田压裂废水循环利用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6 02:09

  本文关键词:气田压裂废水循环利用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压裂作业是油气井增产的一项主要措施,在各油气田广泛采用。压裂废水对周围环境的危害很大,因其内在污染物成份复杂且较稳定,在自然力的作用下很难被分解,带来极大的生态环境问题。并且压裂废水处理后外排难度大、处理成本高,已成为制约油气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将压裂废水处理后复配压裂液对油气田减少成本、环境保护及节约淡水资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苏里格气田压裂废水为研究对象,选取气田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井场压裂废水,分析了压裂废水的污染特性,研究了压裂废水中的总铁、Ca2+、Mg2+、含盐量、有机物、硼离子对复配压裂液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消除方法。结果表明,苏里格气田压裂废水具有高粘度、高COD、高SS、高含盐量、高硬度等特性。因此,压裂废水经过降粘、除铁、除有机物、除SS、削减钙镁离子处理后可实现再生利用复配压裂液。针对气田压裂废水高粘度、高COD、高稳定性的特点,采用H2O2预氧化降粘与铁炭微电解完成有机物的分解与转化,通过后续水力旋流固液分离技术完成了削减压裂废水COD、SS、Fe3+等污染物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可将废水的COD、SS、色度、Fe3+有效去除。以处理后水配制压裂液的资源化利用为目标,研究了COD、Ca2+、Mg2+、Fe3+、B3+、TDS等影响废水资源化利用的影响因子。针对各因素间相互作用机制,提出了柠檬酸作为Ca2+、Mg2+掩蔽剂,以及合理调配Fe3+、B3+比例、钠型离子交换树脂控制TDS的方法达到处理后出水配制压裂液的资源化利用目标。综合以上研究,确定了预氧化-铁炭微电解-混凝-沉淀-投加掩蔽剂的压裂废水处理工艺,设计研发了气田压裂废水一体化处理设备,该设备集预氧化、铁炭微电解、絮凝、沉淀等处理工序于一体,并在苏里格气田现场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证明了该工艺的实用性和可行性,为苏里格气田井场压裂废水再生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压裂废水 苏里格气田 再生利用 铁炭微电解 水力旋流固液分离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4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5
  • 1.1 压裂液概述9-10
  • 1.1.1 压裂工艺简介9-10
  • 1.1.2 压裂液的主要组成成分10
  • 1.2 压裂废水的特征及危害10-12
  • 1.2.1 压裂废水的污染特征10-11
  • 1.2.2 压裂废水的危害11-12
  • 1.3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12-15
  • 1.3.1 研究内容12-13
  • 1.3.2 研究目的与意义13-15
  • 2 压裂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15-23
  • 2.1 压裂废水处理技术概况15-20
  • 2.1.1 物理处理技术15-16
  • 2.1.2 物化处理技术16-17
  • 2.1.3 生化处理技术17-18
  • 2.1.4 高级氧化技术18-19
  • 2.1.5 多种工艺联合处理压裂废水技术19-20
  • 2.2 压裂废水循环利用技术研究进展20-23
  • 3 气田压裂废水循环利用技术研究23-63
  • 3.1 气田压裂废水水质特点23-24
  • 3.1.1 压裂废水的选取23
  • 3.1.2 压裂废水的水质分析23-24
  • 3.2 压裂废水循环利用复配液水质要求24-25
  • 3.3 实验部分25-26
  • 3.3.1 实验仪器与药剂25
  • 3.3.2 实验水样25-26
  • 3.3.3 分析方法26
  • 3.3.4 压裂液配制方法26
  • 3.4 压裂废水循环利用影响因素分析26-41
  • 3.4.1 铁含量对压裂液影响分析27-28
  • 3.4.2 钙镁离子含量对压裂液影响分析28-30
  • 3.4.3 含盐量对压裂液的影响分析30-32
  • 3.4.4 有机物对压裂液的影响分析32-33
  • 3.4.5 硼对压裂液的影响分析33-35
  • 3.4.6 压裂废水复配液多因素影响分析35-41
  • 3.5 压裂废水污染物控制技术研究41-61
  • 3.5.1 预氧化降粘技术研究41-44
  • 3.5.2 铁炭微电解去除有机物技术研究44-49
  • 3.5.3 压裂废水总铁控制技术研究49-50
  • 3.5.4 混凝处理技术研究50-56
  • 3.5.5 压裂废水钙镁离子控制技术研究56-61
  • 3.6 压裂废水循环利用处理工艺61-63
  • 4 现场应用研究63-69
  • 4.1 实验装置与区域63
  • 4.2 压裂废水循环利用现场应用试验63-65
  • 4.3 运行成本分析65-69
  • 5 结论与建议69-71
  • 5.1 结论69-70
  • 5.2 建议70-71
  • 致谢71-73
  • 参考文献73-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军;陈整生;胡涓;王华海;;强化铁炭微电解预处理沥青废水的实验研究[J];工业水处理;2014年05期

2 张富有;李义连;江丽;熊鹏;;铁炭微电解预处理电路板废水[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年05期

3 张瑶;胡翔;李春喜;何正山;;铁炭微电解法降解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J];环境化学;2010年01期

4 叶恒朋;杜冬云;;铁炭微电解流化床处理化学实验室综合废水[J];环境工程;2010年S1期

5 王祖佑;陈怡;陈进富;牟滨子;;兰州石化高浓度化工污水铁炭微电解试验研究[J];广东化工;2010年10期

6 张瑶;胡翔;李春喜;何正山;;铁炭微电解法降解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的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10年12期

7 渠光华;张智;郑海领;李柏林;;铁炭微电解去除超高盐榨菜废水中磷的试验研究[J];工业水处理;2012年09期

8 陆平;;铁炭微电解处理卷烟厂焦油废水[J];广州化工;2013年21期

9 张志军;王华海;陈整生;胡涓;;强化铁炭微电解法预处理沥青废水[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4年03期

10 马焕春;陈玉成;;铁炭微电解处理沼液的可行性研究[J];北京农业;201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婷婷;薛建军;;超声协同铁炭微电解处理印染废水[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下)[C];2009年

2 颜兵;尹晓爽;刘瑛;唐永明;杨文忠;;铁炭微电解法对双甘膦废水的降解[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下)[C];2009年

3 刘勇健;张跃;庄虹;邰佳;;铁炭微电解——混凝法处理电镀含氰废水[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4 田艺;李杰;任明忠;;铁炭微电解降解水中的DMF[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5 潘峰;尤奇中;刘林;薛万新;;铁炭微电解体系去除橙黄G模拟废水研究[A];河南省化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海梅;离子液体在超声辅助—铁炭微电解体系中的降解与机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元慈;铁炭微电解材料的制备及其对难降解印染废水的处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田辉;气田压裂废水循环利用技术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3 张春永;铁炭微电解法废水处理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4 张岚;铁炭微电解体系处理蒽醌染料的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1年

5 何晓曼;铁炭微电解预处理环己酮生产废水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6 张良金;铁炭微电解处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实验研究和工程应用[D];重庆大学;2007年

7 庞翠翠;铁炭微电解填料板结过程的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2年

8 王栋;新型铁炭微电解材料的制备及对印染废水的处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9 孙聪俐;铁炭微电解预处理印染废水的试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

10 胡斌;铁炭微电解—生物组合工艺处理制药废水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气田压裂废水循环利用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43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4843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f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