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坳陷陆相脉冲式波动“二元”层序特征研究
本文关键词:川西坳陷陆相脉冲式波动“二元”层序特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陆相层系 脉冲式波动 层序二元结构 演化模式 压性盆地 川西坳陷
【摘要】:将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与压性盆地控制因素相结合,充分运用野外露头、钻井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对川西坳陷陆相层序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川西坳陷周缘山系的幕式逆冲挤压作用是控制川西前陆盆地层序地层及沉积充填样式的主导性因素,它是一个"应力长期缓慢积累、短期瞬时释放"的脉冲式波动过程。这种周期性的幕式逆冲挤压和松弛过程导致湖平面(或基准面)以及可容空间的变化呈现出周期性、脉冲式波动的"二元"突变特征。层序的低位体系域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等粗粒沉积体,而层序上部的湖侵—高位体系域则主要为半深湖的细粒沉积体,在垂向上构成了极好的三角洲相砂体与湖相泥岩广覆式间互的沉积充填特征,形成了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和圈闭条件。因此,在油气勘探中,层序底部的粗碎屑可以形成的岩性油气藏及构造—岩性油气藏是重要的勘探对象,同时,针对层序上部在湖盆边缘可能形成的岩性油气藏也应引起重视。
【作者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
【关键词】: 陆相层系 脉冲式波动 层序二元结构 演化模式 压性盆地 川西坳陷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川盆地碎屑岩层系大中型油气田形成规律与勘探方向(二期)”(2011ZX05002-004)资助
【分类号】:P618.13
【正文快照】: 前陆盆地中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其构造演化、物质充填、形成机制等均是地质学研究的热点,而压性盆地层序地层学也是目前层序地层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1-4]。近年来我国已先后在准噶尔、塔里木、川西等前陆盆地的油气勘探中取得了重要突破与进展[5]。但由于前陆盆地具有特殊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洪德,覃建雄,田景春,彭军,侯中健;右江盆地层序充填动力学初探[J];沉积学报;2000年02期
2 石万忠,陈开远;碎屑岩层序地层计算机模拟原理与方法[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2000年03期
3 刘鹏举,王成文,孙跃武;层序的成因及层序地层格架[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4 史晓颖;《中国层序地层研究》评介[J];中国图书评论;2002年10期
5 彭勇民,惠兰,谭富文,王全海;西藏层序地层研究进展[J];地球学报;2002年03期
6 覃建雄 ,陈洪德 ,田景春;层序成因动力学中的构造因素研究[J];古地理学报;2003年01期
7 钟广见,高红芳;中建南盆地新生代层序地层特征[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5年03期
8 赵宗举;潘文庆;张丽娟;邓胜徽;黄智斌;;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层序地层格架[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9年01期
9 韦沁;;《中国南方层序地层与古地理》出版[J];古地理学报;2009年05期
10 梅冥相;;长周期层序形成机制的探索:层序地层学进展之二[J];古地理学报;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金泉;梁西文;盛贤才;杨震武;李群;;中扬子区中新生代层序地层与盆-山转换关系研究[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2 张保民;陈孝红;程龙;;扬子地区志留纪层序地层特征[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姜在兴;鄢继华;张乐;;对层序地层和深水沉积研究的思考——地质/沉积可容空间转换对层序地层的修正[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刘辰生;郭建华;朱美衡;;塔中围斜区石炭系东河砂岩段成岩层序地层学[A];中国西部复杂油气藏地质与勘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增学;王明镇;余继峰;魏久传;房庆华;韩美莲;韩作振;杨锋杰;蒋汉朝;张锡麒;郭建斌;李守春;兰恒星;刘德勇;张德强;;山东及邻区含煤地层沉积、层序地层及煤聚积规律研究[A];2003年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汇编[C];2004年
6 王家豪;陈红汉;王华;赵忠新;严德天;;库车前陆盆地东北部古近系露头层序识别及成因分析[A];中国西部复杂油气藏地质与勘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尹福光;万方;陈明;;加里东期上扬子区前陆盆地演化过程中的层序地层特征[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8 郭荣坤;罗安银;;分数维在测井层序地层中的应用[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9 张冬玲;;准噶尔盆地层序地层及沉积储层学研究[A];第八届古地理学与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邓宏文;王红亮;王居峰;谢晓军;苏宗富;;层序地层构成与层序控砂、控藏的自相似特征——以三角洲-浊积扇体系为例[A];第八届古地理学与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吴岗;中国古地层探秘[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4年
2 李岩邋苏克峰;新理论带来西部勘探新突破[N];中国石化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广增;济阳坳陷义和庄凸起东部中生界层序、沉积特征及对构造活动的响应[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遇运良;层序地层自动划分与对比方法研究及其应用[D];吉林大学;2009年
3 关德师;松辽盆地下白垩统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4 操应长;济阳坳陷古近系层序地层及其成因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5 李本才;伊通地堑岔路河断陷古近系层序地层学研究及非构造圈闭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6 钟广法;巽他陆架晚新生代地震超覆层序与海平面变化研究[D];同济大学;2002年
7 赵忠新;焉耆盆地博湖坳陷侏罗系层序构成样式及对构造活动的响应[D];中国地质大学;2006年
8 黄耀华;奈曼旗凹陷九佛堂组沉积层序地层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9 马洪;松北宾县绥化地区中生界构造—层序解释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10 冀登武;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学与成岩动力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荣;刚果扇A区块中新统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刘浩冉;断陷湖盆迁移型层序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3 孔令琦;基于层序驱动的地震反演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4 薛学亚;碳酸盐岩层序地层模拟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5 张辉;博湖坳陷单井高精度层序地层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6 贾莉红;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孔店组层序地层学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7 郭海洋;和田探区下二叠统层序地层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8 孙利川;塔河南E区块沉积相与层序地层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9 黄众;North Carnarvon(北卡那封)盆地大陆边缘坳陷期三叠系层序构型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10 李金良;白音查干凹陷层序地层研究与有利区带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本文编号:5376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537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