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66块火烧油层预热点火技术实验研究与应用
本文关键词:杜66块火烧油层预热点火技术实验研究与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火烧油层 预热 点火技术 室内实验 现场应用
【摘要】:火烧油层是一种高效的稠油热采技术。点火技术是火烧油层技术较为关键的组成技术之一,点着火是成功实施火烧油层技术的首要环节。但是,传统的点火技术具有成本高、成功率低、效率差等缺陷,这一问题至今未得到完善解决,因此如何进行高效点火成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正是据此背景开展研究工作的。本文针对杜66块实际,对火烧油层技术的预热、点火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重点分析研究了制约点火成功的注气流量、预热温度及添加助燃剂等因素。通过一维燃烧管实验研究了如何提高点火效率的措施,研究了如何依据高效点火来改善火烧油层的开发效果,为杜66块及同类型油藏进行火烧油层开采提供了相当的理论依据。本文主要完成的研究工作如下:本文深入开展了杜66块地质特征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工作。通过对该区块的油藏以及原油物性数据进行详细整理与分析,并进行了大量的计算研究,发现该区块油藏的空气油比相对较小,其比值为1968Nm3/m3(一般情况下,常用的筛选标准规定此值应小于3500Nm3/m3),这一结果表明该区块适合于应用火烧油层采油技术。通过本文的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结果可知,应用油层预热点火技术并结合添加助燃剂技术可以顺利高效地完成点火过程。本文实验结果表明,在压力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油层预热温度越高,点火成功率越高,效果越好;但是从经济观点考虑,油层预热温度控制在210~250℃即可;将钼、钯系化合物作为助燃剂随蒸汽一起注入到燃烧管,能够有效的提高火烧油层点火效率,所以可初步认为火烧油层的有效助燃剂可选用钼、钯系化合物。通过将油层预热点火技术应用于辽河油田杜66块进行火烧油层采油现场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研究,发现应用本文提出的油层预热点火技术为重要内容的火烧油层采油技术能够提高原油采收率。此外,由于应用本文的油层预热点火技术进行现场试验时,在施工现场利用原蒸汽驱或蒸汽吞吐注汽装置,既可以完成注汽预热工作,又可以节省大量的采油投资(无需增添新设备),降低了生产成本。所以本文研究的预热点火技术更有实用价值。
【关键词】:火烧油层 预热 点火技术 室内实验 现场应用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E357.4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创新点摘要6-9
- 第一章 绪论9-18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9
- 1.2 国内外火烧油层采油技术研究现状研究9-17
- 1.2.1 火烧油层采油技术研究9-11
- 1.2.2 火烧油层物理模拟装置研究11-12
- 1.2.3 火烧油层物理模拟实验及理论研究12-17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17-18
- 第二章 杜66块地质构造特征18-25
- 2.1 构造形态模型18-21
- 2.1.1 构造形态及成因18-19
- 2.1.2 杜家台油层划分19-21
- 2.2 储层岩石学特征21-22
- 2.2.1 岩石结构及成熟度21
- 2.2.2 粘土矿物组成21-22
- 2.2.3 成岩作用22
- 2.3 油藏特征22-23
- 2.3.1 原油性质及热采后的变化22
- 2.3.2 注入水、自采水性质22-23
- 2.3.3 油层温度、压力23
- 2.4 储层岩石、流体的高温热物性特征23-24
- 2.4.1 比热容23
- 2.4.2 热导率23
- 2.4.3 热扩散率23-24
- 2.4.4 热膨胀系数24
- 2.5 储量评价24
- 本章小结24-25
- 第三章 火烧油层预热点火技术室内实验研究25-45
- 3.1 实验方案的制定25
- 3.2 实验装置25-27
- 3.3 实验过程27-28
- 3.4 实验结果及分析28-44
- 3.4.1 注气流量的影响结果与分析28-32
- 3.4.2 预热温度的影响结果及分析32-36
- 3.4.3 助燃剂对点火的影响结果与分析36-40
- 3.4.4 火烧油层实验燃烧带划分40-41
- 3.4.5 气体组分变化结果与分析41
- 3.4.6 原油物理化学性质变化结果与分析41-44
- 本章小结44-45
- 第四章 火烧油层采油现场试验与分析45-59
- 4.1 杜66块火烧油层适应性研究45-49
- 4.1.1 火烧油层层系适应性研究45-46
- 4.1.2 地质因素适应性研究46-47
- 4.1.3 注采井研究47-48
- 4.1.4 井网井距研究48-49
- 4.2 杜66块火烧油层现场试验研究49-52
- 4.2.1 点火方式研究49-50
- 4.2.2 火烧油层检测技术研究50-51
- 4.2.3 杜66块现场实施方案设计与试验51-52
- 4.3 杜66块火烧油层现场采油效果预测研究52-54
- 4.4 杜66块火烧油层现场试验结果分析54-57
- 本章小结57-59
- 结论59-60
- 参考文献60-63
- 攻读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63-64
- 致谢64-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子昊;李治平;赵志花;;火烧油层采油技术的应用前景探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07期
2 郑水平;程海清;;辽河火烧油层技术达到国际水平[J];国外测井技术;2009年06期
3 罗嚹潭;;火烧油层的技术设计[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3年02期
4 陈淦,岳新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火烧油层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J];新疆石油地质;1995年04期
5 ;印度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火烧油层取得进展[J];国外油田工程;1999年10期
6 张毅,谢志勤,王弥康,房爱兵;预测火烧油层开发参数的工程计算法[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1年01期
7 刘宝新,张辉;火烧油层工艺中油层热物性参数的一种估计方法[J];能源研究与利用;2002年05期
8 陈新民,李淑兰,李友平,蔡文斌,谢志勤;火烧油层点火参数计算模型的建立与应用[J];石油机械;2004年06期
9 关文龙,王世虎,蔡文斌,谢志勤,曹钧合;新型火烧油层物理模型的研制与应用[J];石油仪器;2005年04期
10 赵东伟,蒋海岩,张琪;火烧油层干式燃烧物理模拟研究[J];石油钻采工艺;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宇;;套保油田火烧油层技术可行性的初步评价方法及结论[A];“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吉林省第三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2 蒋海岩;赵东伟;张琪;袁士宝;蔡文斌;;辽河油田欢127块火烧油层可行性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焦念友;火烧油层预测与评价技术通过鉴定[N];中国化工报;2010年
2 特约记者 郑水平 通讯员 程海清;辽河火烧油层技术达到国际水平[N];中国石油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克明;火烧油层采油技术基础研究及其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2 刘其成;火烧油层室内实验及驱油机理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孔庚;油层砂石孔隙内原油燃烧的模拟与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许鑫;火烧油层原油氧化反应室内实验及其机理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3 陈天然;杜66区块火烧油层点火参数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4 韩冠永;杜66块火烧油层预热点火技术实验研究与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5 田相雷;火烧油层火线位置判断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6 王国库;火烧油层热力采油过程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7 耿志刚;火烧油层采油化学机理及其改善方法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8 朱海峰;稠油油藏火驱状态监测及动态调整[D];西安石油大学;2014年
9 郭宁;曙光油田杜66块火烧油层地质特征及开发模式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487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548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