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藏采收率影响因素权重分析
本文关键词:气藏采收率影响因素权重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气藏 采收率 影响因素 数值模拟 灰色关联度
【摘要】:标定气藏采收率对估算气田的开发效益及产能建设规模具有重要意义,而确定影响气藏采收率的因素是准确计算气藏采收率的基础。本文在确定八种主要影响因素(渗透率、废弃井底压力、地层压力系数、打开程度、采气速度、水体大小、垂直水平渗透率比值、含水饱和度)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各因素对采收率的影响,运用灰色斜率关联度改进模型进行权重排序,并对八种气藏采收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八种影响因素的权重排序为:渗透率、废弃井底压力、地层压力系数、打开程度、采气速度、水体大小、垂直水平渗透率比值、含水饱和度。气藏采收率影响因素权重分析为提高采收率和气藏高效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单位】: 西安石油大学;
【关键词】: 气藏 采收率 影响因素 数值模拟 灰色关联度
【分类号】:TE377
【正文快照】: 对于一个新的气藏,在估算其开发效益及产能建设规模时,气藏采收率将作为重要指导依据。因此,研究采收率影响因素对气田的开发经营有着重要的意义。据前人的研究,影响气藏采收率的因素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地质特征因素,主要包括渗透率、有效厚度、储层非均质性等;另一类是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元千;;确定定容气藏递减类型的新方法[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4年03期
2 何生厚;;复杂气藏勘探开发技术难题及对策思考[J];天然气工业;2007年01期
3 尹太举;张昌民;朱贻翔;田昌炳;淡卫东;;低效气藏成因层次剖析[J];天然气工业;2007年03期
4 李金霞;刘野;郑起君;边庆伟;;气藏分类指标体系的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12期
5 秦福德;王照勇;高秀敏;边庆伟;;国内气藏分类及其开发特点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14期
6 姜必武;石道涵;;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砂岩气藏压裂模型的建立[J];天然气工业;2009年04期
7 王红娟;诸林;郑蓉;;高含硫气藏硫沉积防治措施进展[J];天然气与石油;2012年03期
8 刘运忠;刘二本;刘凯;曲俊耀;;单井压降储量累计法计算气藏储量[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1年06期
9 张万选;;论油、气藏的分类及中国油、气藏的主要类型[J];石油学报;1981年03期
10 李允;郎兆新;;邓井关嘉三气藏参数识别[J];天然气工业;198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正祥;;流体包裹体信息在远源气藏研究中的作用[A];全国包裹体及地质流体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2年
2 裴润有;宋向华;蒲春生;;低渗低压气藏地层损害及保护方法[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李相臣;康毅力;;负压条件下煤岩气藏裂缝宽度变化趋势研究[A];2008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罗瑞兰;程林松;彭建春;;深层气藏储层变形特征及其机理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5 李相臣;康毅力;;煤岩气藏多分支水平井钻采过程储层破坏预测研究[A];2008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西南油气分公司探明新场须家河二段千亿方大型整装气藏[A];2009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9年
7 李文英;李伟;;中坝气田须二气藏水处理跟踪监测分析[A];四川省第十次环境监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杨晓勇;;我国无机CO_2气藏研究和发展现状[A];加强地质工作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2007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刘宝明;夏斌;李绪宣;张敏强;陈振宏;;中国东部及南海西部陆缘CO_2气藏形成机理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10 渠广学;;A气藏三维地震属性应用探讨[A];第五次东海石油地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冰洁 杨君;像呵护生命一样呵护气藏[N];中国石化报;2005年
2 赵则阳邋李军;气藏挖潜效果显著[N];中国石化报;2007年
3 罗兴平 陈明泉 邹水平 石磊;破译致密气藏[N];中国石化报;2000年
4 周泽山;中国石油打造高含硫气藏开采科研平台[N];中国矿业报;2011年
5 记者 周泽山;中国石油打造高含硫气藏科研平台[N];中国石油报;2011年
6 长江大学地球化学系教授 郑晓萌;破解中外低效气藏成因之谜[N];中国石化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马献珍 通讯员 胡晨琛 时勇;转弯抹角追捕低渗油气藏[N];中国石化报;2014年
8 龚畅;高含硫气藏的开发[N];中国石油报;2002年
9 记者 张学斌;保护与改造并重 气藏空间更宽敞[N];中国石化报;2010年
10 记者李东 特约记者高向东 唐浩;塔里木油田气藏开采步入可持续轨道[N];中国石油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达林;高温高压气藏深井测试合理工作参数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2年
2 阳仿勇;变形介质气藏流固耦合渗流理论及应用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3 罗瑞兰;深层气藏介质变形渗流机理及气藏工程应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06年
4 宋艳波;低渗气藏岩石变形渗流机理及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5 聂永生;阿姆河右岸区块断裂特征、构造演化与气藏分布关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6 胡允栋;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油气储量分类与评估方法[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进;微尺度模型气体流动机理[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5年
2 周培明;济阳坳陷C-P煤系原生气藏成藏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孙亮;新场须五气藏地层产水特征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4 刘佳;王府—德惠断陷低压气藏改造工艺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5 张泽芳;英台气藏产能评价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6 李刚;长深地区气藏保护技术完善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7 黄钢;涩北多层气藏生产动态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8 白宁;延长油区延131-延319井区山西组沉积微相与储层地质特征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9 张娜;宾县王府凹陷城深2井区泉一段气藏特征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10 韩思杰;济阳坳陷C-P煤系叠合型气藏成藏动力学过程及有利区预测[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5526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552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