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普图马约盆地稠油特征及成因分析
本文关键词:哥伦比亚普图马约盆地稠油特征及成因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哥伦比亚 普图马约盆地 稠油特征 生物标志物 稠油成因
【摘要】:哥伦比亚普图马约盆地稠油主要分布在盆地东北部,原油为高密度、高黏度、高胶质及高沥青质的稠油。根据普图马约盆地烃源岩特征、原油物性分布、地球化学指标和地层水水型,结合区域地质条件,探讨了该盆地东北部稠油的基本特征和成因模式。研究认为,普图马约盆地稠油的形成属于次生成因,成熟原油在长距离运聚过程中发生生物降解作用,晚期安迪斯构造运动,原生油藏被严重破坏,地层水下渗,油藏遭受水洗和氧化等次生作用进一步发生稠化。
【作者单位】: 中化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
【关键词】: 哥伦比亚 普图马约盆地 稠油特征 生物标志物 稠油成因
【分类号】:P618.13
【正文快照】: 普图马约盆地作为次安第斯山前的弧后前陆盆地受控于安第斯造山带的区域构造运动。普图马约盆地位于哥伦比亚的西南部。北部Vaupes和Macarena隆起与雅诺斯盆地分割。西部东科迪勒拉山,Garzon地块隆升后将上马格达雷纳盆地与普图马约盆地分开。南部与厄瓜多尔境内的奥连特盆地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宝兴;;甘肃酒泉西部花海子盆地的水文地岅条件及对今后水文地岅勘探的意见[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59年06期
2 王珏;赵昭f;;福州盆地的形成与演变[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3期
3 Brian Taylor;Dennis E.Hayes;杨广泰;李小克;;中国南海盆地的成因和历史[J];海洋地质译丛;1984年05期
4 王永田;甘肃西部敦煌第四纪盆地研究[J];甘肃地质;1990年00期
5 王禹;;试论淄博盆地水文地质条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58年02期
6 翁文波;;油气盆地的早期评价[J];石油学报;1981年01期
7 王连进,叶加仁;残余盆地特征及研究方法[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0年03期
8 瞿伟;张勤;王庆良;李振洪;;渭河盆地现今地壳水平形变特征及区域构造活动性[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1年07期
9 高红湘;;湖南茶陵盆地“红层”的划分[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5年02期
10 李长安;河北矾山盆地第四纪活动构造分析[J];内陆地震;199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卫平生;李相博;陈启林;完颜容;林卫东;魏东涛;马玉虎;吴梁宇;;西北地区中小盆地石油地质条件的特殊性[A];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建院20周年论文专集[C];2005年
2 张福东;田世澄;;从新的勘探理念寻求楚雄盆地的油气勘探突破——试论楚雄盆地的深盆气勘探前景[A];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地学哲学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会议代表论文集[C];2005年
3 王利;张黎;;银川盆地地热地质特征[A];中国西部地热资源开发战略研究论文集[C];2001年
4 朱守彪;;华北盆地强震孕育的动力学机制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易明初;;昆仑山垭口盆地第四纪构造运动[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5)[C];198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戴亦军;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重磁特征及其在地质构造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2 赵海滨;滇西兰坪盆地中北部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特征及地质条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3 刘殿秘;松辽盆地及其周围典型盆地部分地球物理特征[D];吉林大学;2008年
4 郭晋燕;吉兰泰沙漠盆地地下水环境特征及高氟区饮用水安全风险控制[D];长安大学;2014年
5 程波;青藏高原共和盆地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植被和环境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6 魏婷婷;青海共和盆地荒漠化评价与景观动态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敏;鄂尔多斯盆地基底构造重磁解释[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姜斌;鄂尔多斯盆地北缘大佘太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微相及其沉积环境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郑浩夫;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张夏组和三山子组储层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4 杨永鹏;呼包盆地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王建龙;地震动盆地放大效应与盆地深度关系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5年
6 李敏;孙吴—嘉荫盆地形成的地球动力学环境及其对成矿作用的制约[D];吉林大学;2012年
7 李健;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纸坊组沉积构造特征及生烃潜力分析[D];西北大学;2013年
8 卢龙飞;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三叠系延长统沉积——成岩特征及有利区块预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兰州地质研究所);2004年
9 张彦军;巴伊盆地地表水资源评价[D];新疆农业大学;2013年
10 周佃刚;贺兰山—银川盆地上地壳电性结构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536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553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