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东区流三段物源分析及其对储层物性的控制
本文关键词: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东区流三段物源分析及其对储层物性的控制
【摘要】: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东区流三段储层厚度大、物性较差,其储层及其物性展布和物源密切相关。以沉积学、构造地质学为理论指导,利用分析化验资料、钻测井资料和地震资料,从古地貌、岩性特征、古水流方向、岩石成分成熟度、重矿分析和地震反射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明确了研究区流三段物源来自北东方向。同时还发现物源对研究区粗粒度扇三角洲储层物性起到了很大的控制作用:近物源端储层杂基含量高,分选磨圆差,储层物性差;远物源端储层杂基含量低,分选磨圆较好,储层物性较好;最远端储层粒度较细,泥质含量高,物性较差,因此远物源端是研究区的"甜点"发育区。
【作者单位】: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关键词】: 物源 流三段 乌石凹陷 储层物性 综合分析
【基金】: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十二五”重大专项“南海西部海域典型低孔低渗油气藏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及实践”(CNOOCKJ125ZDXM07LTD02ZJ11)
【分类号】:P618.13
【正文快照】: 及其对储层物性的控制曾小明,张辉,邹明生,于佳,莫冯阳,陈晓武(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广东湛江524057)物源分析是进行地质研究的基础,砂体平面展布和储层预测对沉积相研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物源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确定物源区位置和性质、分析沉积物搬运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咣凯;北部湾钻获高产油气井[J];海洋地质动态;1996年01期
2 陈亮,甘华军,祝春荣,田继军;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沉降史研究[J];新疆石油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 康西栋,李思田,李雨梁,胡忠良;北部湾盆地地温异常影响因素探讨[J];地质科技情报;1993年04期
4 邵磊,朱伟林,吴国tD,赵泉鸿;珠江口及北部湾盆地泥岩地球化学特点[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5期
5 包建平;刘玉瑞;朱翠山;倪春华;;北部湾盆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类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7年02期
6 彭善环;南海北部湾盆地自营勘探新突破[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8年03期
7 张启明,苏厚熙;北部湾盆地石油地质[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89年03期
8 林自强;;中美南海北部湾盆地太阳物探协议区技术交流会在湛江召开[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89年01期
9 刘明全;北部湾盆地天然气成藏系统构想[J];中国海上油气;2004年02期
10 李春荣;张功成;梁建设;赵志刚;徐建永;;北部湾盆地断裂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J];石油学报;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恩涛;王华;廖远涛;林正良;李媛;马庆林;;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构造转换带对层序及沉积体系的控制[A];“地球·资源”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吴浩若;;北部湾周缘沉积地质对盆地油气勘探的启示[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3 刘伯泉;;海南石化能源资源与结构分析[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庆辉;北部湾“栽”下采油树[N];中国石化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冯海波;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庆焕扎根地质 探洋寻宝[N];广东科技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恩涛;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构造热事件与油气富集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晓唐;北部湾盆地中南部迈陈凹陷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前景[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6年
2 贺佩;油气资源评价统计法在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的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3 陈圆;广西北部湾海洋油污染影响与应急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877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587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