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黔西松河井田煤储层孔隙特征及对渗透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7-29 07:18

  本文关键词:黔西松河井田煤储层孔隙特征及对渗透性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松河井田 煤储层 孔隙结构 渗透性 分形特征 煤层气


【摘要】:通过采集黔西松河井田1口典型钻孔的8件煤样,借助压汞试验和试井渗透率数据,研究了多煤层发育条件下的煤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孔隙体积分形特征,探索了孔隙结构参数与渗透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煤储层微孔、小孔、中孔和大孔占总孔容的平均比例分别为30%、36%、17%和17%,孔径配置合理,各孔径段孔隙连通性较好,孔容在0.020 8~0.037 2 cm3/g,孔隙度在3.35%~5.16%;孔隙参数垂向发育差异大,1号煤和24号煤具备单层独立开发的孔隙条件;各煤层孔隙体积分形下限存在差异,分形下限与试井渗透率呈很好的负相关性,孔容和孔隙度与试井渗透率有一定的正相关性。
【作者单位】: 贵州省煤层气页岩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松河井田 煤储层 孔隙结构 渗透性 分形特征 煤层气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04162) 贵州省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黔科合重大专项字[2014]6002号)
【分类号】:P618.11;TE31
【正文快照】: 0引言松河井田位于黔西六盘水煤田西南部,属贵州薄-中厚煤层群发育的典型地区之一,区域构造以隔档式褶皱为主,具有煤层数量多、单层厚度薄、瓦斯含量高、资源丰度高等特点,煤层气资源开发潜力大[1-2]。煤储层具有由孔隙、裂隙组成的“双重孔隙”结构,煤储层孔-裂隙是煤层气吸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连承波,李汉林;地应力对煤储层渗透性影响的机理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年02期

2 刘大锰;李俊乾;;我国煤层气分布赋存主控地质因素与富集模式[J];煤炭科学技术;2014年06期

3 傅雪海;邢雪;刘爱华;范炳恒;周荣福;;华北地区各类煤储层孔隙、吸附特征及试井成果分析[J];天然气工业;2011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文;潘保芝;李舟波;夏志林;龚劲松;徐卫良;;基于等温吸附线的煤层气储层的测井评价技术[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0年04期

2 连承波;钟建华;赵永军;蔡福龙;张军涛;;基于试井资料分析的煤储层渗透率定量预测模型[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3 聂海宽;张金川;马晓彬;边瑞康;;页岩等温吸附气含量负吸附现象初探[J];地学前缘;2013年06期

4 徐宏杰;桑树勋;易同生;赵霞;刘会虎;李林;;黔西地区煤层埋深与地应力对其渗透性控制机制[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4年11期

5 周婷;张平松;肖玉林;郭立全;;利用钻孔测井复合参数综合评价煤层含气量[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4年06期

6 张文静;琚宜文;卫明明;王国昌;;不同变质变形煤储层吸附/解吸特征及机理研究进展[J];地学前缘;2015年02期

7 倪小明;张崇崇;王延斌;王向浩;;单相水流阶段煤层气井裂隙水运移的临界裂隙尺寸数学模型[J];工程力学;2015年04期

8 任平;;基于试井结果的煤层气资源开发潜力评价——以贵州某矿区为例[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年20期

9 宋彦琦;郝亮钧;李名;;煤层气开采中玻璃钢套管强度与变形量的计算[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8期

10 王好龙;张亚南;赵帅;李朋针;;平顶山矿区瓦斯分布规律及预测模型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姚征;袁远;王孝亮;熊先钺;王安民;;煤储层水力压裂中压力参数的影响因素分析[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永东;沁水盆地南部煤储层参数及其对煤层气井产能的控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2 屈争辉;构造煤结构及其对瓦斯特性的控制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3 吴群;延川南煤储层地应力条件及其对煤层气产能的影响[D];西北大学;2012年

4 袁文峰;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排采预警参数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5 祁雪梅;煤层气储层地震属性响应特征及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6 鲍园;生物成因煤层气定量判识及其成藏效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7 路桂英;井下煤层气抽采钻井松散段随钻注浆护壁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8 李波波;不同开采条件下煤岩损伤演化与煤层瓦斯渗透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9 熊先钺;韩城区块煤层气连续排采主控因素及控制措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10 蓝强;煤储层应力敏感性及产能预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高峰;不同煤阶煤储层物性特征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3年

2 王晓华;天然气复合吸附剂制备、储罐结构设计与实验[D];集美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鲜;廖冲;叶玉娟;窦莲;;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富集的影响[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2 司淑平,马建民,胡德西;煤系地层陷落柱成因机理与分布规律研究[J];断块油气田;2001年02期

3 张同兴,闫东育,马建民,朱伟厚,高明玉;煤系地层陷落柱特征与煤层气分布浅析[J];断块油气田;2003年01期

4 姚艳斌;刘大锰;汤达祯;唐书恒;黄文辉;胡宝林;车遥;;平顶山煤田煤储层物性特征与煤层气有利区预测[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5 甘华军;王华;严德天;;高、低煤阶煤层气富集主控因素的差异性分析[J];地质科技情报;2010年01期

6 王生维,陈钟惠;煤储层孔隙、裂隙系统研究进展[J];地质科技情报;1995年01期

7 周创兵,熊文林;地应力对裂隙岩体渗透特性的影响[J];地震学报;1997年02期

8 ;A Comprehensive Model for Evaluating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s in China[J];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2008年06期

9 何伟钢,唐书恒,谢晓东;地应力对煤层渗透性的影响[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10 方爱民,侯泉林,雷家锦,李继亮,杨陆武,胡爱梅;煤变质作用对煤层气赋存和富集的控制——以沁水盆地为例[J];高校地质学报;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富,雷崇利;潞安矿区煤储层压力低的原因分析[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2年04期

2 钟玲文;中国煤储层压力特征[J];天然气工业;2003年05期

3 霍永忠;煤储层的气体解吸特性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4年05期

4 张晓东,秦勇,桑树勋;煤储层吸附特征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煤田地质;2005年01期

5 余维初;蒋光忠;汪伟英;胡三清;邹来方;田中兰;杨恒林;;多功能煤储层钻井液动态污染评价系统[J];钻井液与完井液;2011年04期

6 李俊乾;刘大锰;姚艳斌;王磊;郭晓茜;;基于无量纲裂缝导流能力的煤储层压裂效果分析[J];高校地质学报;2012年03期

7 孟召平,彭苏萍,白清昭,靳秀良,张培河;焦作矿区二_1煤储层特征评价[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8 李佩;杨秀春;王琳琳;刘杰刚;张坤鹏;;临汾区块煤储层裂隙发育评价方法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4年S1期

9 唐书恒;煤储层渗透性影响因素探讨[J];中国煤田地质;2001年01期

10 胡宝林,宋晓梅,车遥,吴文金;安徽宿东矿区煤体构造破坏对煤储层特征的影响[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可新;潘树仁;吴加和;傅雪海;;中国褐煤储层的力学特征[A];第七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2年

2 柳迎红;杨凯雷;廖夏;;煤储层吸附能力影响因素研究[A];2013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郝守玲;钱菊华;薛诗桂;;煤储层物理模型设计影响因素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4 曾家瑶;吴财芳;;黔西-滇东地区煤储层渗透性特征及其地质控制因素研究[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彭金宁;傅雪海;;铁法矿区煤储层裂隙系统评价与渗透率预测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中国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2005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张素新;肖红艳;;煤储层中微孔隙和微裂隙的扫描电镜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0年

7 姚征;袁远;王孝亮;熊先钺;王安民;;煤储层水力压裂中压力参数的影响因素分析[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8 雷益龙;;焦坪矿区下石节煤矿JPC-01井煤储层基本参数分析[A];瓦斯地质基础与应用研究[C];2011年

9 吴见;叶建平;马银起;徐文军;胡滨;李鸿飞;房超;;准噶尔盆地南缘煤储层特征及有利目标区分析[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张金波;吴财芳;;恩洪矿区煤储层特征、含气特征及勘探开发建议[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吴群;延川南煤储层地应力条件及其对煤层气产能的影响[D];西北大学;2012年

2 钱进;含裂隙煤储层地震数值模拟与反演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3 蔚远江;准噶尔盆地低煤级煤储层及煤层气成藏初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4 刘长江;CO_2地质储存煤储层结构演化与元素迁移的模拟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5 雷能忠;芦岭井田煤储层属性预测与随机建模[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6 张松航;煤储层气体运移特征和CO_2-ECBM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颜志丰;山西晋城地区煤岩力学性质及煤储层压裂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8 王琳琳;煤储层节理发育非均质性评价的构造动力学方法及其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9 张时音;煤储层固—液—气相间作用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新秀;中高阶煤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2 孙红明;阜康矿区煤储层水溶气含量模拟与水文地质控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周为喜;基于角点网格的煤储层三维建模研究与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梁冲冲;黔西珠藏向斜主要煤储层临界解吸压力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5 王有坤;贵州松河龙潭煤系非常规天然气储层强化机理与工艺[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6 谢亚妮;粗糙集理论及其在煤储层渗透性预测中的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7 陈富勇;芦岭矿特厚构造煤储层特征及抽取性评价[D];安徽理工大学;2005年

8 许春花;沁水盆地和顺区块高煤阶煤储层及可采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朋针;煤储层开发数据管理与模拟系统设计与实现[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10 邵长奎;煤储层开发三相态含气量动态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879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5879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8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