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浅层水配制压裂液的性能与应用
本文关键词:沙漠浅层水配制压裂液的性能与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浅层水 矿化度 压裂液 凝胶稳定剂 高温 碳酸盐岩 酸压
【摘要】:塔中碳酸盐岩气田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酸化压裂配液用水是影响改造作业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塔中沙漠浅层水水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研发高效凝胶稳定剂,提出了使用沙漠浅层水配制压裂液技术。塔中沙漠浅层水矿化度1100-2780mg/L,高含Ca~(2+)、Mg~(2+)等离子,Ca~(2+)、Mg~(2+)与OH~-生成沉淀无法提供瓜尔胶压裂液的碱性交联环境,室内实验优选了一种凝胶稳定剂,通过络合有效稳定高浓度Ca~(2+)、Mg~(2+)离子,使瓜尔胶压裂液体系性能稳定。浅层水配制的压裂液耐温120℃,170s~(-1)剪切120min后粘度大于200m Pa·s,流变性能基本稳定。从现场应用效果和返排结果看,该凝胶稳定剂处理后的浅层水配制的压裂液性能满足酸压改造工艺要求,破胶液粘度小于6m Pa·s,对地层伤害小。用浅层水配压裂液技术使单井酸化压裂施工周期缩短2-3天,并节省大量的运输费用,同时,有效缓解沙漠运输困难的难题。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石油油气藏改造重点实验室;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浅层水 矿化度 压裂液 凝胶稳定剂 高温 碳酸盐岩 酸压
【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塔里木油田勘探开发关键技术”(2010E-2109)资助
【分类号】:TE357.12
【正文快照】: 塔里木油田塔中浅层水矿化度高,以往酸化压裂需要从300公里外拉生活用水配液,单井施工备水需要2-3天的时间,备水周期长严重制约了勘探生产进度;同时,运输费用高,大幅增加压裂酸化作业成本。室内分析浅层水特征,优选一种能够在强碱性、高温环境下络合高浓度Ca2+、Mg2+离子的液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永辉;李永平;程兴生;周福建;车明光;张福祥;彭建新;杨向同;;高温深层碳酸盐岩储层酸化压裂改造技术[J];石油学报;2012年S2期
2 丁云宏;程兴生;王永辉;张福祥;彭建新;;深井超深井碳酸盐岩储层深度改造技术——以塔里木油田为例[J];天然气工业;2009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车明光;徐敏杰;谢宇;朱绕云;谢娟;;沙漠浅层水配制压裂液的性能与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2016年S1期
2 琚岩;范坤宇;赵崴;谢恩;徐秋云;张文;;基于地应力特征的水平井井眼轨迹与分段压裂优化技术——以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碳酸盐岩储集层为例[J];新疆石油地质;2016年05期
3 李勇明;廖毅;彭t@;王琰琛;;非均质碳酸盐岩水平井酸化数值模拟与分析[J];油气藏评价与开发;2016年04期
4 王道成;张燕;赵万伟;向超;原励;龙顺敏;孙川;王川;刘友权;石晓松;;四川盆地震旦系储层改造液体选择技术研究[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16年03期
5 潘先念;;高温深层碳酸盐岩储层酸化压裂改造技术浅议[J];石化技术;2016年03期
6 季晓红;黄梦云;单锋;周锦明;张浩;张金柏;;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超埋深碳酸盐岩凝析气田水平井储层分段酸压改造应用实践及认识[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5年S2期
7 郭建春;庄园;刘超;;考虑非达西效应的酸蚀裂缝流场数值模拟[J];岩土力学;2015年11期
8 战风涛;杨震;吕志凤;胡以朋;潘原;陈彦飞;肖常林;张婷;;高效缓蚀性氯化苄基喹啉衍生物制备与表征[J];石油学报;2015年09期
9 冯浦涌;王宗圣;崔波;荣新明;葛际江;张贵才;;碳酸盐岩油藏乳状液暂堵及暂堵后酸化实验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5年14期
10 刘伟;刘佳;刘飞;王斌;李年银;罗志锋;;高钙质致密油酸岩反应动力学参数试验研究[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15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锋;王新海;刘洪;;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井钻遇溶洞试井的解释模型[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11年03期
2 常宝华;刘华勋;熊伟;高树生;刘玉祥;;大尺度多洞缝型油藏试井分析方法[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1年04期
3 张福祥;王本成;费玉田;霍进;陈伦俊;;两区复合油藏二次梯度非线性渗流模型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4 张福祥;陈方方;彭建新;贾永禄;雷胜林;杨向同;杨建军;;井打在大尺度溶洞内的缝洞型油藏试井模型[J];石油学报;2009年06期
5 蔡明金;贾永禄;陈得寿;张福祥;彭建新;;三重介质油藏垂直裂缝井产量递减曲线[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6 丁云宏;程兴生;王永辉;张福祥;彭建新;;深井超深井碳酸盐岩储层深度改造技术——以塔里木油田为例[J];天然气工业;2009年09期
7 杜箫笙;杨正明;程倩;李树铁;;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试井分析[J];油气井测试;2009年04期
8 叶登胜;任勇;管彬;尹丛彬;;塔里木盆地异常高温高压井储层改造难点及对策[J];天然气工业;2009年03期
9 蔡明金;贾永禄;王永恒;白宇;聂仁仕;;低渗透双重介质油藏垂直裂缝井压力动态分析[J];石油学报;2008年05期
10 陈方方;贾永禄;;三孔双孔介质径向复合油藏模型与试井曲线[J];油气井测试;2008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馥,王安培,李凤霞,李兴应;国外清洁压裂液的研究进展[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2 张舒;一种高性能压裂液[J];断块油气田;2003年04期
3 杨衍东;胡永全;赵金洲;;压裂液的环保问题初探[J];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04期
4 张荣明;林士英;李柏林;;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液的研究应用现状分析[J];河南石油;2006年03期
5 刘富;;低渗透油藏压裂液研究与应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孙彦波;赵贤俊;于克利;王满学;;清洁压裂液及其在大庆油田的应用[J];化学工程师;2007年07期
7 舒玉华;陈作;卢拥军;杨艳丽;;低分子有机醇对泡沫压裂液性能的影响[J];天然气技术;2007年04期
8 徐非凡;李景群;马玉峰;张和开;高红萍;;低分子环保型压裂液技术的开发及应用[J];油气田环境保护;2008年01期
9 谭明文;何兴贵;张绍彬;李晖;龙学;郭淑芬;黄霞;;泡沫压裂液研究进展[J];钻采工艺;2008年05期
10 梁文利;赵林;辛素云;;压裂液技术研究新进展[J];断块油气田;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波;李进升;卢拥军;江体乾;;黏弹性胶束压裂液形成动力学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2 王丽伟;卢拥军;单文文;张汝生;;低分子瓜尔胶压裂液的流变特性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3 张春水;;清洁压裂液的研究[A];创新驱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吉林省第七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4 匡顺亮;程百祥;黄丽敏;;压裂液快速返排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A];“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吉林省第三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5 陈德飞;康毅力;李相臣;;压裂液对煤岩气体解吸能力的影响[A];2013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金雷平;卢拥军;方波;邱晓慧;明华;翟文;田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粘弹性清洁压裂液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4分会:流变学[C];2014年
7 ;超出你的想象 下一代新型压裂液技术[A];油气藏改造压裂酸化技术研讨会会刊[C];2014年
8 刘萍;管保山;梁利;姜伟;;利用煤层气采出水配制表面活性剂压裂液的研究与应用[A];2013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庚勐;孙粉锦;李贵中;刘萍;梁丽;李林地;;压裂液对煤层气解吸附伤害机理研究[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李曙光;李晓明;孙晗森;吴雪飞;吕爱霞;;新型煤层气藏压裂液研究[A];2008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明辉 张再华;新型香豆胶压裂液在杭锦旗工区应用成功[N];中国石化报;2012年
2 李铭 汪义发;低分子环保型压裂液的应用及推广[N];中国石油报;2006年
3 记者 师啸;低聚物压裂液将成为吐哈低产区块的“解药”[N];中国石油报;2008年
4 记者 王志田邋通讯员 王涛;大庆油田实现压裂液现场快速检测[N];中国石油报;2008年
5 特约记者 李铭 通讯员 廖乐军;新型压裂液亮相长庆油田[N];中国石油报;2011年
6 通讯员 石华强 马占国;超低浓度压裂液长庆首试告捷[N];中国石油报;2011年
7 记者 孙书博;新型表活剂压裂液首试成功[N];中国化工报;2012年
8 记者 谷学涛 通讯员 马托 黄超;川庆钻探新型表活剂压裂液首试成功[N];中国石油报;2012年
9 马军;卫285井应用清洁压裂液技术获成功[N];中国石化报;2007年
10 任厚毅;应用二氧化碳助排技术有效提高压裂液返排率[N];中国石化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熊湘华;低压低渗透油气田的低伤害压裂液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3年
2 肖丹凤;低损害新型多侧基植物胶压裂液开发及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0年
3 张兴福;表面活性剂酸性压裂液的研究与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4 李曙光;表面活性剂压裂液机理、压裂设计及评估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玺莹;油田剩余压裂液处理工艺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2 陈星晨;车载式压裂液快速实时配置系统设计及应用技术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3 周逸凝;研发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可逆物理交联清洁压裂液[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4 冯文勇;阴离子清洁压裂液室内研究及现场应用[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5 曲建麟;致密碎屑岩中压裂液滤失模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6 贺娜;羧甲基瓜尔胶酸性压裂液在延长油田长10储层的应用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7 何静;延长子北油田长2油藏清洁压裂液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8 宁雅倩;纳米颗粒改性清洁压裂液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及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9 高遵美;浅层油气藏清洁压裂液破胶方法与再利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10 申金伟;阜东超低渗储层压裂液适应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本文编号:5911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591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