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特征评价——以中国吐哈盆地为例

发布时间:2017-07-31 10:30

  本文关键词: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特征评价——以中国吐哈盆地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吐哈盆地 水西沟群 致密砂岩 微观孔隙结构 控制因素


【摘要】:致密砂岩微观孔隙特征评价是致密油气地质评价的核心研究工作。基于恒速压汞、铸体薄片、X-射线衍射等测试分析,对吐哈盆地水西沟群致密砂岩开展微观孔隙特征评价工作。研究表明:靶区致密储层岩石类型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不稳定矿物含量高是导致微观孔隙结构复杂的主要原因;致密储层的物性与矿物组成有密切关系,石英由于其脆性而易形成微裂缝,对储层的渗透率贡献明显,对孔隙度影响不大;黏土矿物由于其可塑性及遇水膨胀的特性,对孔隙度和渗透率影响明显,均呈负相关;长石由于其不稳定性,在溶蚀作用下形成高岭石,但在致密储层复杂孔喉体系的背景下,流体的迂回程度高,造成高岭石多在原地沉淀,堵塞孔隙和喉道,与孔渗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基于毛管压力曲线,可把致密储层的孔喉结构划为3类,分别为粗喉道所控制的高孔区、中喉道控制的中孔区和细喉道控制的低孔区;同常规储层相比,致密储层具有排替压力高、进汞饱和度低、喉道半径小、孔喉比高、结构系数高等特点。该评价方法和思路,为吐哈盆地,乃至我国其他盆地的致密油气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非常规油气与新能源研究院;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吐哈盆地 水西沟群 致密砂岩 微观孔隙结构 控制因素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302103;41330313;41672125) 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编号:2014D-5006-010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联合资助
【分类号】:TE31;P618.13
【正文快照】: [J].Natural Gas Geoscience,2016,27(10):1828-1836.[王伟明,卢双舫,李杰,等.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特征评价——以中国吐哈盆地为例[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6,27(10):1828-1836.]0引言致密油气指致密储层中无自然产能/低产、需经过大规模压裂或特殊开采工艺技术才能产出具有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喻春辉,蒋宜勤,,刘树辉;准噶尔盆地与吐哈盆地侏罗纪沉积边界的探讨[J];岩相古地理;1996年06期

2 李玉琪;张旋;;20世纪90年代吐哈盆地石油勘探开发结果与预期目标不一的原因探析[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3 朱文斌,马瑞士,郭继春,孙岩,郭令智,徐鸣洁,胡德昭;吐哈盆地及邻区早二叠世沉积特征与构造发育的耦合关系[J];高校地质学报;2002年02期

4 李建武;吐哈盆地煤层气开发前景分析[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2年05期

5 陈煦;牛仁杰;成进湖;;吐哈盆地中二叠统—三叠系高分辨层序地层学分析[J];吐哈油气;2003年02期

6 王瑞英;陈宏亮;;吐哈盆地煤岩特征与分布[J];吐哈油气;2003年01期

7 郑圻森,李兵海,江国元;航测资料二次开发在吐哈盆地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中的应用效果[J];铀矿地质;2004年02期

8 李文厚,周立发,柳益群,梁世君,龙道江;吐哈盆地沉积格局与沉积环境的演变[J];新疆石油地质;1997年02期

9 张世焕;;吐哈盆地地质研究新认识[J];吐哈油气;1997年01期

10 李延钧,陈义才,黄健全,杨远聪,蔡正旗;吐哈盆地红南—红西地区油气负压系统成因[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郑玉柱;李建武;董敏涛;;吐哈盆地煤的生气能力探讨[A];中国煤炭资源现状与勘探开发利用技术进展及环境保护——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炭田地质专业委员会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2 朱美勤;谢宏亮;李全胜;张天平;;吐哈盆地西部山前带地震资料处理方法攻关[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徐高中;李占双;权建平;;吐哈盆地西南缘侏罗纪沉积环境及后生渗入型型铀成矿作用[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4 石兴春;周海燕;庞雄奇;;吐哈盆地前侏罗系油气运聚散失烃量模拟研究[A];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成果选编(1993—2003)[C];2003年

5 房[;孟仟祥;孙敏卓;杜丽;丁万仁;;吐哈盆地中下侏罗统煤系地层源岩和油中饱和烃的GC/MS分析[A];2005年全国无机质谱、同位素质谱和质谱仪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财富;陈秀儒;李志明;何展翔;;吐鲁番坳陷基底结构断裂研究新进展[A];地球物理调查与资源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张秀科 通讯员刘爱枰;吐哈盆地应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N];亚洲中心时报(汉);2009年

2 通讯员 王建辉;吐哈红旗坎地区三维采集圆满结束[N];中国石油报;2009年

3 记者 师啸;吐哈盆地勘探捷报频传[N];中国石油报;2005年

4 王法;吐哈盆地多波勘探进展顺利[N];中国石油报;2004年

5 通讯员 张乐 马爱霞;2264队创吐哈探区单日最高生产纪录[N];中国石油报;2011年

6 许忠邋特约记者 宁良玉 彭治俊;吐哈油田二氧化碳吞吐作业首获成功[N];中国石油报;2007年

7 许忠;吐哈井下公司破生产难题增产量[N];吐鲁番日报(汉);2010年

8 许忠邋特约记者 宁良玉;吐哈油田生产生活平稳[N];中国石油报;2007年

9 记者 韩彬;勘探突破:吐哈油田当务之急[N];中国石油报;2005年

10 赵宇飞;动力之源[N];中国企业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增宝;吐哈盆地西北缘深部二叠系构造特征、盆地原型及烃源岩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2 刘选;吐哈盆地水西沟群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气藏成藏机理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3 马广明;吐哈盆地红台2块凝析气田开发动态与增产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4 金爱民;吐哈盆地含油气流体动力系统的流体史分析及其石油地质意义[D];浙江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雨;吐哈盆地褐煤中水对煤吸附性的影响及流体压力演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魏信祥;吐哈盆地北部中—晚二叠世木化石及其古气候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3 杨红樱;吐哈盆地石炭—二叠纪构造演化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4 李晴晴;吐哈盆地石炭—二叠系层序划分及烃源岩预测[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5 赵斐宇;吐哈盆地石炭系—二叠系地层厚度及火山岩分布特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6 丁婷红;吐哈盆地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时空耦合分析研究[D];新疆大学;2013年

7 申晨;利用重磁资料研究吐哈盆地构造特征[D];西安石油大学;2012年

8 符迪;新疆吐哈盆地南部及南缘二叠系沉积相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9 刘亚然;新疆吐哈盆地硝酸盐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10 房[;吐哈盆地侏罗系煤系地层源岩和油的生标特征及其煤成烃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兰州地质研究所);2004年



本文编号:5987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5987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6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