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矿区深部煤储层分段压裂水平井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晋城矿区深部煤储层分段压裂水平井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深部煤储层 解吸半径 分段压裂水平井 经济评估 煤矿安全
【摘要】:深部煤储层采用地面煤层气垂直压裂井开发工艺,单井采气量低、抽采时间长,导致设计生产周期结束后仍然无法达到煤矿开拓指标。为评估深部煤储层潜在经济价值,开展煤储层抽采效果和解吸半径的研究,形成了目前抽采效果最佳的分段压裂水平井工艺解决方案;并采用财务净现值、盈亏平衡等财务方法对项目方案进行经济评价。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在同等大小、地质类似区域用7口分段压裂水平井组替代40口垂直井后,垂直井原产量2×104 m3/d,水平井组可增加至5.32×104 m3/d,项目开始盈利,同时可有效加速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速率,提升煤矿安全和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与煤层气共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深部煤储层 解吸半径 分段压裂水平井 经济评估 煤矿安全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示范工程(2011ZX05063) 山西省重点煤矿区地面煤层气抽采技术体系与示范工程(20111101001)
【分类号】:TE357
【正文快照】: 0引言清洁能源是我国“十三五”以后长期的能源发展战略。据有关机构统计,我国“十二五”期间利用煤层气量1.310 4×1010m3,日均产气量为7.180 3×106m3。其中三分之二产量来自800 m以浅的煤田。由于800 m以深的煤田的压力梯度大,进行地面煤层气开发产出低、效果差,国内的多数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行陟;宋岩;柳少波;姜林;洪峰;;构造抬升过程中煤储层吸附能力的耦合效应及控制因素[J];地学前缘;2012年04期
2 段连秀,王生维,张明,陈斌;河东煤田煤储层中气胀节理的发现及其研究意义[J];地球科学;1999年01期
3 翟雷;;煤储层压力与埋藏深度的相关性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3年03期
4 叶建平,史保生,张春才;中国煤储层渗透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J];煤炭学报;1999年02期
5 秦勇,傅雪海,叶建平,林大扬,唐书恒,李贵中;中国煤储层岩石物理学因素控气特征及机理[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6 高敏;蔡文渊;罗安银;刘百舟;张莉莉;袁文娟;雷卓;;用测井资料评价煤储层顶底板封盖性的方法[J];中国煤层气;2012年05期
7 秦勇;傅雪海;吴财芳;傅国友;卜英英;;高煤级煤储层弹性自调节作用及其成藏效应[J];科学通报;2005年S1期
8 孟召平;侯泉林;;高煤级煤储层渗透性与应力耦合模型及控制机理[J];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02期
9 叶建平;煤岩特性对平顶山矿区煤储层渗透性的影响初探[J];中国煤田地质;1995年01期
10 孙昌花;唐书恒;万毅;姜文;范二平;张成龙;孙鹏杰;;鄂尔多斯盆地宜川地区煤储层孔隙特征及其分形规律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可新;潘树仁;吴加和;傅雪海;;中国褐煤储层的力学特征[A];第七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2年
2 曾家瑶;吴财芳;;黔西-滇东地区煤储层渗透性特征及其地质控制因素研究[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姚征;袁远;王孝亮;熊先钺;王安民;;煤储层水力压裂中压力参数的影响因素分析[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4 张金波;吴财芳;;恩洪矿区煤储层特征、含气特征及勘探开发建议[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闫涛滔;渭北煤层气示范区煤储层成藏演化控制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2 张洲;围岩与煤储层裂隙对应关系研究及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3 陈立超;沁水盆地南部煤储层压裂裂缝延展机制及充填模式[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4 许小凯;煤层气直井排采中煤储层应力敏感性及其压降传播规律[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5 吴群;延川南煤储层地应力条件及其对煤层气产能的影响[D];西北大学;2012年
6 蔚远江;准噶尔盆地低煤级煤储层及煤层气成藏初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7 张松航;煤储层气体运移特征和CO_2-ECBM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8 王琳琳;煤储层节理发育非均质性评价的构造动力学方法及其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臣臣;沁南煤储层裂缝渗透率预测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2 牛严伟;超临界CO_2注入无烟煤储层引起的渗透率变化模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3 周为喜;基于角点网格的煤储层三维建模研究与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邵长奎;煤储层开发三相态含气量动态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5 王有坤;贵州松河龙潭煤系非常规天然气储层强化机理与工艺[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6 孙义敏;高岭石/水分散体系对煤储层渗透性影响的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7 朱启朋;基于OpenGL的煤层气开发地质建模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009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600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