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坳陷西部凹陷马19井区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本文关键词:辽河坳陷西部凹陷马19井区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摘要】:马19井区东营组含油面积10.3km2,地质储量763×104t,含油面积大,原油储量丰富,采出程度较低,具备良好的物质基础。该井区在20世纪70年代投入开发,已开发近40年,目前采油速度仅为0.3%,油井利用率20.5%,处于低速开发状态。近几年,在马19井区局部构造位置实施的侧钻、调补层及水层、干层、未解释层的认识等挖潜措施见到良好的增油效果,证实该井区仍具备较大开发潜力,开展系统地质研究,可以进一步扩大各方面实践成果,用以指导油田开发工作,达到增油上产的目的。应用三维地震资料、钻井、录井、测井、采油等资料,开展地质特征、储层、油气水分布规律等研究。其中地质特征研究包括地层特征、沉积特征和储集特征的研究。储层反演使用波阻抗反演的基本原理,清晰的反映了不同岩性在空间的变化。油藏特征研究包括油藏流体特征研究、油气水分布特征研究、储量计算、三维地质模型建立。通过这些工作进行地质综合研究,利用ECLIPSE数模软件,对工区的剩余油分布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确定了剩余油分布范围。
【关键词】:马19井区 东营组 沉积相 剩余油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E327;TE14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前言8-10
- 第一章 辽河坳陷西部凹陷马19井区地质特征10-44
- 1.1 地层特征10-20
- 1.1.1 区域地层10-11
- 1.1.2 研究工区地层11-14
- 1.1.3 地层划分与对比14-20
- 1.2 沉积特征20-28
- 1.2.1 沉积环境与相标志分析20-25
- 1.2.2 沉积模式及微相划分25-27
- 1.2.3 沉积演化特征27-28
- 1.3 储集层特征28-44
- 1.3.1 储集层类型28
- 1.3.2 储集层岩石学特征28-37
- 1.3.3 储集层分布特征37-40
- 1.3.4 储层反演40-44
- 第二章 辽河坳陷西部凹陷油藏特征44-59
- 2.1 油藏流体特征44-45
- 2.1.1 原油性质44-45
- 2.1.2 天然气性质45
- 2.1.3 地层水性质45
- 2.2 油气水分布特征45-50
- 2.2.1 纵向油气层分布特点45-46
- 2.2.2 平面油气层分布特点46-48
- 2.2.3 油气水分布控制因素48-50
- 2.3 储量计算50-53
- 2.3.1 储量参数确定50-52
- 2.3.2 储量计算结果及分析对比52-53
- 2.4 三维地质模型53-59
- 2.4.1 构造模型54-56
- 2.4.2 沉积微相模型56-57
- 2.4.3 孔渗饱属性模型57-58
- 2.4.4 有效储层模型58-59
- 第三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59-69
- 3.1 物质平衡法59
- 3.2 图解法59-60
- 3.3 数值模拟法60-69
- 3.3.1 模型的建立60-64
- 3.3.2 历史拟合64-66
- 3.3.3 剩余油分布特征66-69
- 结论69-70
- 参考文献70-73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73-74
- 致谢74-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敬哲;;下辽河坳陷西部凹陷区域地质构造浅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S1期
2 陈践发,妥进才,李春园,陈振岩,张占文,朴明植;辽河坳陷天然气中汞的成因及地球化学意义[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0年01期
3 张春明,梅博文,金迪威,朴明植;辽河坳陷冷东地区油气的聚集与混合[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7年03期
4 危宇宁;贺萍;王青春;;辽河坳陷欢2-14-16区块大凌河油层沉积特征分析[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9年01期
5 戴鸿鸣,黄清德,王海清,孙洪斌,马常星,李明阁,潘秀林;辽河坳陷海南8井油层地球化学检测[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8年05期
6 王守刚,曹君,吕俊,刘伟;辽河坳陷火山岩油藏勘探压裂配套技术与应用[J];中国石油勘探;2005年04期
7 王光明;;辽河坳陷牛心坨洼陷断裂构造与油气研究[J];中国石油勘探;2009年02期
8 韩国生;李双龙;张继德;支丽菊;周艳红;孟祥文;;气测录井在辽河坳陷非常规储集层解释评价中的应用[J];录井工程;2010年04期
9 支丽菊;;提高辽河外围盆地气测解释符合率的探索与实践[J];录井工程;2011年02期
10 曾联波,张吉昌;辽河坳陷边台变质岩潜山油藏裂缝分布特征[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琳;赵驰;;辽河坳陷牛心坨地区火山岩储层特征研究[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2 孟元林;黄文彪;肖丽华;刘德来;牛嘉玉;殷秀兰;孙洪斌;高建军;;辽河坳陷西部斜坡带南段成岩相分析与优质储层预测[A];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陈振岩;;辽河坳陷潜山内幕多期裂缝油藏成藏模式[A];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中国油气勘探潜力及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军;“632”工程将打开辽河坳陷油藏迷宫[N];中国石油报;2005年
2 记者 杨明;思维创新引领勘探创新[N];中国石油报;2006年
3 通讯员 郑水平;辽河油田于103井获高产油气流[N];中国石油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赫志兵;辽河坳陷兴马潜山储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2 单俊峰;辽河坳陷变质岩潜山内幕成藏条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君伟;辽河坳陷雷家地区碳酸盐岩储层预测[D];长江大学;2015年
2 王瑞;辽河坳陷太古界变质岩潜山储层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3 李伟;辽河坳陷西部凹陷马19井区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4 田涛;辽河坳陷地质结构与油气富集差异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2年
5 刘会纺;辽河坳陷西斜坡中南部大凌河油层沉积相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6 李理;辽河坳陷变质岩内幕油气藏成藏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7 刘文慧;辽河坳陷欢喜岭油田南部沙三段精细构造解释与储层预测[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8 谷万冰;辽河坳陷西部凹陷西斜坡杜家台潜山油气藏形成条件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9 张福功;辽河坳陷西部凹陷兴马潜山储层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10 王琦;辽河坳陷清水洼陷沙三段沉积特征与有利区预测[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020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602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