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混相驱的现状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7-08-01 14:07

  本文关键词: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混相驱的现状与展望


  更多相关文章: 低渗透油藏 注CO 混相驱 采收率 埋存


【摘要】:低渗油田普遍采用注水开发,已动用储层多存在单井产量低、注水困难、递减快、采收率低等问题,而CO_2混相驱在提高低渗油田石油采收率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本文主要分析低渗透油藏CO_2混相驱室内实验和矿场应用的研究现状,总结CO_2混相驱中不同数值模型以及驱替模式的特点和局限性,并统计国外CO_2混相驱项目个数和产量的增长趋势,论证CO_2混相驱是开采低渗透油藏的有效方法。同时针对CO_2混相驱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有效建议,并对该技术在未来油田中的经济和环保作用提出新的展望。
【作者单位】: 淮南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中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 注CO 混相驱 采收率 埋存
【基金】:国家油气重大专项:新疆低渗透砾岩油藏CO2驱油与埋存先导试验(2016ZX05056-004)
【分类号】:TE357.45
【正文快照】: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和石油需求的不断增加,常规油藏的石油储量逐渐不能满足需求,低渗透油藏在石油勘探和开发上起了主导作用。到目前为止,低渗透油藏的采收率大约在20%~30%之间,这意味着大量的原油被困在储层中。CO2混相驱是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的有效方法之一,CO2具有超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铁砚;二氧化碳混相驱油[J];石油钻采工艺;1982年04期

2 周显民;二氧化碳混相驱油研究现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87年02期

3 宋道万;;二氧化碳混相驱数值模拟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8年04期

4 陈晓军;史华;成伟;马立权;;扎尔则油田注烃气混相驱机理研究[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2年03期

5 杨振骄;混相驱油机理研究及应用前景展望[J];油气采收率技术;1998年01期

6 涂军;赵楠;陆晓峰;汪洋;汤超;;混相驱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17期

7 孙娇鹏;程佳;王义海;程龙;;混相驱技术的可行性及前景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24期

8 王生奎;魏旭光;张凤丽;;阿尔及利亚某油田富气混相驱试验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9 江怀友;沈平平;李相方;薛红兵;齐仁理;郑玲玲;纪常杰;;欧盟油气储层二氧化碳埋存评价技术研究[J];国外油田工程;2007年12期

10 李东霞;苏玉亮;高海涛;吴春新;姜书荣;;二氧化碳非混相驱油粘性指进表征方法及影响因素[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春新;苏玉亮;;特低渗油藏二氧化碳非混相驱油特征研究[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志东;高淑梅;孙玉凯;尚绍福;谭光天;何鲁平;刘洪亭;杨凯雷;刘斌;刘琨;;吐哈油田葡北注气混相驱现场试验方案设计及跟踪实施研究[A];“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材料二——“十五”地质行业获奖成果资料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钱卫明邋张容群;二氧化碳混相驱油试验取得重要进展[N];中国石化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谭光天;注烃混相驱提高石油采收率机理及其在葡北油田应用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2 计有权;CO_2混相驱多组分多相非等温数学模拟[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春宝;非混相驱在锦州油田稠油开采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2 张勇;苏北低渗油藏二氧化碳混相驱油方案优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2年

3 周海菲;特低渗透油藏CO_2混相驱实验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4 徐阳;低渗油藏CO_2近混相驱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5 李吉庚;扎尔则油田小井距富气混相驱现场先导性试验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6 陈顶峰;特低渗透油藏CO_2非混相驱实验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7 郭振朋;锦90块转换开发方式研究[D];大庆石油大学;2006年

8 赵阳;二氧化碳地下埋存混相驱油过程渗流机理模型及数值模拟[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9 彭超;Gbeibe油藏注CO_2混相驱提高采收率可行性评价[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10 郭凯;Gbeibe裂缝性油藏注CO_2混相驱防气窜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045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6045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c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