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基于地震多属性的郑庄区块煤层气开发甜点区优选

发布时间:2017-08-05 06:27

  本文关键词:基于地震多属性的郑庄区块煤层气开发甜点区优选


  更多相关文章: 地震属性 动态权重系数 中值法 煤层气 地质参数 甜点区


【摘要】:地震属性受多种地质因素的影响,单一地震属性很难准确地反映煤层气储层综合地质特征。寻找能够降低地震属性多解性的方法,准确预测主地质参数,是评价煤层气有利区的关键。根据煤层厚度、含气量和渗透率分别与振幅类、频率类和曲率类地震属性具有较高相关性的特点,通过地震多属性组合变换的方法,建立了基于地震属性分析的煤层气主地质参数预测模型。然后,建立动态权重系数中值法,以中值评价值出现的最高频率,确定主地质参数在煤层气有利区优选中所占的权重,并基于评价值函数实现有利开发区块优选。利用该方法对沁水盆地郑庄地区的预测结果表明:最有利开发甜点区位于北部的59-60-57-55井区,次级有利开发甜点区位于东北部的53-62-49-45井区。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煤层气国家工程中心煤储层实验室;
【关键词】地震属性 动态权重系数 中值法 煤层气 地质参数 甜点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213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2013E-2205) 山西省煤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MQ201-01)
【分类号】:P618.13;P631.4
【正文快照】: 0引言采用叠前反演、神经网络以及谱分解等技术,通过地震属性,不仅可以进行地震地层学分析,还可以直接对油气藏进行描述,预测有利区以及指导井位部署[1-3]。地震属性参数受多种地质因素的影响,其多解性一直是困扰地质学家的难题,国内外对地震属性进行了长期探讨和优选。目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印兴耀,周静毅;地震属性优化方法综述[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5年04期

2 黄昌武;;不要滥用地震属性[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6年01期

3 石明;张赛民;;地震属性提取及微机上迅速编程实现[J];西部探矿工程;2008年05期

4 赵海华;;地震属性约简对比分析[J];油气地球物理;2009年04期

5 贾可林;;地震属性应用中几个关键问题的探讨[J];石油仪器;2010年06期

6 Reinaldo J.Michelena ,马秀兰;相似性分析:地震属性信息综合分析的一种新方法[J];石油物探译丛;1998年04期

7 王彦仓;秦凤启;杜维良;王孟华;王亚;郝军;杜宪英;张玲彦;;地震属性优选、融合探讨[J];中国石油勘探;2013年06期

8 NormHaskell;高章伟;;用3-D地震属性划分地质钻井危险区的范围[J];国外油气勘探;2000年01期

9 席敏红,贝智敏,王允洪,丁长明;地震属性的油气模式识别[J];海洋石油;2001年04期

10 乐友喜;利用模型技术研究地震属性的地质意义[J];物探与化探;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杏芳;郑晓东;杨昊;王玲;李艳东;徐光成;;基于流形的地震属性特征提取方法及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2 赵迪;黄捍东;张如伟;;基于灰关联和遗传算法的地震属性优化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3 李芳;王守东;陈小宏;;基于模糊逻辑的地震属性融合技术研究与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刘伟;王永刚;;地震属性优化方法分析[A];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陈胜红;;多地震属性综合解释的一般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孔国英;印兴耀;张广智;;基于核主成分分析的地震属性优化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温书亮;;地震多属性优选及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于敏捷;刘洋;张晶玉;;数据降维方法在地震属性优化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十九专题论文集[C];2013年

9 朱红娟;张向鹏;汶小刚;;灰色关联分析在地震属性优化中的应用[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陈鸿雁;;辽河海南—月东地区地震属性与储层变化特征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道静;油气演变有望在屏幕上重现[N];中国石化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崔大尉;基于地震信息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与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陈遵德;地震储层信息智能处理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

3 姜秀清;储层地震属性优化及属性体综合解释[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4 张铁强;地震属性及其对实际数据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5 戴世鑫;基于物理模型的煤田地震属性响应特征的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6 陈茂山;塔里木盆地塔中45井区碳酸盐岩油气藏地震属性识别方法与成藏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7 贺懿;地震储层参数非线性反演与预测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8 徐波;运用地震属性研究柴达木盆地早新生代断裂特征[D];浙江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渊;宽方位角地震属性的提取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陈德进;多元信息融合在地震属性储层预测中的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3 张文纶;地震属性的优化分析及在油藏储层预测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吴一平;地震属性预测技术应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5 郭旭;地震属性在薄层砂体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6 童庆佳;地震属性在识别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7 杨广广;地震属性研究及其在先巴扎三维工区中的应用[D];长江大学;2012年

8 付小明;地震属性的研究及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9 於治益;地震属性聚类分析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2年

10 靳吉祥;基于地震属性多元回归分析的煤层厚度预测方法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235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6235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2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