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不同成熟度页岩孔隙及其分形特征

发布时间:2017-08-05 15:23

  本文关键词:不同成熟度页岩孔隙及其分形特征


  更多相关文章: 页岩 不同成熟度 孔隙 分形维数


【摘要】:为探究页岩孔隙随成熟度的变化特征,文中研究选取了华北地区12个不同成熟度(镜质体反射率Ro介于1.10%~2.83%)的页岩样品。通过低温液氮实验对样品进行孔隙表征,并依据FHH分形模型,计算了不同成熟度页岩孔隙分形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成熟度的增大,页岩孔容呈现"减小—增大—减小"的趋势,分界点在Ro=1.50%和Ro=2.50%左右,而孔隙分形维数D与孔容变化趋势相反,呈现"增大—减小—增大"的趋势,这与压实减孔作用和有机质生烃过程中的增孔作用关系密切;不同成熟度页岩储层中,孔隙总比表面积与分形维数呈现正相关关系,而平均孔径与分形维数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这反映出储层孔隙分形维数越大,比表面粗糙性越强,可提供更多的吸附位置,更有利于页岩吸附气的存储。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
【关键词】页岩 不同成熟度 孔隙 分形维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上扬子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微孔结构演变与页岩气成藏效应”(41272155) 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开放基金资助项目“沁水盆地煤系煤层气、页岩气和致密砂岩气赋存与成藏”(2015-004)
【分类号】:TE311
【正文快照】: 0引言页岩是一种复杂的非均质多孔隙固体,页岩气主要以吸附态或游离态赋存于页岩孔隙之中[1],孔隙结构特征对其富集、渗流等具有重要意义[2-4]。地史过程中,页岩气藏处于动态平衡之中。一方面,随着页岩有机质成熟度的升高,大量的热成因气体随之生成;另一方面,热演化过程中,页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文瑞;;迎接页岩气发展的春天[J];中国石油石化;2009年11期

2 谭蓉蓉;;中国页岩气技术国际研讨会在长江大学召开[J];天然气工业;2009年05期

3 董立;;我国需要尽快开展页岩气的勘探开发[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9年02期

4 本刊编辑部;;我国研究人员发现页岩气的直接存在[J];天然气工业;2009年09期

5 安晓璇;黄文辉;刘思宇;江怀友;;页岩气资源分布、开发现状及展望[J];资源与产业;2010年02期

6 蒋志文;;页岩气简介[J];云南地质;2010年01期

7 张大伟;;加速我国页岩气资源调查和勘探开发战略构想[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0年02期

8 李世臻;乔德武;冯志刚;刘丽君;王倩;聂海宽;;世界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及对中国的启示[J];地质通报;2010年06期

9 张鸿翔;;页岩气:全球油气资源开发的新亮点——我国页岩气开发的现状与关键问题[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年04期

10 郭宏;李凌;杨震;吉万成;;有效开发中国页岩气[J];天然气工业;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明;;世界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及面临的环境问题[A];第二届全国特殊气藏开发技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3年

2 叶舒阳;;页岩气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A];浙江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低碳发展综合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吴西顺;;世界各国页岩气政策综述[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01地质科技与国土资源管理科学研讨分会场[C];2013年

4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及前景展望[A];“宝塔油气”杯第四届天然气净化、液化、储运与综合利用技术交流会暨LNG国产化新技术新设备展示会论文集[C];2014年

5 林斌;郭巍;赵肖冰;曹瀚升;王少华;;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概率体积法在三江盆地古生代页岩气中的应用[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6 印兴耀;吴国忱;;页岩气储层地震评价[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7 蔡启宏;傅子云;;地震频率信息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应用的可能性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8 刘禹;王常斌;文建军;宋付权;;页岩气渗流中的力学模型分析[A];第二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上册)[C];2013年

9 滕吉文;刘有山;;中国页岩气成藏和潜在产能与对环境的污染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特提斯研究中心[C];2014年

10 刘海锋;赵玮;;关于页岩气开发技术状况及研究方向分析[A];2014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巧然;中国石油储备页岩气开发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8年

2 李冰 李婧婧;页岩气藏:尚待开发的处女地[N];中国石化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胡学萃;页岩气:有望改变我国能源格局[N];中国能源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王海霞;页岩气勘探热潮席卷欧洲[N];中国能源报;2010年

5 特约记者 刘楠;我国页岩气开采将从重庆起步[N];中国化工报;2010年

6 中国煤炭学会煤层气专业委员会 冯三利 编者 整理;页岩气:非常规能源领域的新主角[N];中国矿业报;2010年

7 田力;我国可采页岩气26万亿方[N];中国环境报;2010年

8 记者 王巧然;中加中心为发掘国内页岩气资源铺路搭桥[N];中国石油报;2009年

9 刘亚南;印度公司收购美国页岩气资产[N];中国石化报;2010年

10 月闻;重庆将开发千亿立方米页岩气作天然气补充[N];工人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宏学;页岩储层渗流—应力耦合模型及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时贤;页岩气水平井体积压裂缝网设计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3 孙海;页岩气藏多尺度流动模拟理论与方法[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4 单衍胜;辽河坳陷古近系页岩油气聚集条件与分布[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5 姜宝益;页岩气藏开发可行性快速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6 李智锋;页岩气藏孔渗特征与微观渗流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7 扈金刚;湘西北地区富有机质页岩孔隙结构及其演化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8 韩超;蜀南地区上奥陶统—下志留统页岩气储层特征及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9 林腊梅;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10 张宝成;引入社会资本促进我国页岩气产业发展的路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龙;页岩气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2 苏俊;页岩气储层双侧向测井有限元正演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颜君;页岩气储层感应测井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琚璇;中国页岩气产业发展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5 相智文;延长陆相页岩气储层分段多簇压裂裂缝模拟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6 孙艳玲;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页岩纳米级孔隙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7 田枭;页岩气水力压裂过程中压裂液—甲烷—矿物反应实验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8 李鹏飞;南方富有机质页岩复电阻率测试分析与激电机理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9 殷诚;页岩气技术进步及其贡献率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10 王俊祥;页岩气水基钻井液技术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255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6255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7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