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注水开发砂岩油田储层渗透率变化规律及微观机理
本文关键词:长期注水开发砂岩油田储层渗透率变化规律及微观机理
更多相关文章: 大庆油田 喇萨杏储层 渗透率变化规律 微观机理 水驱
【摘要】:大庆喇萨杏油田为典型的陆相非均质砂岩油田,其储层非均质性强,由于不同渗透率储层孔喉结构特征、黏土矿物构成等存在差异,水驱前后表现出各不相同的变化特征,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后,"三大矛盾"更加凸显。综合利用扫描电镜、铸体薄片、核磁共振、检查井分析、驱油实验和生产动态等资料,系统研究了不同渗透率储层水驱前后渗透率的变化规律,量化了不同渗透率储层水驱前后渗透率变化幅度,从储层黏土矿物、粒度中值、孔隙分布和孔喉特征等方面分析了导致渗透率变化差异的机理,阐述了不同渗透率储层参数变化对注水开发的影响,从而对特高含水期不同类型储层控水挖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单位】: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大庆油田 喇萨杏储层 渗透率变化规律 微观机理 水驱
【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11ZX0505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项目(2011E1205)资助
【分类号】:TE357.6
【正文快照】: 引用:杜庆龙.长期注水开发砂岩油田储层渗透率变化规律及微观机理[J].石油学报,2016,37(9):1159-1164.Cite:Du Qinglong.Variation law and microscopic mechanism of permeability in sandstone reservoir during long-term water floodingdevelopment[J].Acta Petrolei Sini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冯文杰;吴胜和;许长福;夏钦禹;伍顺伟;黄梅;景亚菲;;冲积扇储层窜流通道及其控制的剩余油分布模式——以克拉玛依油田一中区下克拉玛依组为例[J];石油学报;2015年07期
2 朱丽红;杜庆龙;姜雪岩;郭军辉;魏丽影;姜宇飞;金英华;;陆相多层砂岩油藏特高含水期三大矛盾特征及对策[J];石油学报;2015年02期
3 李中超;陈洪德;余成林;杜利;乔勇;刘伟伟;孙利;;严重非均质油藏注水开发流体动力地质作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3年02期
4 周延军;胡望水;张宇q;王炜;;注水开发前后储层物性变化规律研究——以胡状集油田胡七南断块沙三段储层为例[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0年05期
5 冯其红;齐俊罗;尹晓梅;杨勇;邴绍献;张本华;;大孔道形成与演化过程流固耦合模拟[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9年04期
6 李浩;王香文;刘双莲;;老油田储层物性参数变化规律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7 钟大康;朱筱敏;吴胜和;靳松;贾达吉;赵艳;;注水开发油藏高含水期大孔道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以胡状集油田胡12断块油藏为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7年02期
8 朱丽红,杜庆龙,李忠江,于洪,宋小川;高含水期储集层物性和润湿性变化规律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年S1期
9 王洪光,蒋明,张继春,张国刚,宋富霞;高含水期油藏储集层物性变化特征模拟研究[J];石油学报;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轩;杨振峰;王振奇;岳欣欣;刘焕;张成壮;王雅宁;;大型斜坡区冲积-河流体系沉积特征与岩性油气藏形成条件——以准噶尔盆地春光区块沙湾组为例[J];石油学报;2016年09期
2 杜庆龙;;长期注水开发砂岩油田储层渗透率变化规律及微观机理[J];石油学报;2016年09期
3 吴胜和;冯文杰;印森林;喻宸;张可;;冲积扇沉积构型研究进展[J];古地理学报;2016年04期
4 金忠康;方全堂;王磊;赵龙;;考虑储集层参数时变效应的数值模拟方法与应用[J];新疆石油地质;2016年03期
5 崔传智;盛倩;姜亦栋;杨峰;陈子晗;丁志莹;;高含水期多层油藏注水层段划分方法[J];断块油气田;2016年03期
6 呼园平;郑黎明;张兵;闫凤平;崔淑霞;;油藏窜流发展与窜流体积计算分析[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6年03期
7 杨桃;;喇萨杏油田开发二类油层上(下)返层系方法的确定[J];石油钻采工艺;2016年03期
8 Chuan-Zhi Cui;Jian-Peng Xu;Duan-Ping Wang;Zhi-Hong Liu;Ying-song Huang;Zheng-Ling Geng;;Layer regrouping for water-flooded commingled reservoirs at a high water-cut stage[J];Petroleum Science;2016年02期
9 闫文华;闫炳旭;杨兆明;张朝良;;高18块可动凝胶深部调驱数值模拟研究[J];河南科学;2016年04期
10 朱卫红;吴胜和;尹志军;韩涛;伍轶鸣;刘勇;冯文杰;罗亚男;曹岑;;辫状河三角洲露头构型——以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三叠系黄山街组为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6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商晓飞;侯加根;孙福亭;唐力;刘钰铭;李永强;李燕;;砂质滩坝储集层内部结构特征及构型模式——以黄骅坳陷板桥油田古近系沙河街组为例[J];石油学报;2014年06期
2 孙天建;穆龙新;吴向红;赵国良;徐锋;王振军;覃志;方子奇;;砂质辫状河储层构型表征方法——以苏丹穆格莱特盆地Hegli油田为例[J];石油学报;2014年04期
3 侯健;邱茂鑫;陆努;曲岩涛;李奋;孟小海;施晓乐;;采用CT技术研究岩心剩余油微观赋存状态[J];石油学报;2014年02期
4 印森林;吴胜和;冯文杰;李俊飞;尹航;;冲积扇储集层内部隔夹层样式——以克拉玛依油田一中区克下组为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3年06期
5 林承焰;孙廷彬;董春梅;李志鹏;田敏;李士江;;基于单砂体的特高含水期剩余油精细表征[J];石油学报;2013年06期
6 《石油学报》编辑部;;《石油学报》所有刊期论文可全文免费下载[J];石油学报;2013年05期
7 朱志良;熊迪;岳渊洲;吕孝威;;克拉玛依油田一东区克拉玛依组沉积相与剩余油分布关系研究[J];岩性油气藏;2013年03期
8 李中超;陈洪德;余成林;杜利;乔勇;刘伟伟;孙利;;严重非均质油藏注水开发流体动力地质作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3年02期
9 郑强;刘慧卿;李芳;张杰;张波;;油藏注水开发后期窜流通道定量识别方法[J];石油钻探技术;2012年04期
10 王晓光;贺陆明;吕建荣;张强;戴勇;郑胜;苏海斌;;克拉玛依油田冲积扇构型及剩余油控制模式[J];断块油气田;2012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传亮;;地面渗透率与地下渗透率的关系[J];新疆石油地质;2008年05期
2 李志强;鲜学福;;煤体渗透率随温度和应力变化的实验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1期
3 李宏艳;齐庆新;梁冰;彭永伟;邓志刚;李春睿;;煤岩渗透率演化规律及多尺度效应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6期
4 马强;;Uniaxial-strain条件下渗透率变化实验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5 刘浩;蔡记华;肖长波;王济君;陈宇;;热处理提高煤岩渗透率的机理[J];石油钻采工艺;2012年04期
6 郭红强;冯增朝;刘志祥;王彦琪;;煤体应变对渗透率的影响分析[J];煤矿安全;2013年04期
7 谢国安;上流压力对测定岩样渗透率的影响[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85年03期
8 陈佩珍,徐丽萍,何宗斌,刘传海;渗透率逐点解释深度序列模型及其释解系统[J];测井技术;1988年04期
9 Manmath N.Panda;关振良;谢丛姣;;用粒度分布参数计算单相渗透率[J];地质科学译丛;1995年03期
10 问晓勇;伊向艺;卢渊;管保山;梁莉;刘萍;;不同压裂液对煤岩渗透率伤害实验评价初探[J];石油化工应用;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魏斌;;利用流动单元计算高含水油田渗透率[A];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高红梅;兰永伟;赵继涛;于秀娟;马强;;温度和应力耦合条件下岩石渗透规律实验研究[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谢馥励;马俊;阎守国;王克协;;利用井孔偶极弯曲波求取VTI孔隙介质渗透率的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克协;马俊;伍先运;张碧星;;利用偶极声测井中弯曲模反演渗透率的方法研究[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5 汪洋;姜瑞忠;何伟;邢永超;;气体在页岩储层中的渗流状态及渗透率表征方法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B水动力学基础[C];2014年
6 尹太举;张昌民;;濮53块在开发过程中的储层动态变化[A];中国西部复杂油气藏地质与勘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乐;含随机裂纹网络孔隙材料的渗透性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2 董抒华;纤维预制件渗透率的预测及其浸润过程有限元模拟[D];山东大学;2014年
3 郑贵强;不同煤阶煤的吸附、扩散及渗流特征实验和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4 潘荣锟;载荷煤体渗透率演化特性及在卸压瓦斯抽采中的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5 马强;煤层气储层渗透率变化规律理论与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6 王会杰;深部裂隙煤岩渗流性质的试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7 王启立;石墨多孔介质成孔逾渗机理及渗透率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8 贺玉龙;三场耦合作用相关试验及耦合强度量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强;煤层中一氧化碳的渗透规律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于跃;注浆加固煤体力学性质与渗透率试验研究[D];黑龙江科技大学;2015年
3 贝雷;复合肥体系氮磷钾养分透膜性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4 钟张起;低渗透油藏CO_2驱油规律及技术经济界限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5 柳朝阳;杏子川油田杏2005井区注水优化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6 邓博知;流固耦合下温度对原煤渗透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7 黄巍;电能质量约束下主动配电网光伏最大渗透率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8 吴曼;超低渗透率测量系统的测试标定及初步实验结果[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1年
9 高浩锋;砂岩、泥质岩和煤岩渗透率非均质性的初步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梁浩楠;应力/时间相关裂隙渗透率模型及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263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626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