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四川盆地东北部长兴组构造特征及油气前景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09 08:19

  本文关键词:四川盆地东北部长兴组构造特征及油气前景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四川盆地 长兴组 构造特征 构造演化 油气前景


【摘要】:四川盆地东北部长兴组生物礁气藏在国家“川气东送”工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四川盆地天然气工业发展乃至全国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经历了多期的、复杂的构造叠加与改造,形成了现今复杂构造格局。在区域构造背景下,本文以“构造影响成藏”的思想为指导,以构造特征研究为中心,剖析川东北长兴组的构造演化史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进而对研究区有利勘探区进行推测及评价。得到了以下结论:(1)长兴组地层分布较为稳定,厚度较大,整体为一个海槽(盆地)~碳酸盐台地环境。其中,台地边缘礁为最优储层相带,深水海槽-斜坡为最优生烃相带,其次是开阔台地相。(2)长兴组地层为中构造层,主要发育北西向和北东向两组不同方向的构造体系,断层发育,根据规模及其对油气的运聚的影响,其三级断层为最有利于油气运移的通道。在挤压应力场下,发育叠瓦冲断强变形带、双重构造、反冲断块构造、三角构造带等多种复杂的构造样式。(3)川东北地区先后经历了印支期、晚燕山~早喜山期以及喜山晚期构造应力场等多期构造运动,其北东向构造在印支期已具雏形,定型于喜山早期,最有利于油气藏的早期形成和保存,北西向构造形成于燕山晚期,定型于喜山晚期。期间复杂的构造应力场、断裂体系、叠加样式等对油气聚集与运移有明显控制作用。(4)建立了川东北地区长兴组气藏成藏模式:早、中印支期时长兴组储层及圈闭的形成阶段;在印支晚期~燕山早期,志留系烃源岩进入生油高峰并向长兴组充注;在燕山中期,开始裂解生气并充注长兴组;燕山晚期~喜山期气藏进入调整定型期,同时二叠系烃源岩继续向长兴组气藏充注。(5)川东北地区的罗家寨、渡口河、铁山坡构造带是最有利的勘探区带,五宝场构造带是较有利的勘探区带。
【关键词】:四川盆地 长兴组 构造特征 构造演化 油气前景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1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绪论8-14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8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8-11
  • 1.2.1 川东北地区研究现状8-10
  • 1.2.2 理论技术研究现状10-11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1-13
  • 1.3.1 主要研究内容11-12
  • 1.3.2 技术路线12-13
  • 1.4 主要取得的研究成果13-14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14-28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14-15
  • 2.2 区域构造背景15
  • 2.3 区域地层特征15
  • 2.4 长兴组地层特征15-28
  • 2.4.1 长兴组界面划分及依据16-18
  • 2.4.2 长兴组岩性及地层特征18-24
  • 2.4.3 长兴组沉积特征24-28
  • 第3章 构造特征分析28-42
  • 3.1 区域构造层特征28-31
  • 3.1.1 构造层划分28-29
  • 3.1.2 构造层特征分析29-31
  • 3.2 局部构造特征31-37
  • 3.2.1 北西向构造带32-33
  • 3.2.2 北东向构造带33-37
  • 3.3 构造样式分析37-42
  • 第4章 构造演化分析42-50
  • 4.1 区域构造演化42-43
  • 4.2 区域构造应力场43-46
  • 4.3 构造形成期次46-48
  • 4.4 局部构造演化史48-50
  • 第5章 油气前景分析50-70
  • 5.1 石油地质特征50-59
  • 5.1.1 烃源岩评价50-53
  • 5.1.2 储层特征53-58
  • 5.1.3 油气成藏模式58-59
  • 5.2 构造对油气的控制作用59-67
  • 5.2.1 构造应力场对圈闭形成的控制59-62
  • 5.2.2 构造应力场对油气运移的控制62-65
  • 5.2.3 断裂对油气运聚的控制65-66
  • 5.2.4 构造叠加对油气运聚的控制66-67
  • 5.3 油气勘探潜力67-70
  • 5.3.1 有利构造区带预测的依据和原则67-68
  • 5.3.2 有利勘探区带68-70
  • 第6章 结论与认识70-71
  • 致谢71-72
  • 参考文献72-7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洪福;陕西南郑梁山的二迭系长兴组[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4期

2 刘洪福;陕南西乡上二迭统长兴组和有关问题的探讨[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03期

3 吴顺宝;魏敏;张克信;;晚二叠世长兴组灰岩在长兴地区的变化及其控制因素[J];地质论评;1986年05期

4 姚伦淇;;苏、浙、皖边界地区长兴组底部砾岩的时代问题及其意义[J];上海地质;1989年04期

5 李文恒,邓光先;江西的长兴组[J];中国煤田地质;1990年02期

6 姚伦淇;;江苏太湖东山半岛长兴组的古生物及其古生态初探[J];同济大学学报;1990年01期

7 包德宪,曹海虹;江苏省沙洲地区长兴组之管见[J];石油实验地质;1991年04期

8 朱梅丽,张世家;重庆中梁山长兴组的腕足动物群[J];四川地质学报;1992年02期

9 王志浩,朱相水;江西长兴组顶部与大冶组底部牙形刺的再研究[J];微体古生物学报;2000年01期

10 汪晴川;李瑞;蒲平文;王身健;;川东长兴组生物礁分布地震识别技术研究[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光宇;陈明剑;;建南构造南高点建平7井长兴组储层评价[A];湖北省石油学会测井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胡南方;勘探南方泰来2井顺利开钻[N];中国石化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王孝祥 通讯员 杨云龙;挺进川东南 快速找接替[N];中国石化报;2010年

3 记者 张学斌 通讯员 夏宁 尹德灿;普光外围分2井喜获高产工业气流[N];中国石化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兵;川东—渝北地区长兴组礁滩相储层综合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2 杨巍;建南及周缘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地震沉积学研究[D];长江大学;2014年

3 周刚;川东地区长兴组生物礁储层沉积学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4 徐维胜;川东北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特征及生物礁储层非均质性综合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林;川东北开江—梁平海槽两侧长兴组生物礁储层差异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2 彭浩;高石梯—荷包场长兴组岩溶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3 刘鹏;四川盆地东北部长兴组构造特征及油气前景分析[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4 张琪业;川东地区开江—梁平海槽长兴组台缘礁储层发育特征及成因机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5 徐赣川;川东地区黑楼门构造长兴组—飞仙关组油气地质特征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6 韦贤;四川东北部板东地区长兴组储层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7年

7 王伟;建南地区长兴组储层特征及储层预测研究[D];长江大学;2014年

8 胡修权;涪陵地区长兴组地震相分析及储层预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9 彭志;开江—梁平海槽东南缘长兴组沉积相及储层分布规律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10 王丹;建南地区长兴组层序地层及精细沉积相特征研究[D];长江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442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6442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f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