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黄土高原石油开采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陇东黄土高原石油开采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陇东黄土高原 石油开采 土壤线虫 总石油烃含量 群落结构
【摘要】:为研究陇东黄土高原石油开采对土壤线虫影响的强度与范围,选择长庆油田不同开采年限(1、10a和20a)油井共6口,按照距井基不同距离(3、6、10、20m和50m)采集土壤样品90个,共鉴定出土壤线虫22科43属;其中,食细菌线虫26属、食真菌线虫2属、植物寄生线虫9属、杂食/捕食线虫6属,优势类群为小杆属Rhabditis和孔咽属Aporcelaimus。土壤线虫生活史策略以c-p 2类群占优势,不同距离采样点,土壤线虫c-p 2和c-p 5差异极显著(P0.01)。随着距井基距离增加(3、6、10、20m和50m)线虫总数显著增加;其中,植食类、捕食杂食类和食真菌类线虫数量增加显著,且线虫群落多样性指数(H')显著增加(P0.05)。但不同距离之间优势度指数(λ),均匀度指数(J)和瓦斯乐斯卡指数(WI)差异不显著。不同开采年限油井,以10a土壤线虫群落多样性指数(H')、成熟度指数(MI)和瓦斯乐斯卡指数(WI)最低,而1a油井和20a油井较高,且与10a油井差异显著(P0.05)。油井作业改变周围土壤性质,导致土壤含水率降低、总石油烃(TPH)含量增高,但土壤线虫分布与土壤TPH无明显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油田开采影响土壤线虫的组成与群落结构,但影响范围一般局限在作业区范围,指数H'和MI能较好的指示油田开采对线虫群落的影响。
【作者单位】: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庆阳市环境保护局;
【关键词】: 陇东黄土高原 石油开采 土壤线虫 总石油烃含量 群落结构
【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13-YSKY-16)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8BAC43B01)
【分类号】:X741;X174
【正文快照】: 陇东黄土高原地处甘肃东部,属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沟壑区,区内塬(梁)川(沟)相间,高差400m;其西北部,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已演变成梁峁丘陵区。甘肃省庆阳市是长庆油田的主产区之一,油田开采历史长,自1971年油田开发以来,已有40多年的历史。自“十二五”以来,进入开采高峰期,201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五星;骆永明;滕应;李振高;吴龙华;;石油污染土壤的生态风险评价和生物修复 Ⅱ.石油污染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生态变化研究[J];土壤学报;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淑梅;马克世;李季平;;土地不同利用类型下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2期
2 李淑梅;史留功;李青芝;;不同施肥条件下农田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7期
3 白义;施时迪;;浙江天台山濒危植物七子花林土壤动物的群落特征分析及不同林分中土壤动物群落的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2期
4 尤振;王艳;;山东曲阜地区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7期
5 王新谱;贾彦霞;于晶洁;;银川市中山公园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0期
6 余世金;吴唤玲;;茯苓栽培场土壤生态变化的初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3期
7 黄玉梅;张健;杨万勤;卢昌泰;刘旭;刘洋;;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8 王立志;靳毓;;土壤动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1期
9 李淑梅;古红梅;;塑料温室与大田内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的对比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3期
10 李涛;陈雯;章芸;张加勇;郑荣泉;黄海松;;乙草胺对农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黄红英;章家恩;叶吉龙;苏宽楠;栗方亮;;不同耕作栽培方式对菜地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A];第四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朱新玉;朱波;;农药污染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研究[A];四川省第十一次环境监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安萍;高晋华;;太原森林公园的土壤动物多样性[A];中国动物学会北方七省市动物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吴鹏飞;杨大星;;川西北亚高山草甸土壤动物群落特征[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生态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志伟;童晓立;张维球;邢望;陈庆荣;;广东南昆山天然林与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A];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周际海;孙向武;李辉信;;食细菌线虫的驯化及生长特性初步研究[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中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兰洪波;冉景丞;姚正明;;茂兰喀斯特森林湿地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初探[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中国西部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与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士国;黄河三角洲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演替[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孝刚;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周际海;线虫与微生物相互作用及其对污染土壤扑草净降解影响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4 李金霞;鄂尔多斯高原西部植被—土壤—土壤动物对荒漠化的响应[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辛未冬;松嫩沙地固定沙丘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及其在凋落物分解中的作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林英华;长期施肥对农田土壤动物群落影响及安全评价[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年
7 易兰;浙江天童受损常绿阔叶林的次生演替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徐征;土壤生态调控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9 侯建华;森林—草原交错带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10 沈超峰;电子电器废弃物拆解地区土壤污染的生态毒理学诊断[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信晶;土壤中重金属与多环芳烃对发光菌毒性及QSAR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2 周方;辽河口典型湿地石油污染对微生物活性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余冬梅;含油污泥的堆肥处置及植物修复效果评价[D];新疆农业大学;2008年
4 张杰;大庆地区土壤理化性质及盐碱化特征评价[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5 张越;黄土高原石油炼油厂周边环境中重金属污染评价[D];西北大学;2012年
6 高宪雯;微生物—植物在石油—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修复中的作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王博;土壤石油降解菌的筛选与微生物生态修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8 王华金;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效果的生物指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9 方芳;石油污染的盐碱土壤中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10 张晓阳;陕北石油污染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白清云;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化学估价方法[J];农业环境保护;1997年06期
2 姚槐应,何振立,黄昌勇;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红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3年02期
3 郑华,欧阳志云,方治国,赵同谦;BIOLOG在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J];土壤学报;2004年03期
4 丁克强,骆永明,刘世亮,李振高;土壤提取液中汽油的毒性研究[J];土壤;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建峰;姜勇;梁文举;;植被覆盖对土壤线虫营养类群空间分布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6年02期
2 吴东辉;张柏;陈鹏;;长春市不同土地利用生境的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06年03期
3 毛小芳;胡锋;陈小云;Griffiths Bryan;李辉信;;土壤食细菌线虫的原位富集培养方法[J];生态学报;2007年02期
4 邵元虎;傅声雷;;试论土壤线虫多样性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J];生物多样性;2007年02期
5 阮维斌;吴建波;张欣;李晶;许华;赵念席;陈磊;段玉玺;陈立洁;高玉葆;;内蒙古中东部大针茅群落土壤线虫多样性研究[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7年03期
6 周际海;陶军;陈小云;胡锋;李辉信;;安徽农药厂厂区及周边农田土壤线虫数量特征[J];生物多样性;2008年06期
7 刘艳军;张喜林;高中超;刘颖;马星竹;周宝库;;长期施肥对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21期
8 刘贝贝;叶成龙;虞丽;焦加国;刘满强;胡锋;李辉信;;不同植被类型的滩涂湿地土壤线虫群落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12年11期
9 林琳;王琳;张雪萍;李景科;;不同施肥处理方式下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3年03期
10 韩志泉;;土壤线虫与人类关系[J];生物学通报;199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梁文举;李琪;姜勇;;农田土壤线虫多样性研究进展[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2 吴纪华;陈慧丽;;外来植物互花米草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及其机制[A];第四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陈国康;陈让;朱致豫;肖崇刚;;重庆烟草根际土壤线虫及其群落结构的调查分析[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典;土壤线虫培养方法与毒性试验研究[D];沈阳大学;2013年
2 凌斌;云南省高黎贡山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3 宝音温都苏;不同种植模式下苜蓿地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变化[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4 刘贝贝;江苏省几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线虫的群落特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5 谷旭;辽东半岛海岸带不同植被类型中土壤线虫群落特征[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6 王可洪;三江平原湿地垦殖过程中农药对土壤线虫多样性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4年
7 陈铮;华北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线虫和螨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0年
8 王静;施肥对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土壤线虫群落组成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5年
9 王莹莹;黄河三角洲湿地石油污染对土壤线虫群落结构与空间分布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9年
10 尚艳芳;土壤线虫群落对大连石门山森林植被恢复的响应[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558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655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