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末端分流河道-河口坝三维地震表征及演化——以松辽盆地古龙凹陷英79井区为例

发布时间:2017-08-15 19:42

  本文关键词:末端分流河道-河口坝三维地震表征及演化——以松辽盆地古龙凹陷英79井区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末端分流河道 河口坝 紊流射流 动力学机制 古龙凹陷 松辽盆地


【摘要】:以松辽盆地古龙凹陷为例,基于钻、测井数据以及三维地震数据,开展末端分流河道-河口坝三维地震表征,对河口坝的动力学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并结合现代赣江三角洲河口坝沉积观测结果,总结分流河道-河口坝的沉积演化模式。古龙凹陷英79井区嫩江组三段可识别出3期分流河道-河口坝。从早期到晚期,泥岩颜色由黑灰色、深灰色到灰绿色转变以及河口坝厚度逐渐减薄(10m、8.5 m和4.25 m),显示湖水由深变浅(17 m、14 m和7 m)。反旋回、漏斗状的河口坝在地震剖面上呈透镜状、高频、中弱振幅反射特征。携带细粒沉积物的水流在末端分流河道出口处,以紊流射流方式注入湖水,形成第1级河口坝。当第1级河口坝坝顶水体较浅时,第1级河口坝停止生长。水流在第1级河口坝两侧分流并水道化,形成次一级分流河道-河口坝。由于水深、分流河道的河口宽度不同,在分流河道末端发育不同级次、不同规模、展布特征差异的河口坝群。河口坝宽度与河口坝长度呈线性正相关,而河口坝长度则与其对应的分流河道口的宽度呈指数相关。
【作者单位】: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省油气成藏地质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学院;中海油研究总院;
【关键词】末端分流河道 河口坝 紊流射流 动力学机制 古龙凹陷 松辽盆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302147,No.41372118) 陕西省教育厅项目(No.14JK1586) 西安石油大学青年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014BS25)资助
【分类号】:P618.13;P631.4
【正文快照】: 引用:李磊,许璐,刘豪,谭卓,唐文.末端分流河道-河口坝三维地震表征及演化——以松辽盆地古龙凹陷英79井区为例[J].石油学报,2016,37(11):1394-1402.Cite:Li Lei,Xu Lu,Liu Hao,Tan Zhuo,Tang Wen.3D seismic characterization and evolution of terminal distributary channel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治国;;河控三角洲河口坝构型分析[J];地质论评;2008年04期

2 温立峰;吴胜和;王延忠;岳大力;李艳平;;河控三角洲河口坝地下储层构型精细解剖方法[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3 刘岩;陈清华;白鹏;杨涛;;河口坝储层精细划分与立体开发应用——以胜利油田永3-1断块沙二下5砂层组为例[J];特种油气藏;2011年01期

4 陈清华;周宇成;孙珂;王晶;王玺;刘岩;孙克兵;;永安镇油田永3断块沙二下河口坝储层结构单元划分及其意义[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5 李强;刘忠保;李少华;贾俊山;柳世成;郭长春;;胜坨三角洲沉积物理模拟方案设计及河口坝分布模式[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3年04期

6 张惠;;古河口坝的类型及其变迁——红岗油田萨一组砂体成因类型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3年04期

7 李云海;吴胜和;李艳平;程会明;辛志国;赵红兵;崔文富;;三角洲前缘河口坝储层构型界面层次表征[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7年06期

8 张春生,刘忠保,施冬,程启贵,张荣彬,马超亚;三角洲分流河道及河口坝形成过程的物理模拟[J];地学前缘;2000年03期

9 国景星;张勇;;梁11断块沙河街组二段河口坝砂岩体夹层特征[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王俊辉;姜在兴;张元福;高丽明;魏小洁;张文昭;;三角洲沉积的物理模拟[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3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石富伦;基于沉积模拟的辫状河三角洲河口坝原型模型建立[D];长江大学;2013年

2 田晓雷;杏北地区河口坝构型及其控剩余油物理模拟[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799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6799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f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