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相页岩孔隙结构特征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页岩为例
本文关键词:陆相页岩孔隙结构特征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页岩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页岩气 陆相页岩 孔隙结构 粉砂质纹层 鄂尔多斯盆地
【摘要】: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张家滩陆相页岩层系中发育大量粉砂质纹层,与相邻纯页岩呈薄互层状产出。为了更全面地研究页岩层系的孔隙结构发育特征,采用物理方法分离页岩岩心中的粉砂质纹层和纯页岩层,综合采用二氧化碳吸附法、氮气吸附法和压汞法获得全孔径范围内的孔隙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粉砂质纹层孔径分布特征呈多峰分布,发育微米级孔隙,孔径较大,总孔体积平均为2.02mL/g,孔隙度平均为5.40%,大孔(50nm)是其孔体积的主要贡献者;纯页岩孔径分布特征呈双峰分布,主要分布在100nm以下孔径区间,孔径较小,总孔体积平均为1.41mL/g,孔隙度平均为3.67%,中孔(2~50nm)是其孔体积的主要贡献者。粉砂质纹层的实测孔隙度是纯页岩孔隙度的1.2~1.8倍,估算渗透率比纯页岩大2~4个数量级。因此,页岩层系中的粉砂质纹层相对纯页岩具有较大的孔径和孔体积,有利于提高页岩层系整体的储渗能力。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陆相页岩气工程研究中心;
【关键词】: 页岩气 陆相页岩 孔隙结构 粉砂质纹层 鄂尔多斯盆地
【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编号:2011ZX08005-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102078)联合资助
【分类号】:P618.13
【正文快照】: 引用格式:Yu Yuxi,Luo Xiaorong,Lei Yuhong,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lacustrine shale porestructure:An example from the Upper-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Ordos Basin[J].NaturalGas Geoscience,2016,27(4):716-726.[俞雨溪,罗晓容,雷裕红,等.陆相页岩孔隙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林晔;李政;朱日房;;页岩气的形成与开发[J];天然气工业;2009年01期
2 张利萍;潘仁芳;;页岩气的主要成藏要素与气储改造[J];中国石油勘探;2009年03期
3 李新景;吕宗刚;董大忠;程克明;;北美页岩气资源形成的地质条件[J];天然气工业;2009年05期
4 聂海宽;唐玄;边瑞康;;页岩气成藏控制因素及中国南方页岩气发育有利区预测[J];石油学报;2009年04期
5 张抗;谭云冬;;世界页岩气资源潜力和开采现状及中国页岩气发展前景[J];当代石油石化;2009年03期
6 刘洪林;王莉;王红岩;魏伟;孙爱;;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适用技术探讨[J];油气井测试;2009年04期
7 张金川;姜生玲;唐玄;张培先;唐颖;荆铁亚;;我国页岩气富集类型及资源特点[J];天然气工业;2009年12期
8 杨镱婷;唐玄;王成玉;汪天凯;任珠琳;谢忱;;重庆地区页岩分布特点及页岩气前景[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9 王祥;刘玉华;张敏;胡素云;刘红俊;;页岩气形成条件及成藏影响因素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0年02期
10 陈尚斌;朱炎铭;王红岩;刘洪林;魏伟;罗跃;李伍;方俊华;;中国页岩气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石油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明;;世界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及面临的环境问题[A];第二届全国特殊气藏开发技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3年
2 叶舒阳;;页岩气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A];浙江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低碳发展综合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王玉芳;包书景;张宏达;葛明娜;王劲铸;孟凡洋;任收麦;;国外页岩气勘查开发进展[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4 吴西顺;;世界各国页岩气政策综述[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01地质科技与国土资源管理科学研讨分会场[C];2013年
5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及前景展望[A];“宝塔油气”杯第四届天然气净化、液化、储运与综合利用技术交流会暨LNG国产化新技术新设备展示会论文集[C];2014年
6 林斌;郭巍;赵肖冰;曹瀚升;王少华;;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概率体积法在三江盆地古生代页岩气中的应用[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7 印兴耀;吴国忱;;页岩气储层地震评价[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8 蔡启宏;傅子云;;地震频率信息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应用的可能性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9 刘禹;王常斌;文建军;宋付权;;页岩气渗流中的力学模型分析[A];第二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上册)[C];2013年
10 滕吉文;刘有山;;中国页岩气成藏和潜在产能与对环境的污染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特提斯研究中心[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白晶 史丰蕾;决策层力推页岩气科技攻关[N];中国能源报;2011年
2 克利福德·克劳斯 汤姆·策勒(美) 王可 译;页岩气开发改变了这里[N];中国化工报;2011年
3 记者 杨晓宇;页岩气开发“十二五”决意提速[N];中国化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窦克林;保障我国能源供应的新支点:页岩气勘探开发[N];中国矿业报;2011年
5 本报驻美国记者 温宪;页岩气或将改变美能源结构[N];人民日报;2011年
6 史蒂凡·尼克拉 王晓苏 编译;德国能复制美“页岩气神话”吗[N];中国能源报;2011年
7 汪陵;页岩气领域的合作令人期待[N];中国工业报;2011年
8 范力 许新峰 顾家瑞;美国页岩气开发提速[N];中国石化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王秀强;页岩气勘探开发 必须走“中国道路”[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滕艳 本报通讯员 李凤;你好,页岩气时代[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为;页岩储层特征与渗流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4年
2 金吉能;页岩气地球物理建模分析[D];长江大学;2015年
3 张宏学;页岩储层渗流—应力耦合模型及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梁顺;长壁开采区内垂直页岩气井稳定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5 赵群;蜀南及邻区海相页岩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有利目标优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6 郭晶晶;基于多重运移机制的页岩气渗流机理及试井分析理论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7 李建青;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选区评价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8 李亚男;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及其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9 翟常博;川东南綦江—仁怀地区页岩气成,
本文编号:6976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697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