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油田低产气井涡流排水采气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4 10:23

  本文关键词:油田低产气井涡流排水采气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涡流工具 排水采气工艺 Fluent数值模拟 实验分析


【摘要】:随着国内油气田进入深入开发阶段,地层的能量越来越小,使得地下的天然气能够携带液体的能力越来越差。当天然气体的速度下降到托举液体至地面所需的临界速度以下时,井筒中液体所受到的托举力不足以将它带出井口,则液体开始会以液滴的形式积聚在井筒底部,逐渐融合为积液。当积液到达一定程度时,会使天然气井的产量急剧下降,甚至停产。为了能够继续开采井下天然气,需要采取措施将井底的积液排出。而传统的排水工艺,需要注入额外的能量,极大的增加了开采的成本。因而发展了具有效率高、污染小、成本低等特点的涡流排水采气工艺。涡流排水采气工艺的功能主要是由一个带有螺旋线的涡流工具来实现的。涡流工具的参数对井下的气液分离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主要研究涡流工具的参数(中心体直径、旋向、导程、螺旋角、螺旋线高度、螺旋线宽度等)对不同的井下工况(气液比、流速等)的分离效果的影响。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工具螺旋角为45°、50°、55°、60°,在气液比是1:5000、1:10000和1:20000,井下压力为2.5MPa和6.5MPa,混合流速为2m/s到10m/s之间的情况下,气液的分离效果和规律。然后分别对中心体为51mm、52mm、53mm,螺旋线宽度为2mm、4mm、6mm,螺旋线高度为3mm、4mm,1倍导程和2倍导程,螺旋线为左旋和右旋等参数,在同上的工况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分析发现50°和55°对以上工况的分离效果较好。大的中心体直径更适用于低产量的气井。螺旋线的宽度和高度分别适应于不同的流速范围。而螺旋线的导程倍数和旋向对分离效果影响不大。然后通过室内涡流模拟实验,来验证计算机的模拟结果和得出的规律。选用不同参数组合成的6个涡流工具进行模拟实验,测量试验数据,然后对比模拟数据,以验证计算机的模拟结果。
【关键词】:涡流工具 排水采气工艺 Fluent数值模拟 实验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E37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5
  • 1.1 概述10
  • 1.2 研究的背景10-11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14-15
  • 第2章 气井井筒内积液及排水采气的问题15-30
  • 2.1 积液形成的原因15
  • 2.2 井筒内积液诊断15-24
  • 2.2.1 气井井底积液原理分析16-22
  • 2.2.2 气井井底积液的判别方法22-24
  • 2.3 天然气井的排水采气工艺24-30
  • 第3章 气液两相流理论及数理方程30-42
  • 3.1 气液两相流流型分析30-38
  • 3.1.1 气液两相流流型的类别30-31
  • 3.1.2 气液两相流的基本参数31-35
  • 3.1.3 气液两相流流型的判别及流型转换35-38
  • 3.2 多相流模型38-42
  • 3.2.1 多相流连续介质力学模型39-40
  • 3.2.2 多相流模型的选择40-42
  • 第4章 涡流工具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42-77
  • 4.1 CFD的介绍42-43
  • 4.2 涡流工具的数学模型建立43-51
  • 4.2.1 几何模型的建立43-45
  • 4.2.2 确定计算模型45-48
  • 4.2.3 参数的设定48-51
  • 4.3 涡流工具作用机理及效果分析51-58
  • 4.3.1 涡流排水采气机理51-52
  • 4.3.2 涡流工具段流场分布52-55
  • 4.3.3 涡流工具段压力场分布55-57
  • 4.3.4 涡流工具对携液能力分析57-58
  • 4.4 螺旋角对涡流工具效果的影响58-63
  • 4.5 中心体直径对涡流工具效果的影响63-66
  • 4.5.1 中心体直径51mm模拟结果63-64
  • 4.5.2 中心体直径52mm模拟结果64-65
  • 4.5.3 中心体直径53mm模拟结果65-66
  • 4.6 螺旋线结构对涡流工具效果的影响66-71
  • 4.6.1 螺旋线宽度对涡流工具效果的影响67-69
  • 4.6.2 螺旋线高度对涡流工具效果的影响69-71
  • 4.7 螺旋线导程对涡流工具效果的影响71-75
  • 4.7.1 油管压力6.5MPa71-73
  • 4.7.2 油管压力2.5MPa73-75
  • 4.8 螺旋线旋向对涡流工具效果影响75-77
  • 第5章 涡流工具室内实验77-86
  • 5.1 实验设备77-78
  • 5.2 实验工具的参数、目的及内容78-79
  • 5.2.1 实验工具参数78
  • 5.2.2 实验目的78-79
  • 5.2.3 实验内容79
  • 5.3 实验结果分析79-86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86-88
  • 6.1 结论86
  • 6.2 展望86-88
  • 参考文献88-90
  • 致谢90-91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91-9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志;栾国华;梁政;邓雄;廖云虎;;机抽排水采气配套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天然气工业;2009年05期

2 曹光强;王云;谭其艳;;毛细管注剂排水采气技术研究[J];钻采工艺;2009年05期

3 王晓东;;天然气排水采气技术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年S1期

4 何桥松;陈婕;李蒋军;杨庆;;国外排水采气新工艺综述[J];内江科技;2012年04期

5 包家捷;赤水气田旺隆10井小油管排水采气设想[J];贵州地质;2000年02期

6 周丽华,付广;大庆外围气田复合排水采气技术[J];新疆石油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7 钟晓瑜;池27井机抽排水采气效果分析[J];钻采工艺;2003年S1期

8 杜坚,周洁玲;深井低压底水超声排水采气方法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4年06期

9 侯光东,张玄奇;排水采气综合平台软件的研制与开发[J];断块油气田;2005年01期

10 黎洪珍;杨涛;汪小平;钟国春;;池27井区排水采气工程技术进展及成效[J];钻采工艺;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常鹏;成育红;曹朋亮;李大昕;邹远军;杨鹏;杜孝华;;苏东气田排水采气技术研究[A];青年人才与石化产业创新发展——第七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刘锐;青松;邹远军;常鹏;张浩;;井口自动加注装置应用效果分析[A];青年人才与石化产业创新发展——第七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洪鸿;李强;刘帮华;田喜军;徐勇;胡均志;刘鹏;李耀;武浩;王磊;胡阳明;张玉华;;旋流雾化井下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A];石化产业创新·绿色·可持续发展——第八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曹朋亮;姚欣欣;李媛;;井筒积液位置判识方法研究[A];低碳经济促进石化产业科技创新与发展——第九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岳君;张晓军;周妮妮;周建;魏自涛;万洪波;;苏14井区气井井筒涡流试验效果分析[A];石化产业创新·绿色·可持续发展——第八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王惠;宋汉华;冯朋鑫;徐文龙;谈泊;于淑珍;李彦彬;卢文伟;;苏里格气田气井积液数字化分析技术及应用[A];低碳经济促进石化产业科技创新与发展——第九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周泽山;“排水采气”显功效[N];中国矿业报;2003年

2 记者 周泽山;西南油气田排水采气技术日渐成熟[N];中国石油报;2003年

3 记者 幸福;“水中捞气”增产630万立[N];大庆日报;2011年

4 记者 杨文礼 通讯员 田建峰 曹成寿;长庆“水中捞气”20多亿立方米[N];中国石油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宇鹤;居安思危换来艳阳天[N];厂长经理日报;2002年

6 特约记者 张峰 通讯员 肖元相;提高单井产量 助力致密气开发[N];中国石油报;2014年

7 李传富 谢飞 朱庆;涡流井下技术在西南地区获得成功[N];中国工业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云;涡流助排机理及井下工具研发[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乐;低压低产气井涡流工具优化设计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晏显炜;射流涡流排水采气模拟实验台设计及试验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3 吴丹;涡流排水采气机理及应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4 冯明喜;连续油管排水采气系统优化设计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5 高利军;延长气田泡排剂选型和注入方法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6 张仕峰;PG气田主体边部气井排水采气对策研究[D];重庆科技学院;2016年

7 朱远鹏;排水采气涡流工具优化设计与仿真[D];长江大学;2016年

8 周志稳;连续管速度管柱关键技术研究[D];长江大学;2016年

9 康健;组合式排水采气工具在采气过程中的数值模拟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10 贾彦伯;油田低产气井涡流排水采气技术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7307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7307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b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