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的定量表征
发布时间:2017-08-24 11:35
本文关键词: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的定量表征
更多相关文章: 页岩 孔隙结构 低压氮气吸附 高压压汞 核磁共振 定量表征 龙马溪组 四川盆地
【摘要】:页岩孔隙结构的定量表征可为页岩储层质量评价提供基础参数,但是利用常规方法很难准确表征页岩的微米—纳米级孔隙结构。以四川盆地龙马溪组含气页岩为研究对象,综合对比常用的氮气(N2)吸附法、高压压汞法、核磁共振法等页岩测试手段的原理及优缺点,提出利用低压氮气吸附法测得的累计孔径分布来拟合页岩核磁T2谱相对应的累计孔径分布,优化页岩核磁T2谱与孔径的转换系数C,进而应用核磁共振测试结果来表征页岩中不同尺度的孔隙分布。该方法可以弥补传统的低压氮气吸附与高压压汞联合表征方法的不足,因为高压压汞法测试可能会导致页岩破裂,产生大量微米级裂缝,这些微裂缝很难与天然微裂缝区分开。此外,核磁共振具有对岩样加工简单、人工破坏性小、测试不需外来压力等优点,因此推荐低压氮气吸附法与核磁共振法联合表征页岩的孔隙结构方法,它能科学、准确地表征页岩的孔喉分布。研究表明,龙马溪组页岩孔径分布曲线具有双峰或三峰特征,主要孔径为0.2~100.0 nm,介孔和微孔占优势,孔隙体积百分比分别为67.75%和25.33%。最终明确了该区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的定量表征方法。
【作者单位】: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 页岩 孔隙结构 低压氮气吸附 高压压汞 核磁共振 定量表征 龙马溪组 四川盆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致密气藏储层干化、提高气体渗流能力的基础研究”(编号:51534006)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产能保护的致密砂岩气藏水基欠平衡钻井欠压值研究”(编号:51304167)联合资助
【分类号】:P618.13
【正文快照】: 0引言页岩储层孔隙系统的表征是评价页岩储层好坏的关键,优选出有效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来精确表征页岩孔隙结构至关重要。页岩气主要以吸附态和游离态赋存于富有机质和纳米级孔隙的页岩地层系统中[1-2],孔隙最小可以小到分子间间隙[3-5],一般测试手段很难准确表征页岩不同大小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树根;马文辛;LUBA Jansa;黄文明;曾祥亮;张长俊;;四川盆地东部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特征[J];岩石学报;2011年08期
2 张春明;姜在兴;郭英海;张维生;;川东南—黔北地区龙马溪组地球化学特征与古环境恢复[J];地质科技情报;2013年02期
3 张小龙;李艳芳;吕海刚;闫建萍;妥进才;张同伟;;四川盆地志留系龙马溪组有机质特征与沉积环境的关系[J];煤炭学报;2013年05期
4 王适择;李忠权;郭明;李洪奎;;川南长宁地区龙马溪组页岩裂缝发育特征[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年36期
5 周恳恳;牟传龙;梁薇;葛祥英;;湘西北龙山、永顺地区龙马溪组潮控三角洲沉积的发现——志留纪“雪峰隆起”形成的新证据[J];沉积学报;2014年03期
6 刘树根;王世玉;孙玮;冉波;杨迪;罗超;叶sズ,
本文编号:7311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731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