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大型输油管道站场中性点接地及保护方式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25 21:28

  本文关键词:大型输油管道站场中性点接地及保护方式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大型输油管道站场 中性点接地方式 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 单相接地故障 接地保护配置


【摘要】:在中压配电系统中,工程上常用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大致有三种: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和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本文基于对三者的原理、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的分析,引出大型输油管道站场常用的中性点接地方式,从而对大型输油管道站场变配电系统的不接地运行及保护方式进行研究,重点对大型输油管道站场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及保护方式进行研究。本文采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比较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大型输油管道站场中性点接地及保护方式进行研究,形成一套理论结合实际的分析论证体系,为今后的类似工作打下基础并积累相关经验。同时为靠近人口密集地区、接近或依托城区配电网的管道站场中性点接地及保护方式的选取提供指导意义。随着国内输油管网的日益密集,大型输油管道站场的站址已不局限于地广人稀的偏远地区,很多站场已靠近人口密集的区域,甚至建设在临近城区或工业开发园周边,用电依托城市中心电网。此外,原油管道的末站、成品油管道首站均比邻炼厂设置,用电也基本上依托相邻炼厂。站场的供配电设计必须与所依托的电网运行特点和结构特点相匹配,选取适当的中性点接地形式和保护方式,提高供电可靠性。本文基于对常用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原理、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的分析,引出大型输油管道站场常用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及单相接地保护配置方案。通过典型实例研究大型输油管道站场经常采用的不接地运行方式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过电压的处理,并对变压器、输油泵电动机的单相接地保护进行对应研究。重点对四川某成品油管道首站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的变配电系统进行研究,分析考虑站场实际情况及投资等因素确定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的合理性,并对接地电阻进行计算,最后对站场变配电系统的进线、母联、站变压器、输油泵电动机进行保护整定计算。通过典型实例研究为大型输油管道站场中性点接地及保护方式提供分析思路。
【关键词】:大型输油管道站场 中性点接地方式 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 单相接地故障 接地保护配置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E973;TM86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7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12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12-15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3-14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4-15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15-17
  • 1.3.1 课题研究的目的15
  • 1.3.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要解决的关键问题15-16
  • 1.3.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6-17
  • 第2章 大型输油管道站场中性点接地方式17-29
  • 2.1 中性点接地方式分类17
  • 2.2 常用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原理及优缺点17-25
  • 2.2.1 中性点不接地方式18-20
  • 2.2.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20-22
  • 2.2.3 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方式22-25
  • 2.3 常用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适用范围25-26
  • 2.4 大型输油管道站场中性点接地方式介绍26-28
  • 2.4.1 中性点接地方式26
  • 2.4.2 中性点接地保护方式26-28
  • 2.5 本章小结28-29
  • 第3章 典型不接地站场分析29-37
  • 3.1 典型配电网系统接线图29-30
  • 3.2 典型配电网参数30
  • 3.2.1 主变压器参数30
  • 3.2.2 站用变压器参数30
  • 3.2.3 线路参数30
  • 3.3 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计算30-32
  • 3.4 配电系统运行方式及过电压保护32-34
  • 3.4.1 消弧消谐装置的原理32-33
  • 3.4.2 消弧消谐装置的特点33-34
  • 3.5 中性点不接地的配电网保护整定分析34-36
  • 3.5.1 站变压器的单相接地保护34-35
  • 3.5.2 输油泵电动机单相接地保护35-36
  • 3.6 本章小结36-37
  • 第4章 典型经低电阻接地站场分析37-51
  • 4.1 系统概况37-38
  • 4.1.1 配电网系统接线图37-38
  • 4.1.2 线路参数38
  • 4.2 系统电容电流计算38-39
  • 4.3 接地方式的确定39-40
  • 4.3.1 确定中性点接地方式39
  • 4.3.2 确定接地电阻39-40
  • 4.4 接地保护方式及整定分析40-50
  • 4.4.1 主变压器的零序电流保护40-41
  • 4.4.2 主变压器经零序间隙接地保护41-42
  • 4.4.3 成品油首站10kV系统保护整定计算42-50
  • 4.5 本章小结50-51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51-53
  • 5.1 结论51-52
  • 5.2 展望52-53
  • 参考文献53-5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57-58
  • 致谢58-59
  • 作者简介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剑峰;;660V供电系统中性点接地研究[J];煤矿机械;2012年05期

2 蒋麦占;;中性点应接地——美国中性点接地实践的进展历史[J];工程设计与研究;2001年01期

3 李润先;矿井高压配电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应用方式[J];煤炭科学技术;1989年05期

4 蔡松;;配电网中性点接地运行方式分析[J];矿业工程;2011年01期

5 孙庆海;田刚;;浅析煤矿配电网中性点接地[J];煤矿现代化;2010年02期

6 李跃新;关于中性点接地电阻器的理论探讨[J];铜业工程;2003年04期

7 马亚兵;王川林;邵军;;中性点接地电阻柜在水泥生产线上的应用[J];新世纪水泥导报;2009年04期

8 韩光跃,张敏,,武建森;中小煤矿中性点接地势在必行[J];山西煤炭;1995年01期

9 许淑辉,冯平,朱伟;中性点接地电力系统铁磁谐振理论分析[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10 何文林;三相电源的中性点接地隔离与消弧技术[J];煤矿机电;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陆国庆;姜新宇;周良才;梅中健;师冬霞;芮冬阳;陈锐;;我国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技术的发展趋势[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2 王云峰;;变电站10kV中性点接地综合保护装置[A];虚拟运营与云计算——第十八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3 钟定珠;彭向阳;李谦;;电网失去中性点接地而引起避雷器爆炸事故的分析[A];电工陶瓷第七次学术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世根 耿妍 于淼清;电网中性点接地误区浅谈[N];中国电力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郭金红;大型输油管道站场中性点接地及保护方式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2 王燕;船舶中压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与过电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彭桂喜;滨海地区配网中性点接地改造方案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许瑶;基于IGBT的配电网中性点接地阻抗控制系统[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5 谷双魁;一种中性点接地新方法及其实现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周广滨;辽宁阜新彰东风电场35kV中性点接地改造分析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7 肖云;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小电抗选择及保护整定计算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383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7383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0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