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自生酸深穿透酸压技术
本文关键词: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自生酸深穿透酸压技术
更多相关文章: 碳酸盐岩油藏 自生酸 导流能力 酸压 塔河油田
【摘要】:随着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勘探开发区块向外围扩展,储层条件越来越差,需要通过酸压提高产能,高温条件下常规酸液酸岩反应速度快、滤失量大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酸液深穿透效果。为此,研制了一种在高温下缓慢生酸的耐温型自生酸体系,该体系由高聚合羰基化合物(A剂)和含氯有机铵盐类(B剂)组成。室内试验结果表明,A剂、B剂的体积比为1∶1时生酸能力最强,自生酸具有较低的酸岩反应速率及较好的酸蚀裂缝导流能力,且与塔河油田地层水及常用工作液体系的配伍性良好。该自生酸体系在塔河油田累计应用15井次,油井酸压后的自喷时间和产油量比邻井(未应用自生酸酸压)平均提高了1.5~2.5倍,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研究表明,自生酸深穿透酸压技术能够满足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深穿透改造的要求。
【作者单位】: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濮阳佰斯泰油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关键词】: 碳酸盐岩油藏 自生酸 导流能力 酸压 塔河油田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高效酸压改造技术”(编号:2011ZX05014-006)资助
【分类号】:TE357.2
【正文快照】: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埋深超过6 000 m,储层温度高达110~200℃,非均质性强。随着油田开发不断向外围扩展,储层酸压面临储层条件变差、高温下酸岩反应速度加快、滤失量增大、裂缝导流能力难保持等难题,酸蚀裂缝长度受限严重制约了油藏开发效果[1-4]。影响酸蚀裂缝长度的主要因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国芬,孙国峰,张旭光;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塔河油田的应用[J];新疆地质;2000年02期
2 本刊编辑部;;塔河油田发现12个巨型“地下油库”[J];新疆石油地质;2008年02期
3 本刊编辑部;;塔河油田出现第一口日产超千吨油井[J];新疆石油地质;2008年02期
4 王海峰;张行典;鬲晓宁;;压差密度仪在塔河油田的应用研究[J];石油仪器;2012年02期
5 孟庆生,赵新庆,江山红,刘贵传;多元醇钻井液在塔河油田的应用[J];石油钻探技术;2000年06期
6 罗荣;;塔河油田超深井测井监督模式探讨[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1年10期
7 刘成根;余传斌;;探究塔河油田产液剖面测井工艺技术[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年11期
8 薄启炜;邓洪军;张建军;刘榧;;塔河油田深抽工艺与井筒储层优化技术[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0年02期
9 苏江玉;俞仁连;;对塔河油田油气成藏地质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J];石油实验地质;2011年02期
10 许克明;;塔河油田单元储量动态计算方法与评价[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传刚;王铁冠;胡宗全;许化政;高金慧;周新科;张玉兰;;塔河油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藏意义[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王传刚;王铁冠;胡宗全;周新科;许化政;高金慧;;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藏意义[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杨宇;康毅力;周文;康志宏;;水驱油特征分析方法在塔河油田4区缝洞型油藏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马安来;张水昌;张大江;金之钧;;轮南、塔河油田稠油油源对比[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5 仵岳奇;刘瑞林;柳建华;马勇;蔺学e,
本文编号:7418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741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