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径桥塞与可溶球技术在页岩气X井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大通径桥塞与可溶球技术在页岩气X井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页岩气 水平井 分簇射孔 大通径桥塞 可溶球
【摘要】:以页岩气水平井—X井的射孔与桥塞联作工艺为对象,为解决该井分段压裂后连续油管钻塞困难,同时提高该井作业时效、降低后续成本,采用了分簇射孔与大通径桥塞加可溶球联作的工艺技术。分析了大通径桥塞技术特点、阐述了作业的基本工艺及在X井应用中的器材优选,包括工艺技术选择、大通径桥塞、可溶球、坐封工具、射孔器材以及射孔与桥塞联作管串设计与通过能力分析等。在常压、95℃清水介子中,对X井采用的Φ83mm可溶球进行了溶解测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可溶球有效压裂的作用时间大于12h。通过X井实际作业情况表明了大通径桥塞与可溶球技术对页岩气深井、长水平段井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测井公司;
【关键词】: 页岩气 水平井 分簇射孔 大通径桥塞 可溶球
【分类号】:TE931.2;TE37
【正文快照】: 页岩气是指位于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天然气聚集[1]。页岩气藏因为页岩基质孔隙度很低,最高仅为4%~5%,渗透率小于1×10-3μm2[2],为此多级分段压裂成为了当前页岩气藏开发的关键技术,其中泵送复合桥塞分簇射孔联作-分段压裂工艺是广泛应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月先;钟水清;;川渝地区页岩气藏勘探新选向研讨[J];青海石油;2008年03期
2 赵群;王红岩;刘人和;拜文华;张晓伟;;世界页岩气发展现状及我国勘探前景[J];天然气技术;2008年03期
3 张金川;汪宗余;聂海宽;徐波;邓飞涌;张培先;殷毅;郭华强;林拓;张琴;张德明;;页岩气及其勘探研究意义[J];现代地质;2008年04期
4 张林晔;李政;朱日房;;页岩气的形成与开发[J];天然气工业;2009年01期
5 张利萍;潘仁芳;;页岩气的主要成藏要素与气储改造[J];中国石油勘探;2009年03期
6 李新景;吕宗刚;董大忠;程克明;;北美页岩气资源形成的地质条件[J];天然气工业;2009年05期
7 李建忠;董大忠;陈更生;王世谦;程克明;;中国页岩气资源前景与战略地位[J];天然气工业;2009年05期
8 谭蓉蓉;;专家谈页岩气[J];天然气工业;2009年05期
9 聂海宽;唐玄;边瑞康;;页岩气成藏控制因素及中国南方页岩气发育有利区预测[J];石油学报;2009年04期
10 刘永权;;页岩气成因类型及控制因素浅析[J];才智;2010年2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明;;世界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及面临的环境问题[A];第二届全国特殊气藏开发技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3年
2 叶舒阳;;页岩气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A];浙江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低碳发展综合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吴西顺;;世界各国页岩气政策综述[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01地质科技与国土资源管理科学研讨分会场[C];2013年
4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及前景展望[A];“宝塔油气”杯第四届天然气净化、液化、储运与综合利用技术交流会暨LNG国产化新技术新设备展示会论文集[C];2014年
5 林斌;郭巍;赵肖冰;曹瀚升;王少华;;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概率体积法在三江盆地古生代页岩气中的应用[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6 印兴耀;吴国忱;;页岩气储层地震评价[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7 蔡启宏;傅子云;;地震频率信息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应用的可能性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8 刘禹;王常斌;文建军;宋付权;;页岩气渗流中的力学模型分析[A];第二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上册)[C];2013年
9 滕吉文;刘有山;;中国页岩气成藏和潜在产能与对环境的污染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特提斯研究中心[C];2014年
10 刘海锋;赵玮;;关于页岩气开发技术状况及研究方向分析[A];2014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克利福德·克劳斯 汤姆·策勒(美) 王可 译;页岩气开发改变了这里[N];中国化工报;2011年
2 记者 杨晓宇;页岩气开发“十二五”决意提速[N];中国化工报;2011年
3 汪陵;页岩气领域的合作令人期待[N];中国工业报;2011年
4 范力 许新峰 顾家瑞;美国页岩气开发提速[N];中国石化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王秀强;页岩气勘探开发 必须走“中国道路”[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6 本报记者 李鑫轶;勘探页岩气不可照搬美国模式[N];中国石化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奚震;唤醒页岩气要过技术这道坎[N];中国石化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韩晓杰;我国页岩气开采蓄势待发[N];中国石化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林英;“页岩气革命”你了解多少?[N];光明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刘洋;波兰开采页岩气态度坚决[N];中国能源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宏学;页岩储层渗流—应力耦合模型及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赵群;蜀南及邻区海相页岩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有利目标优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3 郭晶晶;基于多重运移机制的页岩气渗流机理及试井分析理论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4 李建青;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选区评价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5 李亚男;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及其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6 牛聪;页岩气藏基质渗透率修正及试井分析方法[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7 梁利平;页岩气藏体积压裂评价及产能模拟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8 邓佳;页岩气储层多级压裂水平井非线性渗流理论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9 聂昕;页岩气储层岩石数字岩心建模及导电性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10 俞杨烽;富有机质页岩多尺度结构描述及失稳机理[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龙;页岩气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2 苏俊;页岩气储层双侧向测井有限元正演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颜君;页岩气储层感应测井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琚璇;中国页岩气产业发展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5 相智文;延长陆相页岩气储层分段多簇压裂裂缝模拟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6 孙艳玲;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页岩纳米级孔隙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7 田枭;页岩气水力压裂过程中压裂液—甲烷—矿物反应实验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8 李鹏飞;南方富有机质页岩复电阻率测试分析与激电机理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9 殷诚;页岩气技术进步及其贡献率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10 王俊祥;页岩气水基钻井液技术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630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763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