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盆地压裂裂缝展布及对煤系“三气”共采的指示意义
本文关键词:沁水盆地压裂裂缝展布及对煤系“三气”共采的指示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煤系“三气”共采 二次生烃 起裂压力 天然裂缝起裂 裂缝展布 压裂配套
【摘要】:为提高煤系"三气"共采压裂效果,对沁水盆地煤系"三气"共采进行了压裂配套设计.以煤系"三气"共生成藏为共采前提,基于水力压裂、岩石力学等测试手段研究区域应力特征,依据最大周向应力和二维线弹性断裂理论探讨应力作用下压裂裂缝展布规律,认为沁水盆地煤系储层具有充足的气源供给和合适的空间叠置关系,具有很好的煤系"三气"共采前景.研究结果表明:应力控制下各类储层起裂压力大小为:煤砂岩泥页岩,煤起裂压力转换深度最大;天然裂隙起裂程度大小为:泥页岩砂岩煤;压裂新起裂角展布趋势相似.压裂效果综合指数砂岩(0.041)煤岩(0.036)泥页岩(0.025).示范井揭示煤系"三气"可分为3类次级气藏,5种气藏组合.基于递进排采理论对各类气藏组合进行压裂配套设计,极大程度避免对临近气藏的压裂干扰.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煤系“三气”共采 二次生烃 起裂压力 天然裂缝起裂 裂缝展布 压裂配套
【基金】:山西省煤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MQ2014-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2135) 江苏省研究生创新工程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KYLX15_1397)
【分类号】:TE37
【正文快照】: 煤系天然气系指与煤系有关的天然气,包括煤层气、页岩气、致密砂岩气以及天然气水合物等,主要指前三者合称煤系“三气”[1-2].沁水盆地作为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示范区,开发过程中揭示开采深度大于850m时产气量出现急剧下降,甚至缺乏产能.因此从煤层气独立角度出发,常将埋深1 2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刚;沁水盆地燕山期构造热事件及其油气地质意义[J];西北地质科学;1997年02期
2 孙占学;张文;胡宝群;李文娟;潘天有;;沁水盆地地温场特征及其与煤层气分布关系[J];科学通报;2005年S1期
3 李明宅;沁水盆地煤层气勘探及地质分析[J];天然气工业;2000年04期
4 杨克兵;钱铮;刘欢;郑扶军;郭增强;;沁水盆地煤系地层游离气成藏条件分析[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3年07期
5 景兴鹏;;沁水盆地南部储层压力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2年02期
6 李国富;侯泉林;;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井排采动态过程与差异性[J];煤炭学报;2012年05期
7 樊生利;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勘探成果与地质分析[J];天然气工业;2001年04期
8 徐刚;李树刚;丁洋;;沁水盆地煤层气富集单元划分[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3年06期
9 骆祖江;沁水盆地3~#煤层气井三维数值模拟[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段毅,吴保祥,郑朝阳,王传远,张辉,陶明新,刘金钟,张小军;山西沁水盆地煤生烃动力学研究[J];科学通报;2005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振宏;王一兵;苏现波;;沁水盆地南部煤体变形特征及成因[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顾娇杨;叶建平;房超;邵龙义;;沁水盆地页岩气资源前景展望[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方爱民;李继亮;侯泉林;琚宜文;秦勇;;走滑构造对沁水盆地现今构造格局及煤层气赋存富集的影响[A];构造地质学新理论与新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段毅;吴保祥;;沁水盆地上古生界煤岩生气热模拟及其对煤层气形成的示踪意义[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5 孟贵希;王立志;刘厚裕;邓玉胜;周国文;赵景辉;;沁水盆地和顺区块15号煤层含气量主控因素研究[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通讯员 孙红燕 郑扬;山西沁水盆地掀起新一轮煤层气勘探热潮[N];中国石油报;2011年
2 韩举锋邋张蕊;山西沁水盆地煤层气资料采集步伐加快[N];中国石油报;2008年
3 记者 高云才;我国连续发现8个亿吨级油田[N];人民日报;2014年
4 通讯员 邹莉娜;24天压裂38口井 创晋城压裂最高记录[N];大庆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罗陶涛;沁水盆地煤岩储层特征及压裂增产措施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2 周枫;沁水盆地煤层气储层岩石物理及物理模拟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3 杨焦生;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开发机理及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飞;山西沁水盆地煤岩储层特征及高产富集区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2 王鹏;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游离气多赋存类型依存关系定量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3 和丽娜;沁水盆地煤型气生成过程及成藏期次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4 吕建伟;沁水盆地及左权区块烃源岩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5 程相振;沁水盆地南部煤储层综合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6 冯小英;山西沁水盆地郑庄煤层气储层地震预测技术方法应用研究[D];长江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947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794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