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式多级点火分簇射孔技术
本文关键词:编码式多级点火分簇射孔技术
【摘要】:多级点火分簇射孔技术是复合桥塞-分簇射孔工艺技术中十分重要的技术环节之一。多级点火分簇射孔技术主要控制复合桥塞的点火座封和多簇射孔器的分级点火起爆。为了实现选发射孔,往往采用编码式电子开关来控制点火,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施工作业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
【关键词】: 多级点火 选发射孔 编码式电子开关
【分类号】:TE257.1
【正文快照】: 0引言多级点火分簇射孔技术是利用单芯电缆将串接在一起的多个射孔器下放到井内预定位置后,根据井下射孔层段要求,从底部开始逐层进行分级点火。目前分级点火技术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1]:一是采用压力机械开关装置,由下部射孔枪起爆后,产生的爆炸压力推动机械开关闭合,接通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林松;复合射孔技术在平湖油气田获得成功[J];海洋石油;2004年02期
2 ;2008年度射孔技术研讨会征文通知[J];测井技术;2008年02期
3 ;射孔技术交流会征文通知[J];测井技术;2009年02期
4 敬秀;建波;跃强;;川庆分簇射孔技术成功抢滩壳牌市场[J];中国石油石化;2012年09期
5 李志远;;常见的射孔深度错误及规避措施[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年08期
6 张曼雨;;关于对射孔技术的研究与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15期
7 本刊通讯员;;向深井射孔技术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全国第二次深井射孔技术攻关座谈会在西安召开[J];测井技术;1978年05期
8 陈旭然;张林通;;油气井射孔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年02期
9 张志全,彭义成;射孔技术在江汉油田的应用研究[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10 王艳萍,黄寅生,潘永新,薛爱莲;复合射孔技术的现状与趋势[J];爆破器材;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曹宇欣;李东山;李亚平;代红霞;;优化射孔技术在吉林油田的应用[A];“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吉林省第三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2 刘建双;周波;曹红海;;江汉射孔技术应用与发展[A];“南方复杂地层井筒新技术”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3 胡强法;马卫国;张友军;;水力深穿透射孔用于近井带改造的分析[A];2004年石油装备年会暨庆祝江汉机械研究所建所4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吴洪举;张建心;蒋勇;张友军;胡强法;;水力深穿透射孔技术在锦州采油厂的初步应用[A];2007年石油装备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7年
5 沈健;边宗斌;武佩良;;射孔技术在天津市滨海新区馆陶组热储层回灌工程中的应用[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4分会场-地热能开发利用与低碳经济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冯彬;吴丽波;滕立英;平立秋;赵启军;;高效复合射孔技术在英台油田萨尔图油层的应用[A];“加入WTO和科学技术与吉林经济发展——机遇·挑战·责任”吉林省第二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则阳邋孟立;中原测井射孔班组“三管齐下”创市场优势[N];工人日报;2007年
2 通讯员 陈华彬 特约记者 裴敬秀;川庆测井定方位射孔技术取得阶段性成果[N];中国石油报;2009年
3 一苇 王福华;胜利油田定方位射孔技术填补空白[N];中国石化报;2009年
4 特约记者 杨念;四川射孔技术再上新台阶[N];中国石油报;2000年
5 记者 刘泓波邋通讯员 谭华灵;破解两低一高地层射孔难题[N];中国石油报;2008年
6 记者 张贵志 通讯员 朱文平;把用户需求放在第一位[N];中国石油报;2006年
7 记者 陶文忠 特约记者 孙希江;为大庆射孔品牌增辉[N];中国石油报;2006年
8 通讯员 赵斌学 贺红民 朱莉莎;中油测井长庆事业部—— 填补射孔技术空白[N];中国石油报;2011年
9 魏志强 通讯员 赵秋来;大港测井首次与海洋石油合作[N];中国石油报;2004年
10 梁先林 裴敬秀;小队忙上井 后勤忙保障[N];中国石油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汪修全;低透气性煤层复合射孔技术提高瓦斯抽采率及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2 彭兴力;应用复合射孔技术提高低渗透率煤层瓦斯抽采率试验研究[D];华北科技学院;2016年
3 张娜;水力喷砂射孔压裂联作技术方法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4 孙龙勇;高压水射流深穿透水平射孔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索明武;大庆长垣薄差层二次增效射孔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项宏君;增压多级起爆射孔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7 范裕如;串联外套式增效射孔技术研究[D];中北大学;2013年
8 杨卫化;水力深穿透射孔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9 朱相慧;水平井泵送射孔技术研究[D];重庆科技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8253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825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