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川西拗陷新场构造上沙溪庙组储层下限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11 03:12

  本文关键词:川西拗陷新场构造上沙溪庙组储层下限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川西拗陷 新场构造 上沙溪庙组 致密砂岩储层 储层下限 渗透率


【摘要】:川西拗陷新场构造中侏罗统上沙溪庙组为致密砂岩储层,储层物性非均质性强。为提高储层评价精度,选择与油气实际产能关系最为密切的渗透率为主要研究对象,并根据储层微观孔隙结构非均质性特点,对不同孔隙结构的3类储层分别进行评价。综合运用最小含气喉道半径法、经验统计法、产能系数法和气藏工程法等方法研究渗透率下限特征,确定出储集渗透率和有效渗透率下限分别为0.07×10-3μm2和0.1×10-3μm2。依据3类储层各自的孔渗关系,进一步确定各类储层的储集孔隙度下限:Ⅱ类为9.4%、Ⅲ类为14.6%;有效孔隙度下限:Ⅰ类为4.6%、Ⅱ类为10.3%、Ⅲ为16.0%。
【作者单位】: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川西拗陷 新场构造 上沙溪庙组 致密砂岩储层 储层下限 渗透率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2-004-001)
【分类号】:P618.13
【正文快照】: of the porosity are further determined.The porosity cutoff of reservoir are 9.4%,14.6%for class IIand class III and the porosity cutoff of effective reservoirs are 4.6%,10.3%,16%for classⅠ,classⅡand classⅢrespectively.储层下限的确定是油气藏评价中的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平;卜淘;;一点法在新场上沙溪庙组气藏的应用[J];天然气技术与经济;2011年05期

2 李国新;徐胜林;陈洪德;时志强;高山;;川西坳陷中段中侏罗统上沙溪庙组层序岩相古地理及砂体展布特征[J];中国地质;2012年01期

3 杨光龙;崔登伟;杨旭;钟祖峰;张辉;;黔北上沙溪庙组铜矿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以习水县条台铜矿为例[J];地质与资源;2011年04期

4 张慧娟;时志强;安红艳;曾德勇;张华;;川西侏罗系上沙溪庙组砂岩中绿泥石的成岩耗水作用及其油气地质意义[J];四川地质学报;2010年04期

5 吕正祥,卿淳;川西新场气田上沙溪庙组储层渗透性的地质影响因素[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1年02期

6 王亮国,何鲤;洛带气田上沙溪庙组沉积相与天然气富集的砂体类型[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3年02期

7 赵智鹏;刘建;苏茂章;刘媛媛;周新硕;邢函;;新场气田上沙溪庙组Js_2~(1、3)气层沉积微相特征[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3年02期

8 王旭;李祖友;邓文龙;严小勇;徐广鹏;;新场气田上沙溪庙组气藏井间连通与裂缝发育关系初探[J];特种油气藏;2011年02期

9 张晟,李书舜;新场气田上沙溪庙组下部气藏沉积微相研究[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10 尹朝云;刘伟;王勇飞;;新场气田上沙溪庙组JS_2气藏储层建模研究[J];断块油气田;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陈明泉;新星西南局老井挖出“金娃娃”[N];中国石化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凯歌;川西洛带地区上沙溪庙组储层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2 曾熠;川西前陆盆地中侏罗统上沙溪庙组砂体展布特征其主控因素[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3 赵智鹏;新场气田上沙溪庙组Js_2~(1、3)气层沉积微相特征研究[D];长江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282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8282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c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