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微生物代谢烷烃过程研究
本文关键词:采油微生物代谢烷烃过程研究
【摘要】:采用重氮甲烷衍生法对微生物降解烷烃过程中的酸性中间产物进行甲基化衍生后进行GC-MS色谱测定。结果表明微生物对正十四烷、正二十二烷和非正构烷烃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的降解能力。初步判断采油微生物是以末端单加氧的形式代谢正二十二烷生成二十二烷醇,然后进一步氧化成酸,进入β-氧化过程。
【作者单位】: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采收率二室;大庆师范学院生物工程学院;
【关键词】: 微生物采油 烷烃降解 β-氧化
【正文快照】: 微生物降解原油能力是制约微生物采油技术(MEOR)的主要因素之一[1],若能将微生物采油技术所应用的碳源逐渐由碳水化合物转向碳氢化合物转变,将会大大增强微生物与原油间的互动,降低开采成本,并提高采收率[2]。对烷烃生物降解的研究始于1941年,大部分研究工作都涉及底物与产物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祥为;唐芳;花日茂;汤锋;李学德;操海群;;农药微生物降解研究现状[A];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安徽食品安全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徐昶儒;邹翔;汲晨锋;季宇彬;;2,6-二硝基甲苯微生物降解及毒性研究[A];转化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岩;蒋继志;马平;刘翠芳;;微生物降解农药研究的新进展[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李岩;蒋继志;马平;刘翠芳;;微生物降解农药研究的新进展[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05年
5 周叶锋;廖晓兰;;环境中农药的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A];第二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乔润香;彭星星;钟国华;胡美英;;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微生物降解研究现状与方向[A];植物保护与现代农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徐文迪;牛明芬;;有机磷农药微生物降解技术研究进展[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A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8 杨秀山;赵军;钱城;董雪;;微生物降解生物质气化洗焦废水和焦油的初步研究[A];中国太阳能学会生物质能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01年
9 张云;张海涛;;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A];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年专刊(一)[C];2013年
10 田贞乐;朱丽华;唐和清;;石油烃类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过程的简易评价方法[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应用化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吴文;吴江利用微生物降解农残效果好[N];农民日报;2009年
2 王树声 黄佩杰;农残微生物降解技术——绿色的保证[N];农资导报;2004年
3 南京日报记者 秦宵喊;南农大“微生物降解农药”效益惊人[N];南京日报;2005年
4 记者 沈雪梅;探寻微生物降解污水途径[N];南通日报;2010年
5 ;微生物降解污水新技术通过鉴定[N];今日信息报;2004年
6 国家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 秦虹邋何成磊;污水治理需要微生物降解技术[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7 胡宇;高效农残降解菌剂问世[N];农资导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于波;孤对电子杂环类环境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陆泗进;土壤柴油污染物微生物降解强化技术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阮爱东;尼古丁的土壤微生物生态毒理和微生物降解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王楠希;微生物降解除草剂苯磺隆的相关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5 康占海;甲嘧磺隆的微生物降解作用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6 刘怡辰;烷烃的微生物降解及其羟化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7 崔明超;喹啉及其甲基化衍生物的微生物降解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8 张颖;微生物降解聚乙烯醇的条件及降解过程机制研究[D];江南大学;2006年
9 蒋丽娟;两种渔药在沉积物中的微生物降解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谦;产表面活性剂菌促进多氯联苯微生物降解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沈娥;Cupriavidus sp.SHE的筛选及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吴限;典型海洋环境中六溴环十二烷的分布状况和微生物降解规律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4年
4 张俊峰;三株真菌降解转化黄陵煤泥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5 赵以轩;微生物降解室内气态化学污染物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莫德格;邻苯二甲酸酯在包气带中的运移和微生物降解[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杨力力;环境因素对微囊藻毒素厌氧微生物降解的影响[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8 王艳;药渣中残留泰乐菌素的微生物降解途径及其降解产物研究[D];宁夏大学;2013年
9 张莉;氯代有机化合物在天然沉积物中的微生物降解[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10 田贞乐;微生物降解柴油过程的评价方法及菌群间协同作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783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878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