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余油田东10-2区块调剖方案设计及效果评价
本文关键词:扶余油田东10-2区块调剖方案设计及效果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扶余油田 东10-2区块 整体调剖 配套工艺 效果评价
【摘要】:吉林油田为早期注水开发油田,由于低渗透、裂缝发育的油藏特点,油藏纵向上和平面上的非均质性突出,使得注入水沿裂缝窜流、突进,平面上出现舌进现象,当区块和油井的综合含水很高时,油藏中还有大量剩余油存在。利用EOR方法虽然可以采出它们,提高采收率,但是成本一般很高,在吉林油田油层厚度小、丰度低,地质条件复杂的情况下,收效不大。调剖堵水是提高地下存水率和水驱效率,高含水油田减缓两个递减,提高注水开发效果的一项重要措施,已经成为吉林油田控水稳油的重要技术。本文首先根据扶余油田东10-2区块地质资料,结合区块目前的生产状况,分析了目前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油田进一步开发的潜力,论证了东10-2区块进行区块整体调剖的必要性和制约因素;然后在试验井窜流类型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对成熟堵剂的筛选、完善,开展了堵剂性能的评价和实验研究,找出了适合区块油藏特点的堵剂配方和调剖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注入方式、注入参数、注入工艺的优化设计,形成了一套适合该区块油藏特点的方案设计原则和调剖工艺体系;最后以调剖前后注水压力变化情况、油井动态变化情况、吸水剖面等因素进行匹配,综合分析调剖后水井效果,形成了系统的效果分析方法。
【关键词】:扶余油田 东10-2区块 整体调剖 配套工艺 效果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E3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前言9-14
- 第一章 区块基本概况14-18
- 1.1 扶余油田地质特征14
- 1.2 扶余油田开发历程14-15
- 1.3 东 10-2 区块概况15-18
- 1.3.1 地质概况15-16
- 1.3.2 沉积特征16
- 1.3.3 储层特征16-17
- 1.3.4 开发现状17-18
- 第二章 调剖必要性和潜力分析18-23
- 2.1 区块调剖的必要性分析18-21
- 2.1.1 区块开发效果较差18
- 2.1.2 平面矛盾突出18
- 2.1.3 层间、层内矛盾突出、无效水循环明显18-20
- 2.1.4 油层动用后,含水上升速度快,潜力发挥程度低20-21
- 2.2 调剖技术的制约因素21-23
- 第三章 调剖剂的选择及评价23-37
- 3.1 调剖剂综述23
- 3.2 试验井窜流类型的识别与对堵剂的需求23-27
- 3.3 调剖剂的选择27-30
- 3.3.1 凝胶体系确定27-28
- 3.3.2 低成本封堵裂缝和大孔道体系(缓膨颗粒)28-30
- 3.4 调剖体系评价30-37
- 3.4.1 预交联颗粒调剖体系30-31
- 3.4.2 凝胶与改性缓膨颗粒调剖剂复合调剖体系31-37
- 第四章 区块整体调剖方案设计37-47
- 4.1 油藏对调剖剂的要求37
- 4.2 调剖剂的组合方式37-38
- 4.2.1 区块段塞设计37-38
- 4.2.2 调剖剂浓度的确定38
- 4.3 参数优化设计38-42
- 4.3.1 调剖剂用量的设计38-40
- 4.3.2 调剖施工结束原则40
- 4.3.3 施工排量设计原则40-41
- 4.3.4 施工压力的确定41-42
- 4.3.5 现场施工步骤42
- 4.4 调剖工艺设计42-44
- 4.4.1 井下工艺42-43
- 4.4.2 地面注入工艺流程图43-44
- 4.5 调剖方式的确定44-45
- 4.6 施工方案动态调整预案45
- 4.7 调剖过程监测45-46
- 4.8 现场实时监测46-47
- 第五章 调剖配套技术47-55
- 5.1 调剖电位法监测47
- 5.2 调剖评价指标的建立47-50
- 5.2.1 吸水剖面评价48-49
- 5.2.2 启动压力评价49
- 5.2.3 压降评价49-50
- 5.2.4 分层指示曲线50
- 5.3 聚合物粘度损失评价研究50-51
- 5.4 井口现场监测研究51
- 5.5 调剖过程中的压力测试跟踪51-52
- 5.5.1 调前压降测试51
- 5.5.2 调剖过程中压降测试51-52
- 5.6 调剖剂采出液检测52
- 5.7 调剖示踪剂监测52-55
- 第六章 现场实施情况及效果分析55-60
- 6.1 现场实施情况55-57
- 6.1.1 方案确定55
- 6.1.2 现场实施55-57
- 6.2 实施效果分析57-60
- 6.2.1 东 10-2 试验区块注入动态57
- 6.2.2 产液分级图分析57-58
- 6.2.3 区块中心井及边缘井效果分析58
- 6.2.4 区块措施井及非措施井分析58-59
- 6.2.5 区块各井排效果分析59
- 6.2.6 东 10-2 调剖区块油井反映的问题59-60
- 结论60-61
- 参考文献61-64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64-65
- 致谢65-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汉桥,刘伟,袁谋,孙梦茹;多轮次调剖数值模拟研究[J];石油钻采工艺;2003年05期
2 王树军,田爱铃;重复化学调剖物理模拟研究[J];钻采工艺;2004年06期
3 杨新明;低污染调剖配套技术[J];钻采工艺;2004年06期
4 杨新明;赵化廷;崔朝轩;张明智;职春娜;;低污染调剖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5 鲁铁梅;王中武;左毅;蒋志斌;;石南21井区调剖工艺效果分析[J];广州化工;2011年03期
6 孙士友;;影响新立油田调剖效果因素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年04期
7 耿庆福;;浅调剖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1年08期
8 成果科,贾辉;液膜型微胶囊调剖技术[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9 彭亚军;;含油污泥深度调剖技术在油田生产过程中的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22期
10 邓秀模;;浅谈调剖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佩华;陈绍文;王德智;姜英泽;;重复调剖技术研究与应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2 向瑜章;许永年;;砾岩油藏综合调剖技术的研究及应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3 高淑玲;周正祥;王冬梅;;杏北地区深度调剖选井选层原则及效果分析[A];三次采油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龚俊;;浅海油田调剖研究与应用[A];胜利油田北区堵水调剖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5 吴笃俊;;低污染调剖新技术[A];江汉油田难采储量开发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7年
6 付永明;刘昌银;罗懿;;坪北油田调剖技术应用与分析[A];江汉油田难采储量开发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7年
7 赵娟;康晓东;张健;;国内油田调剖技术研究进展[A];全国冶金矿山现代采矿技术及装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路大凯;;低温裂缝油藏区块整体调剖技术[A];创新驱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吉林省第七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9 宋晓芳;夏燕敏;;耐温抗盐聚合物微球调剖体系的研究[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O:高分子与工业[C];2013年
10 吕鑫;岳湘安;侯吉瑞;张卫;;淀粉-烯丙基单体接枝共聚水基凝胶材料流变性能研究及其矿场调剖应用[A];中国流变学研究进展(2010)[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彦芳;大庆采油七厂注水井中深度化学调剖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4年
2 钟林荣;大庆采油四厂推广应用浅部调剖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4年
3 特约记者 郑水平;许丹:化学调剖“药剂师”[N];中国石油报;2009年
4 郑水平 张长胜;稠油开发中的高温暂堵调剖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6年
5 张新宁;化学调剖技术深挖残余油[N];中国石化报;2008年
6 记者 幸福;科技新方让水乖乖流向有油的地方[N];大庆日报;2012年
7 特约记者 郑水平 通讯员 赵亚明;氮气泡沫凝胶调剖新技术试验成功[N];中国石油报;2009年
8 记者 许忠 通讯员 张立东 田爱玲;吐哈油田超深稠油调剖试验获突破[N];中国石油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党庆功;海拉尔贝301区块调剖综合设计方案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2 张勇;调剖优化决策与效果预测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昊;注水井调剖新型堵剂研制及评价实验[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赵洋;双河油田深度调剖体系配方物模实验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3 赵飞;河南油田深度调剖物理模型实验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4 刘玉莉;耐温抗盐型复合调剖体系的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5 杨延峰;大庆油田南一区块多轮次调剖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6 吴俊;吉林油田调剖体系性能评价方法建立与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7 刘寅飞;超强凝胶深度封堵裂缝性油藏的研究与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8 余金万;胡庆油田复杂地层调剖工艺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9 唐金玉;堵剂深度或位置的检控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10 董帅;萨尔图油田二类油层铬微凝胶整体调剖适应性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9007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900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