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压对三肇凹陷扶余油层致密油藏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
发布时间:2017-09-23 21:35
本文关键词:超压对三肇凹陷扶余油层致密油藏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超压 致密油藏 下排方式 下排深度 运聚距离
【摘要】:为了定量揭示超压对三肇凹陷源下扶余油层致密油藏油气运聚的控制程度,根据源储位置关系、流体下排通道、流体排放机制等方面的差异,将超压驱动油气下排方式分为3种类型,其中超压通过断裂进行的幕式下排是油气大规模长距离穿层下排的主要形式。根据油气在断裂中向下运移的受力分析,建立超压驱动油气下排最大距离的计算公式。结合超压、排替压力以及最小启动压力梯度,建立超压驱动油气在致密砂岩储层中运移最远距离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出:三肇凹陷大部分地区下排深度都在200 m以上,最大深度可达831 m;在致密砂岩储层中油气运聚距离为200~800 m,运移最远距离为1 010 m。超压的强度决定油气下排深度以及在致密砂岩储层中的聚集规模。在超压驱动下的油气下排方式、下排深度和运聚距离定量研究的基础上,确定超压控制油气运聚的范围并建立致密油藏油气运聚模式。
【作者单位】: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超压 致密油藏 下排方式 下排深度 运聚距离
【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重大科技专项“大庆探区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现场试验”(2012E2603-01)
【分类号】:TE31
【正文快照】: 随着北美Williston盆地Elm Coulee油田Bakken组的致密油大规模成功开采[1],致密油这类非常规油气资源已经成为热点领域,被油气工业界誉为“黑金”[2-3]。中国在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四川盆地川中侏罗系、准噶尔盆地二叠系云质岩、松辽盆地中浅层、渤海湾沙河街湖相碳酸盐岩、,
本文编号:9076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907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