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英台油田抽油杆柱偏磨影响因素与治理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5 02:26

  本文关键词:英台油田抽油杆柱偏磨影响因素与治理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偏磨 抽油杆柱 应力分析 扶正器


【摘要】:吉林英台油田经过多年开采,目前已到注水开发阶段中后期,随着油田的持续开发,区块综合含水率不断上升,油井已经进入含水后期,油井偏磨日趋严重。英台采油厂维护总量为368口,其中杆断井为48口,占维护作业比例达到15%以上。抽油杆断脱是影响油井免修期的主要因素。因此,为了减少引油杆断脱导致维护作业井数,更深入的了解井下抽油杆柱真实的受力情况,本文在理论研究基础上,根据油井防偏磨优化数值计算方法利用access语言编写一套计算抽油杆柱受力的应用程序,通过井下杆柱应力变化分析,研究出减少杆柱断脱的治理对策,达到进一步延长油井免修期的目的。本文主要进行抽油机井井下杆管的受力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研究英台油田抽油机井杆管偏磨的规律,从油井含水率、沉没度、泵径、生产参数、泵挂、腐蚀、结垢、出沙、结蜡、干磨等各种方面入手,制定符合英台油田实际情况的防偏磨治理措施。对于英台油田来说,一部分油井在高含水、低沉没度状态下运行,导致抽油杆柱发生“液击”现象,增大振动载荷,使抽油杆柱发生偏磨的几率增大;一部分注水较好区块油井基本采用大泵提液,并且配套较大的工作参数,增大抽油杆柱发生偏磨的几率;此外,含水率的不断上升也使井下工作状况逐年变差;根据最近的英台采油厂实况反馈,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抽油杆柱的偏磨程度在不断加重,甚至断脱;偏磨井数也在不断上升,如何有效减缓油井的偏磨情况已经成为英台采油厂目前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偏磨 抽油杆柱 应力分析 扶正器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E933.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前言8-11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8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8-10
  • 1.3 主要研究内容10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0-11
  • 第二章 影响杆柱偏磨的原因11-18
  • 2.1 油管和抽油杆偏磨机理研究11-12
  • 2.2 油井偏磨情况12
  • 2.3 油井偏磨特点12
  • 2.4 影响油管和抽油杆偏磨的因素12-13
  • 2.4.1 井身轨迹差对杆柱偏磨的影响12
  • 2.4.2 抽油杆底部弯曲的影响12-13
  • 2.5 加剧油管和抽油杆偏磨的因素研究13-18
  • 2.5.1 含水率13
  • 2.5.2 沉没度13
  • 2.5.3 抽油机井泵径13
  • 2.5.4 生产参数13
  • 2.5.5 泵挂13-14
  • 2.5.6 腐蚀影响14-15
  • 2.5.7 结垢15-16
  • 2.5.8 出沙16-17
  • 2.5.9 结蜡17
  • 2.5.10 干磨17-18
  • 第三章 抽油杆柱受力分析18-28
  • 3.1 抽油机的悬点运动规律18-19
  • 3.1.1 简谐运动模型18-19
  • 3.1.2 曲柄滑块机构模型19
  • 3.2 抽油机悬点载荷分析19-25
  • 3.2.1 抽油杆柱的重力产生的悬点载荷20
  • 3.2.2 液柱的重力产生的悬点载荷20
  • 3.2.3 振动载荷与惯性载荷20-23
  • 3.2.4 摩擦载荷23-25
  • 3.2.5 其它载荷25
  • 3.3 悬点的最大最小载荷25-26
  • 3.4 挠度计算公式26-27
  • 3.5 任意载荷的计算27-28
  • 第四章 减缓杆柱偏磨的技术措施28-48
  • 4.1 清防蜡措施28-29
  • 4.2 清防垢措施29-30
  • 4.3 油管锚定技术30-31
  • 4.4 防出沙措施31-32
  • 4.5 应用旋转井口减少油管磨损32
  • 4.6 双向保护接箍32-33
  • 4.7 正确的扶正器材质选择33
  • 4.8 扶正器合理间距设计33-44
  • 4.8.1 垂直井眼抽油杆扶正器安放间距设计33-35
  • 4.8.2 弯曲井眼抽油杆扶正器安放间距设计35-42
  • 4.8.3 加扶正器后的抽油杆柱轴向力计算42-44
  • 4.9 设计加重杆44-48
  • 4.9.1 判断是否需要加重杆44-45
  • 4.9.2 加重杆直径与长度计算45
  • 4.9.3 杆柱组合情况设计45-48
  • 第五章 软件编制与实例计算48-53
  • 5.1 现场数据分析48-49
  • 5.2 软件的运行49-53
  • 5.2.1 方 8-2 井抽油杆柱受力分析状态49-50
  • 5.2.2 抽油杆柱扶正器设计50-52
  • 5.2.3 加重杆的设计52-53
  • 结论53-54
  • 参考文献54-57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57-58
  • 致谢58-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民政,刘长海,姜道民,许厚娟;直井抽油杆柱磨损机理及原因[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赵金爱,张秀杰,王征山;摩擦焊在钢制实心抽油杆修复中的应用[J];石油矿场机械;2003年06期

3 祝效华,刘清友,刘富,童华;抽油杆柱扭转机理分析与力学模型的建立[J];石油机械;2004年06期

4 王文启,王蔚;钢制抽油杆的标记管理[J];机械工程师;2005年10期

5 檀朝东;张嗣伟;;钢丝绳抽油杆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石油矿场机械;2005年06期

6 林元华;张德平;骆发前;施太和;;抽油杆疲劳寿命计算研究[J];石油钻采工艺;2005年06期

7 王华,陈晶,逯同柱,刘振国,胡静;抽油杆失效的预防对策[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5年03期

8 汪平;姜明波;董顺永;孙祥显;付饶;岳为;;抽油杆柱应力测试与数据分析[J];石油机械;2006年05期

9 操自强;;抽油杆检测修复技术在江汉采油厂的应用[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10 陈淑艳;;抽油杆的疲劳失效分析与控制[J];中国西部科技;2006年3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文昌;狄勤丰;王新亮;姚永汉;姚斌;王守虎;;定向井抽油杆柱系统的力学分析[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龙芝辉;郝明圈;王玉海;刘继林;;等安全系数原理设计抽油杆柱方法研究[A];重庆力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康小军;徐东;李玮;常栋霞;;稠油生产过程中抽油杆柱断脱分析[A];稠油、超稠油开发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袁祥忠;;一种定向井抽油杆柱系统的分析方法[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5 袁祥忠;段玉廷;;一种水平井抽油杆柱系统的实用分析方法[A];力学与西部开发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孙晓红;;水驱高含水油井杆管偏磨原因的力学分析[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C];2010年

7 张明毅;李智;李淑红;;螺杆泵防断脱抽油杆[A];第三届十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论坛暨黑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晏祥慧;齐明侠;;螺杆泵与抽油杆优选及分析系统[A];2004年石油装备年会暨庆祝江汉机械研究所建所4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李志坪;韩涛;颜廷涧;韩利宝;邹丽蓉;冯军科;;深井采油配套工艺优化[A];石化产业创新·绿色·可持续发展——第八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黄剑华;抽油杆自动旋转防偏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N];中国石油报;2005年

2 黄文;国内外抽油杆类型及存在问题[N];中国石油报;2007年

3 黄剑华;浅谈抽油杆柱防偏磨工艺的应用[N];中国石油报;2005年

4 通讯员 李新;抽油杆抗磨副技术解决井斜难题[N];中国石油报;2005年

5 记者 刘宪广;新疆油田治理抽油杆柱断脱偏磨见效[N];中国石油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赵士振 通讯员 任厚毅;巧治偏磨油井“顽疾”[N];中国石化报;2011年

7 孙克 张亚丽;让老树常开新花[N];中国石化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文昌;三维曲井抽油杆柱动力学特性分析方法研究与应用[D];上海大学;2011年

2 易敏;1000MPa级低碳贝氏体抽油杆用钢的研制开发[D];东北大学;2015年

3 王凤山;聚合物驱抽油机井抽油杆柱的力学行为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7年

4 毕勇;重力热管式抽油杆柱研制及其传热特性分析[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5 孙红春;抽油杆缺陷检测及模式识别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6 李其;抽油杆表面裂纹及剩余寿命的可靠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7 周瑞芬;抽油机井抽油杆失效问题的损伤力学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8 孙智;聚合物驱油井产出液在抽油杆做轴向运动的井筒中的流动——理论,计算和应用[D];大庆石油学院;2004年

9 陈军;基于井液流动和接箍效应的抽油杆柱偏磨理论与防偏磨策略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庆忠;抽油杆成形及疲劳损伤仿真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2 张松;抽油杆缺陷无盲区自动检测方法和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王成文;抽油杆疲劳可靠性分析[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4 李阳;高含水工况下抽油杆耐应力腐蚀性能的试验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5 张铁汉;基于磨损寿命预测的定向井抽油杆柱扶正器配置优化设计[D];燕山大学;2016年

6 李成彬;抽油杆表面裂纹仿真分析及剩余寿命预测[D];长江大学;2016年

7 王宗秀;英台油田抽油杆柱偏磨影响因素与治理方法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8 单丙娟;钢丝绳抽油杆的寿命及可靠性分析[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9 王胜杰;具有减振器的混合抽油杆柱动态仿真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10 吴长杰;抽油杆柱有限元分析模型的改进及实际应用[D];燕山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148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9148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2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