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西沙海域新近纪生物礁的发育演化及控制因素

发布时间:2017-09-27 07:30

  本文关键词:西沙海域新近纪生物礁的发育演化及控制因素


  更多相关文章: 生物礁 发育模式 控制因素 新近纪 西沙海域


【摘要】:南海北部西沙海域发育大量的生物礁,活跃于整个新近纪,蕴含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对西沙海域高精度地震数据及钻井数据的研究表明,早中新世时期,少量的生物礁初始发育于地势高点之上。至中中新世早期,生物礁进入了全面发育阶段,礁体类型众多,如点礁、台地边缘礁、塔礁等,广泛分布于西沙隆起西部的斜坡之上。在发育过程中,随着水体的加深,生物礁逐渐向隆起等地势高部位迁移。至中中新世晚期,进入衰退阶段,以马趾礁、台地边缘礁为代表,主要分布于西沙隆起之上。晚中新世以来,生物礁的发育进入了淹没阶段,并以垂向生长的环礁为代表,主要分布于西沙隆起之上的岛礁周缘。构造作用和相对海平面变化为西沙海域新近纪生物礁发育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其中构造断裂产生的构造高点控制生物礁初始发育的位置,后期基底构造沉降和相对海平面变化控制了生物礁发育演化的各个阶段,三级相对海平面周期性浮动也影响了生物礁旋回性的退积过程。
【作者单位】: 国土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山大学海洋学院;
【关键词】生物礁 发育模式 控制因素 新近纪 西沙海域
【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GZH20120511) 国家基金委南海重大计划—重点基金项目(91228208)资助
【分类号】:P618.13
【正文快照】: 生物礁为固着底栖生物原地生长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碳酸盐岩建造,具有良好的储集性能,在油气勘探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2]。生物礁的生长发育与地质环境、构造背景密切相关。我国南海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气候条件,生物礁广泛发育于海盆周缘的断陷盆地之中,蕴含丰富的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朱伟林;王振峰;米立军;杜学斌;解习农;陆永潮;张道军;孙志鹏;刘新宇;尤丽;;南海西沙西科1井层序地层格架与礁生长单元特征[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2 张功成;米立军;屈红军;张厚和;谢晓军;胡圣标;张义娜;;中国海域深水区油气地质[J];石油学报;2013年S2期

3 唐武;王英民;杨彩虹;张雷;仲米虹;朱国隆;李冬;;琼东南盆地南部深水区生物礁演化规律及主控因素[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3年05期

4 苏明;解习农;姜涛;李俊良;孙志鹏;田姗姗;张成;何云龙;张翠梅;;琼东南盆地裂后期S40界面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5 赵强;吴时国;许红;孙启良;王彬;孙运宝;曹飞;贺晓苏;;Sedimentary facies and evolution of aeolianites on Shidao Island,Xisha Islands[J];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2011年02期

6 孙珍;周蒂;吴世敏;钟志洪;姜建群;樊浩;;Patterns and Dynamics of Rifting on 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 from Shelf to Slope of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Evidence from 3D Analogue Modeling[J];Journal of Earth Science;2009年01期

7 卫平生;刘全新;张景廉;陈启林;张虎权;;再论生物礁与大油气田的关系[J];石油学报;2006年02期

8 王崇友 ,何希贤 ,裘松余;西沙群岛西永一井碳酸盐岩地层与微体古生物的初步研究[J];石油实验地质;1979年0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强;西沙群岛海域生物礁碳酸盐岩沉积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振;张光学;张莉;夏斌;;西沙海域新近纪生物礁的发育演化及控制因素[J];石油实验地质;2016年06期

2 赵钊;赵志刚;沈怀磊;杨海长;曾清波;纪沫;蔡露露;杨东升;李超;;南海北部超深水区双峰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地质条件[J];石油学报;2016年S1期

3 邓运华;;试论中国南海两个盆地带油气地质差异性[J];中国海上油气;2016年06期

4 曹佳琪;张道军;翟世奎;罗威;修淳;刘新宇;张爱滨;毕东杰;;西沙岛礁白云岩化特征与成因模式分析[J];海洋学报;2016年11期

5 王振峰;张道军;刘新宇;尤丽;罗威;易亮;祝幼华;秦华峰;谢强;车志伟;李忠权;邓成龙;朱日祥;;西沙群岛西科1井晚中新世-上新世生物礁沉积的磁性地层学初步结果[J];地球物理学报;2016年11期

6 WANG DaWei;WU ShiGuo;LI ChunFeng;YAO GenShun;;Submarine slide evidence for late Miocene strike-slip reversal of the Red River Fault[J];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2016年11期

7 王大伟;吴时国;李春峰;姚根顺;;晚中新世红河断裂走滑反转事件的海底滑坡证据[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6年10期

8 吴峰;郭来源;张道军;解习农;尤丽;杜学斌;何云龙;商志垒;许马光;;基于高精度岩心扫描元素数据的高频层序划分:以西科1井第四系生物礁滩体系为例[J];地质科技情报;2016年05期

9 易亮;王振峰;张道军;刘新宇;尤丽;罗威;祝幼华;秦华峰;邓成龙;;西沙西科1井三亚组生物礁沉积的磁性地层及其环境意义[J];海岸工程;2016年03期

10 杨振;张光学;张莉;;万安盆地生物礁及碳酸盐台地的发育演化及控制因素[J];地球科学;2016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新元;南海西北部陆缘中新世碳酸盐台地发育演化与生物礁识别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楚鹏;姚永坚;李学杰;常晓红;;南海南部曾母盆地中新世碳酸盐岩的层序地层[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2 张功成;谢晓军;王万银;刘世翔;王一博;董伟;沈怀磊;;中国南海含油气盆地构造类型及勘探潜力[J];石油学报;2013年04期

3 吴义布;龚一鸣;;华南泥盆纪层孔虫生长形态及其环境意义[J];地质学报;2013年06期

4 方念乔;刘豪;李琦;张维;丁旋;;南海新生代碳酸盐沉积与区域构造演化[J];地学前缘;2013年05期

5 张功成;;源热共控论[J];石油学报;2012年05期

6 王振峰;;深水重要油气储层——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体系[J];沉积学报;2012年04期

7 陈平;陆永潮;王振峰;陈雷;;Seismic Image Prediction of Cenozoic Reef-Banks in the Northwestern South China Sea[J];Journal of Earth Science;2012年04期

8 吴景富;张功成;王璞s,

本文编号:9284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9284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c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