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气水两相产能求解新方法
本文关键词: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气水两相产能求解新方法
【摘要】:致密气藏由于其裂缝发育程度不好,地层渗透率过低等原因,通常采用水平井钻井并结合压裂增产技术对其进行开采。调研发现,在此类气藏中,一般存在储层应力效应,启动压力现象,甚至出现气水两相流动;目前对该类气藏的气水两相流动产能求解模型还较少。基于常规裸眼完井压裂水平井模型,同时考虑应力敏感,启动压力梯度以及裂缝间的干扰,引入新型气水两相拟压力的定义,并运用势的叠加原理和等值渗流阻力法,推导了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气水两相稳态产能模型,为非常规气藏气水两相流动的产能求解提供了新的方法。通过实例分析,随着渗透率模量和裂缝渗流率的增加,气井产能逐渐增加;随着水气体积比的增大,产能则逐渐降低;启动压力梯度则对产能的影响并不十分明显。因此,在低渗透致密气藏的开发过程中,需要着重对裂缝的参数进行优化,减小地层中因气水两相流动对产能造成的影响,以便达到更好的开发效果。图8参15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
【关键词】: 致密气 压裂 水平井 气水两相 产能
【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编号:51125019)“油气渗流力学”资助
【分类号】:TE37
【正文快照】: 0引言致密气藏有着特殊的成藏模式及储层特性,渗流机理极为复杂,相比常规气藏而言,开发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目前为止,国内外对致密气成因、气藏地质以及开发技术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但基于其特有的渗流机理而建立的稳态产能模型还较少,考虑含水影响的气水两相产能研究方法几乎未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珍;郭肖;李剑;杨海燕;;低渗致密气藏的产量预测模型研究[J];科技资讯;2008年10期
2 任山;黄禹忠;刘林;刘斌;;国产超高压压裂装备配套及在深层致密气藏的应用[J];钻采工艺;2010年06期
3 位云生;贾爱林;何东博;冀光;;致密气藏分段压裂水平井产能评价新思路[J];钻采工艺;2012年01期
4 陈元千;;预测致密气藏气井动态的方法[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6年05期
5 D. O. Heslop ,钱华,周国英;多学科风险评价致密气藏的开发[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1999年02期
6 曾溅辉,蔡进功,宫秀梅;潍北凹陷致密气藏的成藏条件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4年06期
7 郭平;黄伟岗;姜贻伟;毕建霞;陈召佑;;致密气藏束缚与可动水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6年10期
8 张凤东;康毅力;刘永良;游利军;杨宇;;致密气藏开发过程中水侵量的最优化计算[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7年06期
9 宋其伟;;高压致密气藏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0年04期
10 姜瑞忠;王平;卫喜辉;徐建春;梁宇;;国外致密气藏钻完井技术现状与启示[J];特种油气藏;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平;杜建芬;徐永高;吴革生;陈召佑;陈路原;姜贻伟;毕建霞;庞彦明;舒萍;;低渗致密气藏开发机理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游利军;谢婷;康毅力;陈一健;;水相毛管自吸调控——裂缝性致密气藏经济开发的关键[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合;韩松;张浩;冯程滨;张永平;;深层致密气藏压裂液的研究与应用[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马竣;致密气藏高效开发的推手[N];中国石化报;2013年
2 郭桦;多层致密气藏稳产技术国际先进[N];中国化工报;2013年
3 记者 崔茉 王晓晖;中国石油致密气藏开发技术受关注[N];中国石油报;2012年
4 记者 许忠 通讯员 彭治俊;吐哈油田新工艺压开致密气藏[N];中国石油报;2010年
5 记者 杨文礼 通讯员 刘文涛;长庆致密气藏开发先导试验展开攻坚[N];中国石油报;2012年
6 通讯员郑云川;我国首口致密气藏十级分段压裂裸眼水平井获高产[N];中国石油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成川;新场气田沙溪庙组多层致密气藏开发调整方案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2 张百灵;致密气藏产能分析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陆松嵩;致密气藏压裂伤害及对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2 曹安;致密气藏单井开发动态评价方法[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3 赵学峰;致密气藏动态分析方法及软件研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4 李旭成;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稳态产能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5 谢晶;致密气藏井型方案优选与经济效益评价[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6 张芨强;致密气藏压裂井合理配产及稳产能力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7 景成;苏里格气田东部致密气藏储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2年
8 梅志宏;低渗致密气藏单井动态储量计算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9 朱家琳;致密气藏开发井型优选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297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929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