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仓堡长6油藏见水规律研究及治理对策
发布时间:2014-09-28 15:13
摘 要:长庆吴仓堡长6油藏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采出程度的增加,油藏西部分注区、西南部低产区及东部低产区含水上升速度加快。研究见水规律及如何防范、治理油井见水是当前该油藏稳产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深入剖析改油藏油井见水规律,分析影响含水上升的主控因素,根据不同的见水特征制定相应的技术对策,同时辅助以新工艺新技术,对提高油藏开发水平,深化致密油田见水规律及特征认识,丰富致密油田的开发经验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关键词:吴仓堡长6油藏 见水规律 治理对策 效果
一、油田概况
长庆姬塬油田吴仓堡区位于陕西省吴旗县吴旗油田的西部,区内地形复杂,沟谷纵横,梁峁交错,属典型的黄土塬地貌。地面海拔1380-1525m,相对高差约150m。本区构造位于陕北斜坡中部,发育一系列由东向西的低幅鼻隆构造,主力含油层系为中生界延长组长6,地层总厚度约100~130m,油藏埋深1648-1940m,平均1770m。本区沉积环境为湖相三角州前缘沉积,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堤岸、河口坝、河道间和决口扇等微相。开发主力层系长611、长612,渗透率 1.42× 10-3μm2,探明面积101.9km2,探明储量9103×104t,动用面积95.8km2,动用储量8551.1×104t,累计建产97.8×104t。
2005年开始在吴420区长6油藏东南部矩形井网建产开展先导试验,2006年开始以520×150m的菱形反九点井网,并以此为主要井网形式大规模滚动建产。2011年吴仓堡区开油井764口,日产液量2532t,日产油1913t,含水18.4%,单井日产2.5t/d,开注水井272口,日注水量6691m3。
二、见水规律及受控因素分析
1、平面分布特征
吴仓堡长6油藏主力层发育有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河道侧缘等微相,其中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微相最为发育,对比该区含水上升井与沉积微相的关系表明,物性好的沉积微相对应的油井含水上升的比例较小,物性较差的微相更容易导致含水上升。受沉积微相影响,吴仓堡长6油藏西部出水区以孔隙渗流为主,随着采出程度的加大,见水井平面分布由边部趋向于采出程度高的中高产区。见水井在平面上的分布特征为:
①、油藏中部零星分布的高含水井为注入水,见水类型为孔隙-裂缝型,动态表现为油水井双向沟通,见水后液量、液面、含水大幅度上升,油量、含盐大幅度下降。
②、高含水井主要分布在油藏西部、东部和西南部,见水类型主要为剖面见水、高渗带见水,动态表现为液量、液面稳定,含水大幅度上升但没有水淹,油量下降;
2、见水井生产动态
受储层非均质性及储层微裂缝影响,注水开发油藏随着注水时间的延长、采出程度的增加,水驱前缘日益接近油井,水驱状况变差,导致油藏含水上升加快。不同类型油藏见水井动态特征不同。吴仓堡长6油藏自2005年大规模投入开发至今,每年均有产建补充,统计目前该区水井见水情况:20%<含水<60%的井27口,60%<含水<90%的32口,含水>90%的114口。统计该173口井的动态总结得出见水方式为以下几种:
●投产初期就见水—— ——占41%
●初期低含水,中期含水缓慢上升—— ——占32%
●初期低含水,中期突然见水—— ——占3%
●初期低液量低含水,注水见效后含水上升—— ——占24%
受储层非均质性及储层微裂缝影响,吴仓堡长6油藏西北部、西南部以见地层水为主;油藏中部局部区域主要见注入水,按见水类型分为裂缝型、孔隙型;油井在见水过程中动态如表2所示。
3、剖面上见水规律及控制因素
吴仓堡长6油藏随着开发年限的延长,以及受剖面非均质性的影响,油藏中部注水井吸水状况及水驱油效率逐渐下降。2011-2012年所测吸水剖面显示指状吸水、尖峰状吸水、部分射孔段不吸水现象普遍存在,且以长612层表现更为突出;见水井对应注水井对应剖面问题尤为严重。
统计近11口见水油井产液剖面结果可以看出该区见水层位主要是长612层,因此,控制高渗区注水量和注水强度,增加中低渗透段吸水强度是保持注入水驱替均匀、控制对应油井含水上升的关键。
4、不同渗流机理呈现不同见水规律
吴仓堡长6油藏西北部及西南部受储层影响的52口井在投产初期就直接见地层水,属于见水非可控因素范畴。对于油藏中部局部区域油井孔隙型、裂缝型见水后的含水上升特征又有所不同(如下图):以孔隙渗流为主的油藏,油井见水后,含水变化随着采出程度的增大呈缓慢上升趋势,含水上升越缓慢,表明水驱越均匀,低含水期越长。以裂缝发育的油藏,油井见水后,含水随着采出程度的增大上升快,随着含水上升速度的加快表明裂缝水驱特征越明显,低含水期越短。
三、见水井治理技术及效果
1、精细注采调整
根据不同区域的水井吸水、油井见水状况,油藏的采出和压力状况制定适应不同区域的技术政策,精细单井配注,促使油藏平面上水驱方向改变和剖面上水驱厚度增加,提高注入水波及体积,均衡压力分布,通过精细调整,调整区域油井日增有0.4t。
2、加强水井剖面治理
针对吸水剖面指状吸水、尖峰状吸水、弱吸水的水井,对其实施 “酸化调剖、暂堵酸化、浅层调剖、分层注水”为主要措施方式,2012年共计实施剖面治理65井次,注水井对应油井平均单井日增油0.67t,降综合含水2.34百分点,降当年递减0.49%。
3、见水堵塞井暂堵酸化技术
该区域射开油层厚度12-15m,通过借鉴对比优化出该区域实施暂堵酸化措施参数在下列范围时效果较好:酸配比在0.85-0.90m³/m,聚丙烯酰胺16kg ,暂堵剂 1200kg,由下表可以看出西部分注合采区暂堵酸化实施效果较好,单井日增油1.64t。
4、注水井深部调剖降含水技术
针对吴仓堡长6油藏裂缝发育,存在明显的裂缝水线,导致主向油井见水周期短,易水淹,侧向油井难以见效的情况,针对油水井对应关系明显的裂缝型见水井,对注水井开展了深部调剖措施,对裂缝型见水井进行治理,堵塞裂缝和大孔道,促使水驱方向发生改变,同时提高剖面动用程度;措施后主向油井液量下降,井组的存水率和水驱指数上升,水驱效率提高,对应油井含水下降,侧向井逐步见效,8口注水井对应20口油井见效,日增油14吨。
5、水淹井油井堵水技术
根据吴仓堡区水淹井特征认识,针对油井裂缝型水淹,通过多次验证对应关系不明显,水淹时间较短(一年以内),累计采出程度低的油井实施化学封堵措施降低油井含水恢复油井产能,2012年实施3井次实现日增油4.37t,降低综合含水16.2个百分点,累计增油91t,油井含水还在持续下降过程,效果显著。
6、见水井隔采技术
根据吴仓堡区见水特征认识,针对由于剖面问题导致油井单向突进、单层见水的油井采取机械隔采方式找准见水层同时可以暂时性降低油井含水提高单井产能,2012年实施16井次实现日增油14.7t,累计增油1225t效果显著。
四、结论与认识
1、吴仓堡长6油藏见水主要受地层微裂缝、人工裂缝的共同作用,导致注入水沿主应力方向突进明显;其次是受剖面非均质性的影响,注水井剖面吸水不均匀油井单向突进单层见水。吴仓堡区见水井主要以孔隙性、高渗带和裂缝性见水为主。
2、剖面水驱不均是该区长6油藏含水上升的主控因素,其次为微裂缝型沟通 。
3、剖面上控制高渗段注水量和注水强度,增加中低渗透段吸水强度是保持注入水驱替均匀、控制对应油井含水上升的关键。
4、孔隙型见水井采取暂堵酸化,裂缝型见水采取油水井双向堵水措施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凌宗发;任娟;胡永乐;李保柱;水平井注采井网合理井距及注入量优化【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8年01期。
(2)董玲;低渗透裂缝性储层水淹层识别方法探讨【J】;中国石油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年06期。
注:本文由笔耕文化传播www.bigengculture.com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编号:9328
关键词:吴仓堡长6油藏 见水规律 治理对策 效果
一、油田概况
长庆姬塬油田吴仓堡区位于陕西省吴旗县吴旗油田的西部,区内地形复杂,沟谷纵横,梁峁交错,属典型的黄土塬地貌。地面海拔1380-1525m,相对高差约150m。本区构造位于陕北斜坡中部,发育一系列由东向西的低幅鼻隆构造,主力含油层系为中生界延长组长6,地层总厚度约100~130m,油藏埋深1648-1940m,平均1770m。本区沉积环境为湖相三角州前缘沉积,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堤岸、河口坝、河道间和决口扇等微相。开发主力层系长611、长612,渗透率 1.42× 10-3μm2,探明面积101.9km2,探明储量9103×104t,动用面积95.8km2,动用储量8551.1×104t,累计建产97.8×104t。
2005年开始在吴420区长6油藏东南部矩形井网建产开展先导试验,2006年开始以520×150m的菱形反九点井网,并以此为主要井网形式大规模滚动建产。2011年吴仓堡区开油井764口,日产液量2532t,日产油1913t,含水18.4%,单井日产2.5t/d,开注水井272口,日注水量6691m3。
二、见水规律及受控因素分析
1、平面分布特征
吴仓堡长6油藏主力层发育有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河道侧缘等微相,其中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微相最为发育,对比该区含水上升井与沉积微相的关系表明,物性好的沉积微相对应的油井含水上升的比例较小,物性较差的微相更容易导致含水上升。受沉积微相影响,吴仓堡长6油藏西部出水区以孔隙渗流为主,随着采出程度的加大,见水井平面分布由边部趋向于采出程度高的中高产区。见水井在平面上的分布特征为:
①、油藏中部零星分布的高含水井为注入水,见水类型为孔隙-裂缝型,动态表现为油水井双向沟通,见水后液量、液面、含水大幅度上升,油量、含盐大幅度下降。
②、高含水井主要分布在油藏西部、东部和西南部,见水类型主要为剖面见水、高渗带见水,动态表现为液量、液面稳定,含水大幅度上升但没有水淹,油量下降;
2、见水井生产动态
受储层非均质性及储层微裂缝影响,注水开发油藏随着注水时间的延长、采出程度的增加,水驱前缘日益接近油井,水驱状况变差,导致油藏含水上升加快。不同类型油藏见水井动态特征不同。吴仓堡长6油藏自2005年大规模投入开发至今,每年均有产建补充,统计目前该区水井见水情况:20%<含水<60%的井27口,60%<含水<90%的32口,含水>90%的114口。统计该173口井的动态总结得出见水方式为以下几种:
●投产初期就见水—— ——占41%
●初期低含水,中期含水缓慢上升—— ——占32%
●初期低含水,中期突然见水—— ——占3%
●初期低液量低含水,注水见效后含水上升—— ——占24%
受储层非均质性及储层微裂缝影响,吴仓堡长6油藏西北部、西南部以见地层水为主;油藏中部局部区域主要见注入水,按见水类型分为裂缝型、孔隙型;油井在见水过程中动态如表2所示。
3、剖面上见水规律及控制因素
吴仓堡长6油藏随着开发年限的延长,以及受剖面非均质性的影响,油藏中部注水井吸水状况及水驱油效率逐渐下降。2011-2012年所测吸水剖面显示指状吸水、尖峰状吸水、部分射孔段不吸水现象普遍存在,且以长612层表现更为突出;见水井对应注水井对应剖面问题尤为严重。
统计近11口见水油井产液剖面结果可以看出该区见水层位主要是长612层,因此,控制高渗区注水量和注水强度,增加中低渗透段吸水强度是保持注入水驱替均匀、控制对应油井含水上升的关键。
4、不同渗流机理呈现不同见水规律
吴仓堡长6油藏西北部及西南部受储层影响的52口井在投产初期就直接见地层水,属于见水非可控因素范畴。对于油藏中部局部区域油井孔隙型、裂缝型见水后的含水上升特征又有所不同(如下图):以孔隙渗流为主的油藏,油井见水后,含水变化随着采出程度的增大呈缓慢上升趋势,含水上升越缓慢,表明水驱越均匀,低含水期越长。以裂缝发育的油藏,油井见水后,含水随着采出程度的增大上升快,随着含水上升速度的加快表明裂缝水驱特征越明显,低含水期越短。
三、见水井治理技术及效果
1、精细注采调整
根据不同区域的水井吸水、油井见水状况,油藏的采出和压力状况制定适应不同区域的技术政策,精细单井配注,促使油藏平面上水驱方向改变和剖面上水驱厚度增加,提高注入水波及体积,均衡压力分布,通过精细调整,调整区域油井日增有0.4t。
2、加强水井剖面治理
针对吸水剖面指状吸水、尖峰状吸水、弱吸水的水井,对其实施 “酸化调剖、暂堵酸化、浅层调剖、分层注水”为主要措施方式,2012年共计实施剖面治理65井次,注水井对应油井平均单井日增油0.67t,降综合含水2.34百分点,降当年递减0.49%。
3、见水堵塞井暂堵酸化技术
该区域射开油层厚度12-15m,通过借鉴对比优化出该区域实施暂堵酸化措施参数在下列范围时效果较好:酸配比在0.85-0.90m³/m,聚丙烯酰胺16kg ,暂堵剂 1200kg,由下表可以看出西部分注合采区暂堵酸化实施效果较好,单井日增油1.64t。
4、注水井深部调剖降含水技术
针对吴仓堡长6油藏裂缝发育,存在明显的裂缝水线,导致主向油井见水周期短,易水淹,侧向油井难以见效的情况,针对油水井对应关系明显的裂缝型见水井,对注水井开展了深部调剖措施,对裂缝型见水井进行治理,堵塞裂缝和大孔道,促使水驱方向发生改变,同时提高剖面动用程度;措施后主向油井液量下降,井组的存水率和水驱指数上升,水驱效率提高,对应油井含水下降,侧向井逐步见效,8口注水井对应20口油井见效,日增油14吨。
5、水淹井油井堵水技术
根据吴仓堡区水淹井特征认识,针对油井裂缝型水淹,通过多次验证对应关系不明显,水淹时间较短(一年以内),累计采出程度低的油井实施化学封堵措施降低油井含水恢复油井产能,2012年实施3井次实现日增油4.37t,降低综合含水16.2个百分点,累计增油91t,油井含水还在持续下降过程,效果显著。
6、见水井隔采技术
根据吴仓堡区见水特征认识,针对由于剖面问题导致油井单向突进、单层见水的油井采取机械隔采方式找准见水层同时可以暂时性降低油井含水提高单井产能,2012年实施16井次实现日增油14.7t,累计增油1225t效果显著。
四、结论与认识
1、吴仓堡长6油藏见水主要受地层微裂缝、人工裂缝的共同作用,导致注入水沿主应力方向突进明显;其次是受剖面非均质性的影响,注水井剖面吸水不均匀油井单向突进单层见水。吴仓堡区见水井主要以孔隙性、高渗带和裂缝性见水为主。
2、剖面水驱不均是该区长6油藏含水上升的主控因素,其次为微裂缝型沟通 。
3、剖面上控制高渗段注水量和注水强度,增加中低渗透段吸水强度是保持注入水驱替均匀、控制对应油井含水上升的关键。
4、孔隙型见水井采取暂堵酸化,裂缝型见水采取油水井双向堵水措施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凌宗发;任娟;胡永乐;李保柱;水平井注采井网合理井距及注入量优化【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8年01期。
(2)董玲;低渗透裂缝性储层水淹层识别方法探讨【J】;中国石油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年06期。
注:本文由笔耕文化传播www.bigengculture.com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编号:93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9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