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复杂应力分布的数值缝宽计算模型及其应用
本文关键词:考虑复杂应力分布的数值缝宽计算模型及其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水力压裂 裂缝宽度 复杂应力分布 数学模型 数值模拟
【摘要】:缝宽的预测精度,对于裂缝延伸模拟和压后产能评价具有显著影响。但目前的缝宽计算方法都对裂缝壁面的应力分布情况进行了简化,不能真正有效地利用现场实测数据,对动态缝宽的预测也不一定准确。基于经典模型的缺陷,建立了可以考虑任意复杂应力分布的数值缝宽计算模型,该模型首先将原始的复杂分布应力离散成多个矩形均匀分布应力,再通过叠加原理得到缝宽表达式。经解析解对比验证,数值缝宽模型的计算精度随着离散单元个数的增加而提高,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地应力扰动分析显示,随着地应力的波动幅度增加、频率降低,经典简化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际缝宽的偏差逐渐增大;当地应力波动的频率很高时,缝宽会出现明显的震荡,极大地增加缝内流动摩阻。将该模型应用于现场实例中,模拟输出的缝宽会在高应力夹层处出现明显的颈缩现象,在进行该类储层的施工时,应该通过加大前置液用量或者增加排量等方式来提高净压力,以保证支撑剂的铺置效率。裂缝三维延伸的模拟结果显示,当地应力存在严重波动时,需要考虑裂缝壁面粗糙度对缝高的抑制作用。
【作者单位】: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关键词】: 水力压裂 裂缝宽度 复杂应力分布 数学模型 数值模拟
【分类号】:TE357.1
【正文快照】: 引用:赵金洲,彭t@,林啸,刘作磊,许文俊.考虑复杂应力分布的数值缝宽计算模型及其应用[J].石油学报,2016,37(7):914-920.Cite:Zhao Jinzhou,Peng Yu,Lin Xiao,Liu Zuolei,Xu Wenjun.Numerical fracture width model considering complex stress distribu-tion and its applicat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西林;杨保建;尹平;;公司代理人收入计算模型的研究[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姚卿达;李子坚;;基于网络中心计算模型的应用系统开发方法[A];第十五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3 周倩;沈夏炯;;类比推理的计算模型研究综述[A];计算机研究新进展(2010)——河南省计算机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陈欣庆;王凌波;;定点抢修配置的效能指标及计算模型[A];中国运筹学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5 段吉员;王彦平;刘仓理;于川;;平衡炮试验弹丸膛内过载计算模型及应用[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8年版)[C];2009年
6 钟禄平;肖剑;宗弘元;钟思青;顾军民;;分隔塔计算模型的建立与优化[A];中国化工学会2008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暨北京化工研究院建院50周年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7 徐云峰;;一种新的取证计算模型的研究与实现[A];第二十一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亚敏;;试论NPA和SVO计算模型的关联[A];全国第十四届计算机科学及其在仪器仪表中的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9 张川;朱小牛;;宝钢连铸切断长计算模型的改造[A];工业自动化应用实践——全国(第五届)炼钢、连铸和轧钢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魏钦平;杨春燕;程述汉;;果树栽植行向、树形与光能截获的优化计算模型[A];中国园艺学会首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驻美国记者 毛黎;另辟蹊径“读”细胞[N];科技日报;2008年
2 郑伟;炼油加工损失实现在线计算[N];中国化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维;基于不确定性分析与模型验证的计算模型可信性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5年
2 强小利;图顶点着色DNA计算模型及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杨芸;汉语隐喻识别与解释计算模型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郭海儒;注意的生成机制与视觉注意计算模型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5 张巧荣;视觉注意计算模型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宇飞;MapReduce计算模型下数据倾斜处理方法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2 施振磊;云环境下的高效多副本管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王毅;海面光辐射散射特性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4 李国欢;基于影响力计算模型的股市系统趋势预测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5 唐明啸;可逆计算模型的通用性设计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6 张昊;多指机械手最小抓持力分析和评价[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7 刘杰锋;板形计算模型的对比研究及新型计算模型的建立[D];太原科技大学;2015年
8 王刚;MapReduce计算模型性能优化的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9 余昊;儿童句法习得计算模型的研究及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10 艾淼;膜计算模型中若干运算的研究及仿真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339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933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