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脱硫技术的现状分析与应用
本文关键词:烟气脱硫技术的现状分析与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二氧化硫 炼厂催化裂化烟气 EDV湿法脱硫技术 吸收剂
【摘要】:炼油厂催化裂化烟气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国家环境保护部最近发布的《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对炼厂烟气SO_2、NOx、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浓度制定了更严格的控制标准。为减轻企业的环境压力,找出高效的烟气脱硫处理工艺势在必行。本文对国内外烟气脱硫技术文献做了大量的检索和分析。对传统脱硫方法如湿法烟气脱硫、半干法烟气脱硫和干法烟气脱硫的代表性脱硫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了各种脱硫技术的优缺点。指出了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脱硫经验及先进的脱硫技术,进行脱硫工程技术的开发研究和联合攻关,尽快开发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脱硫技术。国外应用于催化裂化装置烟气脱硫的工艺技术主要有非再生湿法洗涤工艺和再生湿法洗涤工艺两类。非再生湿法洗涤工艺在催化裂化烟气脱硫应用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杜邦-BELCO公司的EDV湿法洗涤技术,目前在国外有百余家炼化企业了采用了EDV湿法洗涤脱硫技术。本论文调研了烟气脱硫技术在大庆炼化公司、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催化裂化装置的应用,结合装置烟气排量大、二氧化硫浓度差异大、改造面积小的、装置连续运行时间长的特点,对装置新建烟气脱硫技术方案进行分析,对常用脱硫吸附剂进行比选。从技术成熟、运行可靠、有大型工业化业绩等多方面因素,确定采用BELCO公司的EDV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利用碱液作为吸收剂,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及粉尘颗粒物。通过对两家炼化企业烟气脱硫工艺调研,具体分析这两套装置烟气脱硫的技术特点、脱硫效果及装置的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得出EDV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具有工程应用价值。两家炼化企业催化裂化烟气经EDV湿法烟气脱硫除尘后,烟气中剩余的SO_2、NOx和颗粒物,满足《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即外排烟气SO_2浓度小于100mg/Nm~3和颗粒物小于50mg/Nm~3。通过三年多时间的运行,两家炼化企业催化裂化排放的烟气中污染物浓度显著降低,满足总量控制指标要求,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关键词】:二氧化硫 炼厂催化裂化烟气 EDV湿法脱硫技术 吸收剂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前言10-11
- 第一章 烟气脱硫概述11-19
- 1.1 湿法烟气脱硫11-14
- 1.1.1 石灰石-石膏法11-12
- 1.1.2 氨法12
- 1.1.3 氧化镁法12-13
- 1.1.4 双碱法13
- 1.1.5 海水洗涤法13-14
- 1.1.6 磷铵复合肥法(PAFP法)14
- 1.2 半干法烟气脱硫14-16
- 1.2.1 喷雾干燥法(SDA)15
- 1.2.2 循环流化床法15-16
- 1.2.3 气悬浮式半干法(GSA)16
- 1.3 干法烟气脱硫16-17
- 1.3.1 活性炭法16-17
- 1.3.2 电子束辐照法17
- 1.4 烟气脱硫技术的比较17-18
- 1.5 烟气脱硫方法小结18-19
- 第二章 烟气脱硫技术应用现状及进展19-30
- 2.1 国外脱硫技术进展19-20
- 2.1.1 美国技术现状及进展19
- 2.1.2 德国技术现状及进展19-20
- 2.1.3 日本技术现状及进展20
- 2.2 我国脱硫技术现状、进展20-22
- 2.2.1 我国脱硫技术现状20-21
- 2.2.2 我国烟气脱硫技术研究开发进展21-22
- 2.2.3 我国脱硫技术发展方向22
- 2.3 全球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趋势22-29
- 2.3.1 EDV非再生湿法洗涤工艺23-24
- 2.3.2 WGS非再生湿气洗涤工艺24-25
- 2.3.3 EDV与WGS的技术经济比较25-26
- 2.3.4 Labsorb可再生湿气洗涤工艺26-27
- 2.3.5 Cansolv可再生湿法脱硫工艺27-28
- 2.3.6 EDV、WGS、Labsorb、Cansolv四种专利工艺技术经济综合比较28-29
- 2.4 烟气脱硫方法的综合评价29-30
- 第三章 炼化企业烟气脱硫技术的调研分析30-48
- 3.1 技术路线30-33
- 3.1.1 脱硫工艺技术方案的比选30
- 3.1.2 EDV湿法脱硫工艺简介30-31
- 3.1.3 吸收液31-33
- 3.2 脱硫吸附剂的选择33-35
- 3.3 催化烟气特点及烟气脱硫工艺特点35
- 3.3.1 催化裂化烟气的特点35
- 3.3.2 ARGG装置烟气脱硫的工艺特点35
- 3.3.3 主要设备35
- 3.4 EDV湿法脱硫技术在大庆炼化公司的应用35-41
- 3.4.1 烟气脱硫装置建设规模36
- 3.4.2 净化烟气排放方案36
- 3.4.3 装置建设规模及操作弹性36
- 3.4.4 工艺技术36-38
- 3.4.5 催化裂化烟气数据分析38-40
- 3.4.6 原辅料消耗及经济指标40-41
- 3.4.7 大庆炼化公司运行效果41
- 3.5 EDV湿法脱硫技术在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应用41-45
- 3.5.1 工艺原理41-42
- 3.5.2 EDV湿法脱硫工艺42
- 3.5.3 装置建设规模及操作弹性:42
- 3.5.4 催化裂化烟气数据分析42-44
- 3.5.5 运行效果分析44-45
- 3.6 运行中出现问题及解决途径45-48
- 3.6.1 滤清箱分离效果差45
- 3.6.2 外送污水固体悬浮物高45
- 3.6.3 絮凝剂泵和管线堵塞45
- 3.6.4 烟气脱硫系统水单耗高45-46
- 3.6.5 外排含盐污水COD超标46
- 3.6.6 烟气流量的波动,造成净化烟气指标超标46
- 3.6.7 洗涤塔液位过低,造成联锁停车46
- 3.6.8 催化装置停车后,烟气大量减少,烟气温度下降,46-47
- 3.6.9 催化装置大量催化剂跑损,对循环泵、管线和喷嘴的磨损47
- 3.6.10 氧化罐搅拌机故障,污水处理中COD超标47
- 3.6.11 长周期运行可能出现的问题47-48
- 结束语48-49
- 参考文献49-52
- 致谢52-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庾晋,白木,周洁;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与产业化探讨[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02年04期
2 夏蔚;电子束烟气脱硫技术[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年09期
3 ;我国自主研发成功活性焦可资源化烟气脱硫技术[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5年06期
4 赵毅;许勇毅;赵翠仙;;几种常见的烟气脱硫技术[J];山西化工;2006年01期
5 曹国庆;邢金城;涂光备;;基于灰色层次分析理论的烟气脱硫技术评价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6 王宏伟;于凤丽;路洋;;烟气脱硫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黄金;2006年02期
7 史红云;翟尚鹏;;可资源化活性焦烟气脱硫技术与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J];贵州环保科技;2006年02期
8 贾立军;刘炳光;;我国烟气脱硫技术综述[J];盐业与化工;2006年05期
9 许建华;;基于熵权未确知测度模型的烟气脱硫技术综合评价[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氨肥法烟气脱硫技术[J];中国环保产业;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永华;陈鸿伟;刘吉臻;;电站锅炉烟气脱硫技术现状及发展[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2 梁芝兰;;烟气脱硫技术的现状和发展[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3 楚英豪;尹华强;岑望来;刘永军;;炭法烟气脱硫技术[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6年
4 张建军;;对烟气脱硫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的实践和探讨[A];二氧化硫污染治理技术汇编——2001年全国烟气脱硫成套技术工程应用实例分析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张文辉;刘春兰;刘静;肖友国;;国内外活性焦烟气脱硫技术发展概况[A];第十届全国电除尘、第二届脱硫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6 王睿;裴家炜;;离子液循环吸收烟气脱硫技术及其应用前景[A];烧结工序节能减排技术研讨会文集[C];2009年
7 张心;;我国烟气脱硫技术与应用(摘编)[A];2004'中国西安锅炉节能环保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刘秉涛;王梅杰;;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技术综合评价模型[A];第三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9 林进华;;烟气脱硫技术综述[A];二氧化硫污染治理技术汇编——2001年全国烟气脱硫成套技术工程应用实例分析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王怀成;;烟气脱硫技术之现状[A];第十二届中国电除尘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可资源化活性焦烟气脱硫技术工业化推广前景广阔[N];贵州日报;2005年
2 白向明;可资源化烟气脱硫技术课题通过验收[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3 黄菲菲;双极膜法烟气脱硫技术贴上自主标签[N];中国电力报;2014年
4 茆卫东 徐前进;扬电升级烟气脱硫技术 三年减排二氧化硫两万多吨[N];中国工业报;2006年
5 记者 孙健;加快实现烟气脱硫技术及设备国产化[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6 ;烟气脱硫技术有望国产化[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7 吴永安;宏福烟气脱硫技术通过鉴定[N];经济信息时报;2005年
8 鞠志坚;可资源化烟气脱硫技术2通过验收[N];中国化工报;2005年
9 康生;烟气脱硫技术存在两大误区[N];中国企业报;2004年
10 柏晶;烟气脱硫技术存在两大误区[N];中国工业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建民;内循环多级喷动流态化烟气脱硫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2 吴复忠;钢铁生产过程的硫素流分析及软锰矿、菱锰矿烟气脱硫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月娟;烟气脱硫技术的现状分析与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2 徐业龙;辽河油田火电厂锅炉烟气脱硫技术选择与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3 李林方;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的模糊综合评判[D];重庆大学;2006年
4 张锋镝;重油催化裂化烟气脱硫技术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5 付文华;烟气脱硫技术评价方法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6 李友平;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综合评价及专家系统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赵光明;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综合评选专家系统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3年
8 朱元龙;中国大型燃煤电站烟气脱硫技术应用及比较性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9 韩永嘉;膜吸收与膜蒸馏集成烟气脱硫技术研究[D];常州大学;2011年
10 杨文奇;内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研究[D];湘潭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9644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964498.html